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跑步,非百利唯伤膝,科学跑步对膝盖反而有利。

 八爷笔记 2021-01-19

前两天写了一篇坚持跑步是改变一个中年人最低的成本的文章,很多网友留言:明天开始跑步了。但有这样一条留言让我有些伤感:“自己坚持跑步四年多,然后去医院花了11万换了个德国人造膝盖,医生告诉我,你再跑下去就算金子做的膝盖也救不了你的腿”。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跑步,非百利唯伤膝,科学跑步对膝盖反而有利。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跑步,非百利唯伤膝,科学跑步对膝盖反而有利。

难道跑步真的是百利唯伤膝吗?这也是很多人敬畏跑步的直接原因。膝关节是维持我们基本行动的最重要的承重关节。不论是跑步还是走路,膝关节起到吸收震动,分散压力和减缓冲击的作用。慢跑时膝关节承受2倍左右体重,跑步时将承受4倍以上的体重。所以对于那些膝关节先天发育异常、曾经受过伤以及体重过重且本身肌肉力量不够的人群,跑步时膝关节更容易受到损害。

如果跑后疼痛,一定要去医院检查到底是身体的零件“坏了”,还是是功能性损伤。半月板损伤就是身体的零件“坏了”,建议不要再跑步了。而“跑步膝”是可以在医生的建议和指导下,配合运动进行修复后还是可以重返跑道。

在去除所有因素的情况下,人体软骨磨损至少需要200年。所以跑步百利唯伤膝是一个伪命题,只要我们做到科学跑步就可以持久、健康一直跑下去,还可远离“跑步膝”。所谓科学跑步除了适合自己的装备、跑前热身、跑后拉伸、跑姿、核心力量、充足睡眠等之外,我还总结了跑友容易忽视的3个指数和1个动作。

3个指标

体重过重且本身肌肉力量不够的人群是“跑步膝”的主力军,每年都有一大批跑者涌入马拉松, 2 年左右因伤而大量退出。第一个指标就是体重指数(体重/身高的平方)最好不大于25,体重越大对膝盖的冲击力就越大,时间长了就成了跑步膝,所以想要减肥的跑友注意了快走和慢跑才是你最好的开启方式。第二个指标,跑量10%定律,每周跑量最好不超过前一周的10%,做到循序渐进才能无伤跑下去。第三个指标,90%的轻松跑+10%的挑战。轻松跑最好的控制方法就是把心率控制到180-年龄以内,一般来说,平均心率最好不要超过150。对于10%的挑战就是针对想要参加比赛的跑友,跑跑间歇,拉拉长距离都是可以的。

1个动作

靠墙静蹲对“跑步膝”来说是不错的增强腿力和缓解膝痛的康复方法。正确的动作要领:双脚与肩同宽,双脚位置在身体前方,整个躯干紧贴墙壁,膝盖弯曲,保持小腿与地面保持垂直,膝盖不超过脚尖,时间大于30秒为宜。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跑步,非百利唯伤膝,科学跑步对膝盖反而有利。

最在最后

跑步不是适合所有人,对于那些膝关节先天发育异常、曾经受过伤的人群,不建议选择跑步作为锻炼方式。对于普通跑者来说,科学的跑步更有利于膝盖。除了适合自己的装备、跑前热身、跑后拉伸、跑姿、核心力量、充足睡眠等之外,还应该重视体重指数,循序渐进提高跑量,不超上一周的10%为宜,90%的轻松跑+10%的挑战。如果你不幸成了“跑步膝”,请一定在医生的建议和指导下,配合靠墙静蹲等运动修复后方可重返跑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