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年遗墨|近现代书画作品欣赏

 夕妙斋 2021-01-19

中国书画艺术早已渗透于中国人的文化血脉,形成了博大精深,割舍不断,代代相传的文化情结,其艺术魅力早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种象征。在近现代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书画艺术家,他们延续了中国文化的血脉,他们的作品中透露出深厚的文化气息,比如今天推出的林琴南,吴观岱,钱化佛,余绍宋,赵叔孺,王友石六位先生,他们生活于十九世纪晚期至二十世纪中期之间,因他们处在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所以他们不局限于个别的流派,作品面貌多样。对于收藏而言,这个时代的书画一方面可以挖掘丰厚的历史信息,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同时又有历史沉淀,又相对贴近大家生活。另一方面是题材广泛,面貌多样,能为书画爱好者以及艺术家提供多样化的创作思路和灵感。

------编者按

林琴南(1852-1924),近代文学家。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晚称蠡叟、践卓翁、六桥补柳翁、春觉斋主人。室名春觉斋、烟云楼等。早年曾从同县薛锡极读欧阳修文及杜甫诗。后读同县李宗言家所藏书,不下三四万卷,博学强记,能诗,能文,能画,有狂生的称号。光绪八年(1882年)举人,官教论,考进士不中。二十六年(1900年),在北京任五城中学国文教员。所作古文,为桐城派大师吴汝纶所推重,名益著,于是任北京大学讲席。后在北京,专以译书售稿与卖文卖画为生。曾创办'苍霞精舍'--今福建工程学院前身。工诗古文辞,以意译外国名家小说见称於时。复肆力於画。山水初灵秀似文徵明,继而浓厚近戴熙。偶涉石涛,故其浑厚之中颇有淋漓之趣。其题画诗云:'平生不入三王派,家法微微出苦瓜,我意独饶山水味,何须攻苦学名家?'花鸟得其师陈文台之传,淡墨薄色,神致生动。晚年居北京,求者多以山水,而花鸟则不复作矣。著畏庐文集、诗集、春觉斋题画跋及小说笔记等。

吴观岱,初名宗泰,字念康,号洁翁,别号有小 梅花庵主、鱼陆散人、溪山画隐、觚饮道人等,江苏无锡人。工书善画,山水人物兼妙,尤擅画梅。为'江南四吴'之一。有《烟波罢钓图》《仿宋人夏木山居图》《江帆图》《虹桥遗事图》《松壑鸣泉图》《寒梅冷月图》《采莲图》等。宣统三年(1911)文明书局出版《吴观岱南湖诗意画册》,并著有《觚庐画草》行世。

钱化佛(1884年-1964年),名苏汉,字玉斋,江苏武进人。早年留学日本,参加同盟会。宣统二年(1910年),自日本回国,1911年开始用化佛之名,专绘佛像,亦取'万佛楼'为其室名。钱化佛虽绘佛像数千上万幅,然幅幅佛像均认真创绘,每绘前必先焚香净手,先草稿勾勒再复绘渲染。所绘佛像,无不神情逼真,栩栩如生,配以民国元老于右任、章炳麟,或海上名人如康有为、王震、钱崇威、袁克文、姬觉弥等人的题跋,得之者莫不珍如拱璧。民国期间多次举办专题画展,震动海内外。代表作品:《达摩渡江图》、《八仙祝寿图》、《纯阳酒醉岳阳楼图》、《蟠档会图》、《十八罗汉图》、《降龙伏虎图》等等,笔法精湛,曾携带作品赴日展出,名播艺苑,载誉而归。

余绍宋(1882一1949), 字越园,早年曾用樾园、粤采、觉庵、觉道人、映碧主人等别名,49岁后更号寒柯,浙江龙游人,生于浙江衢州。日本法政大学毕业。为近代著名史学家、鉴赏家、书画家和法学家。清朝宣统二年(1910)回国,以法律科举人授外务部主事。民国元年任浙江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教务主任兼教习。翌年赴北京,先后任众议院秘书、司法部参事,次长、代理总长、高等文官惩戒委员会委员、修订法律馆顾部、北京美术学校校长、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法政大学教授、司法储材馆教务长等职。

赵叔孺(1874-1945),浙江人。原名润祥,字献忱、叔孺,后易名时棢,号纫苌,晚年自号二弩老人,以叔孺行世。清末诸生,曾任福建同知。民国后,隐居上海。金石书画、花卉虫草、鞍马翎毛,无不精擅,尤擅画马,可称'近世之赵孟頫'。赵叔孺擅长画马,主要是传承了宋代李公麟和元代赵孟頫的画法,又借鉴清初宫廷画师郎世宁的西洋画法,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赵叔孺一生之中,绘画不过百帧,算不上多产,但他的画少而精,有'一马黄金十笏'之称。在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赵叔孺的鞍马,吴湖帆的山水,冯超然的人物,吴待秋的花卉,有'四家绝技'之称誉。赵叔孺比较有名的画作有《三骏图》、《高柳饮马图》、《关山行旅图》、《桐荫高士图》、《新蚕上箔图》、《马嘶芳草图》、《五骏图》、《天马图轴》等。

王友石(1892.4-1965.5) 别名道远,号履斋,又号罗峰山人。山东省招远市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从北京高等师范毕业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曾任山东历城师范及中学教师。一九四八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擅长花鸟画,受陈师曾、吴昌硕影响较深,风格浑厚雄健。曾是北京画院院委和画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