分享

薄弱学校的精神品格——河北省唐山市西缸窑第二小学的突围与飞跃(二)

 陶继新教育文集 2021-01-19

3




细处着手的礼仪文化

  孔子对其儿子伯鱼说:“不学礼,无以立。”足见其对礼是何等重视。而且,孔子以仁释礼,又将外在之礼,注入了仁德与仁爱的内核,让礼有了更加丰富的思想内涵。其实,礼对于现代社会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个讲礼仪的文质彬彬之人,不但会受到人们的尊敬,还会因为有了“行笃敬”之礼,“虽蛮貊之邦,行矣”。

西缸窑第二小学的礼仪操,则让孩子们“行笃敬”之时,拥有了文明礼仪之美。

在有音乐节奏之美的礼仪操中,每天都在演绎着孩子待人接物的文明礼仪。比如在递给别人东西的时候,一定要双手捧着,鞠躬施礼,递给对方;在接别人递过来的东西时,也是双手接过,鞠躬施礼,恭恭敬敬地接下。

学校每次举办大型活动,这一看似简单而很有文化品位的双手接送礼仪,不只成了学生日常生活与活动的习惯,还成了学校一道很美的精神文化风景。主持人讲话之后,把话筒递给接下来讲话者时双手捧送的文明之举,以及接话筒者双手接下的笃敬之情,让这一看似平凡却昭示着文明的行为,闪耀出了精神的光芒。

朱校长认为,这已经成为学校的文化,而且有很多虽小却意义不小的故事。

学校一位二年级女孩的爷爷奶奶在区教育局传达室工作,每逢寒假、暑假,她就会帮着爷爷奶奶去送报纸和信件。在给教育局领导和各科室的人送报纸和信件的时候,她总是彬彬有礼地双手呈上。

教育局领导问她是哪所学校的学生,她说是西缸窑第二小学。他们情不自禁地给她竖大拇指,点赞其小小年龄就有如此的文明礼仪之举。

一天下午,朱校长到教育局开会的时候,好几个科室的领导都以赞许的口吻对朱校长说:“你们学校的教育搞得太好了,小孩子多么有礼貌啊!”

朱校长听得心里甜丝丝的,在她看来,学校的学生受到教育局领导的赞扬,比自己获得优秀校长和名校长的价值都要大得多。

2019年10月24日,河北省督导评估检查团来学校检查,在展示礼仪操的时候,朱校长发现,那个在教育局帮助爷爷奶奶送发信件和报纸的小女孩就在第一排。她做礼仪操的时候,不但做得非常规范,而且从内到外洋溢着无限的喜悦之情,幸福在她的身上散发出来。朱校长感慨不已地想,当学生有了文明礼仪这一生命底色,不但可以在学校里成为一位好学生,长大成人之后,到了社会上也一定会是一个有礼貌、讲文明的好公民。

学校所开展的文明礼仪活动,不只表现在这一递一接之中,而且弥洒于其平时的一言一行之中。不过,这种文明行为并非生而就有的。由于不少孩子是独生子,父母甚至爷爷奶奶也是独生子,从小受到父辈以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娇惯,少了恭敬之心与文明言行。比如开门的时候,往往“啪”的一声将门打开,有的干脆用脚踢开;而关门的时候,也不管有没有人,“啪”的一声关上。在场者如不早有准备,甚至会为这突如其来而又极响的关门声感到吃惊。可孩子却习以为常,认为本该如此。

如何让孩子们在平时生活中也做到有礼有节呢?朱校长又想到了《弟子规》,其中有这样的语句:“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这不就是很好的教材吗?于是,学校就用《弟子规》中的文明之“规”引导与教育孩子们,要他们进门和出门轻推轻关,拐弯的时候,也要小心谨慎,以免触碰。通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孩子们变了,家长们很是欣慰,感到孩子懂事了,有礼貌了,讲文明了。而在社会上,孩子们的一言一行,因其有了文明礼仪,也成了大家赞许的一道风景。

朱校长认为,以前孩子们的“无礼”行为,更多责任不在他们,而在于家长没有从小教育,学校没有及时启发诱导。孩子可塑性很强,只要稍加引导,他们就会变无礼为有礼,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明小使者。

老子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文明礼仪当是人生之大事,应当从细处着手。长期如此而为,不管在什么场合和时间,孩子们都会依礼而行,从而形成一种礼仪文化。

4




点亮代课教师的生命前程

朱校长自2013年在西缸窑第二小学就任校长以来,学生不断增加,老教师不断退休,新教师又接应不上,所以,目前42位教师中就有22位代课教师。如何让他们更好更快地成长,就成了朱校长舍我其谁的责任与义务。

朱校长常对他们说的一句话就是:“如果你真想进步,即使一天24小时不休息,我也会竭尽全力来帮助你。”同时,她也告诉他们,前进的动力需要外力的推动,而关键则来自于内心的需求。

启动内在动力并非一说了之,必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让他们感到内在动力的重要性,并自主自发地启动其内在发展的动力阀。

为此,只要一有时间,朱校长就会走进他们的课堂。如果上午听了两位教师的两节课,那么下午就会对他们进行一个多小时的指导。在表扬其优点的同时,耐心而善意地指出其不足之处,并告诉他们如何解析教材,怎样对学生启发诱导,如何让学生自学与合作学习等,从而让他们逐渐地学会了教学,有的还具有了比较好的教学水平。

其中有的教师通过在编教师招聘考试,成为了唐山市某些区、县正式教师。当有人问及何以在众多考试者中脱颖而出的时候,他们都会满含热泪地说,是朱校长以及相关教师像关心孩子一样对他们的呵护和帮助,以及激发了内在发展的动力,才取得了这样好的成绩。

可朱校长却认为,每一个年轻人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只要不断地帮助他们,让这些潜力勃然而出,就会送给大家一个惊喜。

话虽如此说,可正像一粒种子、一棵幼苗一样,没有即时的施肥浇水也是不可能更好成长起来的。

一位代课教师初来西缸窑第二小学的时候,教的是美术课,她甚至没有教师资格证书,是后来边教书边学习才考取了教师资格证。可在前不久路南区教育招聘在编班主任的考试中一举成功。

她虽然从此终结了西缸窑第二小学的教学工作,可朱校长认为,自己对于她的指导并没有结束。为此,朱校长把她叫到办公室,像母亲教导自己的孩子一样,循循善诱地对她讲述当好班主任的理念和方略,要求她要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展现在新的课堂上。朱校长鼓励她说:“你的发展不能太慢,不但你教的孩子等不起,你自己也等不起!时间不等人,发展也不等人;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了自己才能感受到当教师的幸福,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成长。”

这位教师坦言,在上学的时候,她不是老师认为的好学生,从小就不好好学习,也不守规矩。是来到这所学校后,她才有了学习的动力与行动,才有了不断的发展,也才知道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并且养成了比较好的习惯。她说,没有西缸窑第二小学,就没有她的今天;没有朱校长点点滴滴的指引,她就不可能有这样一个美好的前程。

众所周知,面试是教师考试的一大难关,可对于这位年轻教师来说,似乎早已胸有成竹,面试时从容应对,得到了考评专家的一致好评。有人问及何以如此轻松取胜,她淡然一笑说,在西缸窑第二小学任教期间,不但从课本上学到了很多知识,而且在课外的日常教育生活中,还学到了更多知识,懂得了不少道理,尤其是在实践中学会了育人之道,而且养成了良好的习惯,生成了自信。

这位教师临行之前,恋恋不舍地握着朱校长的手说:“有了困难,我还会通过微信、电话向您和老师们请教,如果有时间,我还会再来咱们学校,再次聆听您的教诲。请校长放心,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一定会为西缸窑第二小学争光的!”是的,这里是她成长起航的地方,她甚至对人们说,西缸窑第二小学永远是她心灵的故乡。

在采访朱校长的时候,说起代课教师的成长,她很是激动。她说,代课教师虽然年轻,可时光却是“不舍昼夜”地流逝着,如果应该发展的时候止步不前,他们的前程就少了光亮,生命就少了意义。诚如是,作为校长,是失职啊!

朱校长的感叹里,却让我隐隐听到了一位有思想、有情怀的高贵灵魂的歌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