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唱片约简史

 星河岁月 2021-01-19

原文标题:Decoded: The History of Record Deals

来源:AWAL

翻译:新音乐产业观察

音乐人总是在建构音乐的未来,而技术则总能决定他们怎么做。当你追溯音乐产业的发展步伐,诸多变化——歌曲创作、聆听方式、价值标准和最终引爆——始于专利发明、智慧创新和包括创作规范、消费者行为在内的深度融合

1877年,爱迪生用留声机开出了一路。从那时起,技术决定一切。聚乙烯塑料取代易碎的虫胶,于是有了“黑胶“(vinyl)。12寸唱片的问世,让一张专辑具有了一点文化或商业价值;单曲唱片刺激产业,反反复复。每一次新的变化,都改变了音乐产业。下面来看看,音乐人受到哪些影响。

自早年出现“唱片约”(record deal,也可以翻译成录音合同等,这里取一个通俗的说法),他们的结构、标准和重要性也在不断演变。但纵观整个百余年的发展,有一点是不变的:音乐背后的才智总是比不上商业权利。跳进时光机,让我们探索一下行业是如何走到今天这步的。

 

19世纪末:早期专利和出版商至上

1850年,处于曲谱音乐时代。歌迷有两个选择:自己买曲谱回来演奏音乐或者听别人演奏。尽管个别国家保障音乐人对于自己作品的权利(比如英国),但今天存在的很多权利(比如机械复制权)当时还未获得保护。另外,军乐团很受欢迎。

1877年,爱迪生推出留声机,录音技术出现,他启动了现代音乐的进化。当时的唱片可以录制2-3分钟的音频,电声麦克风还未出现,表演者(还不是如今这样的艺人)可以收到很少的劳务费,但没有版税。音乐人归工会管。幸运的知名创作者可以获得曲谱销售收入的15%,不算是一份理想的工作。

令人震惊的是,当时,很多人认为唱片(或者叫“家庭播放”)将会毁了音乐。可是,如果你可以随时坐下来听好歌,何必在乎用什么听?然而,不合逻辑的想法一直从1904年第一次音乐广播播音持续到电台普及。

20世纪初:唱片公司出现

1904年,维克多唱机公司(VictorTalking-Machine Company,又译“胜利唱机”)签下了最早的录音合同之一。该合同提供给每一个艺人一首歌4000美元的报酬,外加40%(或者26-40%)的销售提成,并造就了美国最早的百万销量作品,一张78RPM的歌剧唱片。(PRM是转速单位,78RPM就是每分钟78转)收入不算太差。

维克多唱机公司的经典LOGO形象,相关内容请看:音乐产业的未来,100年前就已经定好了

1909年,美国国会通过《1909版权法案》,强制性的机械复制授权出现,保证曲谱出版商和创作者可以从每一次唱片销售中获得一点点收益。当时,乡村音乐还叫“Hillbilly”,所有有色人种创作的音乐都被归为“Race Music”(种族音乐)。

随后,星探们开始花时间挖掘传统音乐资源、从乡下音乐人(通常是有色人种)那里花费25-35美元/首买歌(当然是没版税的)。同时,1919年,维克多与明星歌手恩里克·卡鲁索(Enrico Caruso)签下了一份罕见的对表演者很友好的合同,10年长约,保证他一年有10万美元收入,同时还有版税。通常一位表演者只能拿到1.5万美元收入,而且没有版税。

恩里克·卡鲁索

1930-1960:电台时代和旧税率

战乱时期,美国唱片销售从1926年的1.25亿张下降到1932年的600万张,二战后的1947年回升到3.75亿张。电台的黄金时代到来:全球广播系统成千上万,BBC电台节目超过43%涉及音乐使用,音乐市场发展更上一层楼。

与此同时,独立经营的唱片公司变成了大厂牌,黑白两道同时靠向国外市场输出老歌翻唱发了横财,音乐公司用租来的凯迪拉克代替版税搪塞黑人音乐人,点唱机开始遍布大小餐馆,唱机获得家庭主妇们青睐。哥伦比亚公司发明了可以录制45分钟音频的33转唱盘,RCA维克多则以45转黑胶来竞争。

大多数专业音乐人仍然归属工会,成为雇佣工。这时候的标准合同通常会在90%的销售收入基础上给艺人3-5%的提成。个别艺人如弗兰克·辛纳特拉(Frank Sinatra)能拿到6%的提成。尽管不平等,但分配逻辑灌输给了艺人:录音、生产、发行、市场营销都是成本,公司还要为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唱片损失埋单,每一个项目在国内外市场都存在商业风险,这确立了A&R们在后来的数十年里的重要地位且合理化不公平的条款。

1960-1997:唱片约和专辑时代

在英国摇滚乐的帮助下,“专辑”模式在1960年代大爆发。利润提高,音乐进入了长形式表达的时期(相比过去一张唱片就是几首歌的合辑)。回到那个时候,美国的版税税率是5-12%,英国是8-15%,一支新乐队的收入水平大概在5000-15000美元之间,合同一般签3年,6张专辑,其中一张唱片公司承诺词曲版权收入25%归艺人。(1+5s)电视成为新的大众媒体,1956年,“猫王”埃尔维斯·普莱斯利(Elvis Presley)在《Ed Sullivan Show》的表演,有6000人观看,这帮助他成为常青偶像。

“猫王”的电视表演,1956

1970年代,音乐产业开始成熟,传奇独立厂牌(这里的独立厂牌指的是独立经营的唱片公司)开始在英国开店卖唱片,电台开始帮助厂牌赚钱。艺人的版税不会太高,通常是5-15%,但预付款增加。一支高潜力的新乐队能拿到15万美元预付。一份早期的Hip-Hop合同价值1万美元,可扣留部分应付款作为录制单曲使用,或者扣50%的词曲版权。同时,一位超级巨星级别的民谣艺人,签约5年,发10张专辑,一张专辑可以获得42.5万美元的收入。一个类似的艺人每张专辑获得100万美元保底,外加250万美元收入。这个时期,预付款膨胀、合同期拉长、黑人艺人空间有限。

进入1980年代,收入继续增长,老歌合辑成为现金牛,MTV统治电视领域,各自拥有唱片公司的索尼和飞利浦,联手开发出CD。许多歌手因为新技术的使用降低了20%的版税而收入减少,其中包括CD销售。(唱片公司刚开始销售CD的时候,以需要承担新技术风险为由,在成本里添加了CD税)

这个时期,有84张专辑销量超过500万,19张专辑销量破千万。平均版税税率在10%左右,独立Hip-Hop艺人的收入在1-10万美元之间。大明星通过谈判可以获得35%+的版税保证,成名艺人能获得不少于7位数的收入。无处不疯狂。

1990年,在孩子们为Naspter着迷之前,大资本、大财团血拼音乐。版税通常占CD批发收入的10-12%。唱片公司豪赌Hip-Hop,为该领域的艺人提供50万-400万美元的收入,其中一个案例,5/5比例投资的某纽约独立Hip-Hop艺人获得了400万美元收入。

在过去30年的发展中,黑胶、磁带和CD,支撑着类似的商业逻辑:不公平的唱片约背后,是唱片公司需要在实体销售世界里承担未知的发掘、培养、分销和营销风险。

1997-2014:不分类360度全方位唱片约

点对点分享的兴起,唱片公司失去了音乐王国的控制权。Napster震惊世界,iTunes再接再厉:用10元一张专辑的价格取代了过去22元的CD,听众既可以下到免费的唱片,又可以试听歌曲,并以99分的价格选购他们心爱的歌曲。利润下降,唱片公司开始另辟蹊径降低损失。于是,各种声名狼藉的合同遍布音乐产业。

360度全方位合同,让唱片公司可以触及每一个艺人可想象的收入空间,合同包含:运营(15-30%)、巡演(10-30%)、周边产品(20%-50%)、影音同步授权(15-40%),不一而足。如果唱片公司投资这些项目,它当然想要有钱赚,否则,就不会干。艺人力量有限,不得不签,而大明星则有望在签约时能获得一次性的保障:2007年,一位传奇流行明星签了份360度全方位合同,十年长约,价值1.2亿。

伴随着器材成本的降低和数字音乐音频工作站的普及,iTunes开始扮演帮助新音乐人崛起的角色。同时,Kobalt开门营业,使用新技术让音乐酬劳支付更公平。

2013年,Beyonce同名专辑未经任何预告空降iTunes

2015-至今:流媒体厂牌、老一套和数字冲击

2008年,一家瑞典初创公司(即Spotify)推动了音乐数字化新发展。Spotify早期的百万用户通过免费或付费包月听歌,流媒体的影响力很快就表现出来了。音乐行业收入在2015年实现180度转弯,止住了1990年代末起长达17年的颓势。在传统市场时代未获足够重视的Hip-Hop,凭借免费的混音带,在流媒体上赚足流量。市场的转型,也让音乐人们有了更多的自由,可以自主安排创作、发行和寻求更合理的合作。

新厂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它们获得授权,然后以较低的价格把作品发行到全球流媒体平台上。表现在唱片合同上,是针对多首歌曲和某个项目的5/5比例净收入分配,比市场预算低4-5个点,授权期五年。同时,AWAL还提供无保留合作协议,让艺人完全拥有母带权,并缩短授权期限,在市场预算通常是1-1百万美元的情况下,一视同仁。

让唱片约的历史和音乐的未来和睦相处

奇怪的是,某些传统公司仍然在维持基于实体消费和生产而设置的版税税率,早年的流媒体合同对待流媒体收入就像过去的授权收入一样,采取5/5分。在2000年代中期,一些艺人试图就此进行谈判的时候,要求把5/5分改为更能反映现实的比例,毕竟在数字音乐时代,歌曲生产和运输的成本已经发生了变化,甚至可以是零成本。2014年,不少独立厂牌开始改变,收入分配更符合流媒体时代的特点,不再按传统方式分配。

到今天,无论发行、营销和消费的产业链条如何变化,传统音乐公司所提供的标准唱片约仍然如黑胶统治世界时一样:过多的偏向公司的选项、过少的承诺、不公平的版税限制着收入、母带所有权归唱片公司——创作者们的IP和长期现金流被禁锢其中。附属的收入条款(基于360度全方位合同)成为绝大多数公司的谈判样板。

尽管距离行业最高标准仍然有一定距离,但变化已经开始发生:在5/5分账的同时,母带权开始设限(10年后归艺人所有)、有利于公司的选项变少、艺人的产品义务界定更宽松了。(比如以前艺人承诺为公司录制的作品按照专辑算,现在按照歌曲数量算)不幸的是,这些发展目前仅限于极少数唱片约,像AWAL这样的公司仍然在推动这方面的进步,通过新的商业模式和技术力量,让唱片约更有利于这个行业真正的价值所在——艺人本身。

总的说来,音乐不会变化太快。尽管录音和发行可以在一周内完成,但指望歌曲一定能赚大钱还不现实。当前的情况下,战略考量多于系统性需求。流媒体短期内也还不会取代实体音乐销售并干掉相应的跨国生产网络。世界巨星和杂牌军同场竞技。网络MEME托起各种大金曲,AI创作将会影响现实。有更多样的唱片约能反映这个新世界,才会更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