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土识小|须防“执拗”心

 沪学 2021-01-19

上海市政协“联合时报”载完颜绍元先生书评文章

《上海小史》(精装)上海书店出版社2021年1月版

《上海小史》这本小书,大纲草成于前两年,后来因手里有其他事情放下了,及至2020年初,新冠疫情病毒肆虐,宅家的日子,反而让我有时间静静地坐在书桌之前,修改这个稿子。举国上下演绎了一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战、拯救生命的阻击战,声势悲壮,气壮山河。几个月过去了,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我的这本“上海小史”的初稿也完成了,心头上禁不住感到一阵轻松。

如果有人问我,写这本书最大的体会,我可以告诉他,我写作过程中,一直在提醒自己:须防“执拗”心。“执拗”(读音是zhí niù),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固执与自负,老子天下第一,我的意见不容争辩。执拗是很成问题的。

对于一个饱经风霜的人,人世间该看的东西都看到了,也不在乎什么“权威”“菩萨”,三坟五典之类,有的名声很大的事物,其实,仔细看也不过尔尔,因为你跪着,先把自己放低了,然后去仰视,总觉得事事不如人,正是这种心态,无意中放大了对方的“优越”、“强势”,这些都是不公正的,应该忽略这种心态。人世间的学问之道,本来就是大家一起平等地探讨与交流的。

但另一方面,读史也好,治学也罢,特别需要防止执拗的心态。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宋代的王安石,他是有宋一代之名相,也是一代的文学大家,史载王安石少好读书,过目不忘,博闻强记。每下笔辄洋洋千言,连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都叹为奇才。王安石诗文俱佳,多有名篇。我上中学时读过他的《游褒禅山记》,对其文章崇拜得五体投地。后来逐渐读了更多的书,才知道王安石的变法远没后人所想象的那样成功,老百姓没有富起来,国家也没有富国强兵,朝廷文武百官更因此被撕裂。君子被逐于江湖,委身困顿;小人则因此纵横朝野,焰帜高张。变法最终失败,究其原因,当然是很复杂的,例如用人不当,急于求成等,但王安石的固执、自负的性格也脱不了干系,怪不得时人送他一个外号——“执拗公”。

做学问的人,当然要坚守自己的观点,没有观点,像个墙头草,那是毫无价值的;但也要善于倾听各种不同的意见,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过于“执拗”,也会害了自己。

大概十几年前,我在华东师大传播学院讲授“民俗与旅游”课程,那个时候,我对于各地民俗旅游地提出了“三要素”的观点,即要有一篇精彩的导游词,提纲挈领地勾勒出它的历史文化精要之所在;其次,要有最能体现这一地主体特色和特点的系统看点;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有一批熟稔当地历史文化的民俗文化学者,他们是一地(村、镇、乡)的公共民俗学家。十几年过去了,我还是坚持这些看法。在复兴传统文化的热潮中,有这批地方文化学者的人才队伍,可以提振地方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那么些年过去了,我们欣喜地看到,这支队伍在上海已然形成,喜欢本土历史文化记忆的学者越来越多,他们有的在史志、档案、文博、图书等机构供职,有的可能是各级学校任教,有的是教育、传媒或文化部门退休的文化工作者,更多的是业余文史爱好者,这是一支宏大的文化大军。以上海地方文化的情形而言,发挥好这支队伍的作用,功德无量,上海文化繁盛有望。

多年来我自己常常有这样的体会,就是将一地的历史文化放在一个历史的全局来考量至关重要,保持一种客观的眼光至为重要。历史地理和行政一直处于变动不居之中,例如在上海,上海好,上海人都好。但是总有一些人,屁股坐在一区、一镇、一乡、一村的位置上,总是要突出自己家乡的某个历史文化事项,添油加醋,无限放大;说到别乡、别镇的文化事项就感到一无是处,加以贬损,甚至妄议,这就是不可取的治学态度。我以为,提高自己的视野和眼界,与提高自己的学养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我在《上海小史》这本小书的写作过程中,就反复提醒自己,须防“执拗”心,力求客观公正叙事。是不是做到了,没有把握,借这本小书出版的机会,我将这点浅见与各位专家与同好共勉与分享。

写作过程的艰辛就不说了。深切感谢上海市闵行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祝学军先生的帮助与支持。深切感谢区政协“发现闵行之美”系列文史丛书主编、作家吴玉林先生为此书出版,四处联络,付出了很大辛劳。也感谢本书责任编辑张冬煜等,他们在本书的编辑、装帧、出版过程中,提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修改意见,付出了大量辛勤的汗水。我的好友,也是几十年走过来的兄弟,著名的文史专家、上海史专家,给予我很大鼓励,一并表示深切感谢!

最后,衷心地期待上海史研究的专家学者、学者通人和广大读者多提宝贵意见,批评指正,多多赐教!

(本文根据《上海小史·后记》改写而成,并将完颜绍元先生的书评附录在此,向完颜兄表示真挚感谢。)

独具特色的《上海小史》,上海人都应该读一读

作者:完颜绍元

讲述上海历史的著述无虑千计,仲富兰教授的新著《上海小史》却是独具特色的一部。书名自谦“小史”,实乃一部纵横交构的小型上海通史。对于众多钟情寻根的“老上海”,它是一艘仅用较短时间便能对这座东方名都从潜龙在渊到飞龙冲天的六千年传奇之旅作尽兴遨游的航船,对于更多志存高远的“新上海”,它更是一册生动可读的第二故乡的史地指南,不仅提纲挈领、线条清晰地勾勒出上海历史文化的精要所在,而且对那些最能体现特色的范畴、纽结和元素,多有系统和通晓的解读。

作者是著名民俗学家和上海史学者,自上世纪80年代领军开拓“民俗文化学”创新学科以来,长期从事上海历史社会和文化风俗变迁研究,著作等身,成果斐然。相比先辈时贤的同类题材著述,这部“小史”的特色至少有三点:

第一,突破横排竖写的传统史志模式,对准大多数读者的实际需求,在很有限的篇幅内,把六千年的上海历史放在一个全景和通贯的视野中考察,尤其是“三段”(分三段叙史)、“二论”(以“有容”和“开放”立论)、“一线”(贯穿“上海人文追寻与城市建置沿革”的主线)的写作布局和思路,绝对可称别开生面。殊为难得的是,所谓“全景和通贯”,势必少不了长江口海岸线和太湖水系变迁、人口分布与迁移、农业开发和作物分布、不同时期的疆域和行政区划变化等一系列上海史地的最基本的维度设计。在严谨有序的学术性上海史著作中,这是读者最难啃的部分;而在通俗性的上海史读物中,更是连作者也“讲勿厘清”也写不明白的部分,是以多作回避,或匆匆掠过。但是作者凭借其深厚的学术涵养和撰著经验,特别是近年来《醉上海》与《上海六千年》两部热门书的著述,为本书的资源和结构积累了坚实的基础。

还要特为指出的是:能把这些读者最难啃的内容,运用如此生动流畅的文史叙事语言写出的学者,实在寥寥可数。比如在“一把稻谷展现的远古文明”的娓娓而叙中,仅仅使用几个优美词汇,就通俗浅白但又精辟概括地写出了上海远古文明的序列与特点。至于“城市信仰”“海上新声”这些民俗文脉方面的考察,当然更是作者优势所在。囿于篇幅,这个话题无法展开,只能有待广大读者在轻松愉悦中读罢认同了。

第二,书中关于上海历史脉络的把握,关于上海在上古中古时期的一些有争议问题上的独家见解,关于上海务、上海镇、上海县、上海市县分治等若干关节问题的表述,以及存在争议的介绍和本人观点,或者对有些看似不着根基的地方传说的看法等,皆为可资探讨的学术参考价值。

第三,既往的上海史图书(特别是那些并未接受过史学训练的业余性作品),或将时空上有严格限定的“上海史”湮没在形成至今才六十余年之“新上海史”中,或从不“有言在先”而作厘清,由此造成不少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之困惑。但作者似很注重这部“小史”是应上海的“原点”所在――闵行区政协特约而撰,所以在布局和书写中,特别在从马桥到闵行这条六千年一以贯之的脉络上着力,努力使之始终清晰,这个特色在其他各种上海史著述中是很少见的,值得专门提出。

还有,170幅精美历史图片和近20张清晣的地理图和水系图,以佐文字理解,也是本书的一个看点。

(完颜绍元文章载《世纪易文网》2021-1-8)

2021年1月18日于沪上五角场凝风轩

《上海小史》这本小书,大纲草成于前两年,后来因手里有其他事情放下了,及至2020年初,新冠疫情病毒肆虐,宅家的日子,反而让我有时间静静地坐在书桌之前,修改这个稿子。举国上下演绎了一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战、拯救生命的阻击战,声势悲壮,气壮山河。几个月过去了,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我的这本“上海小史”的初稿也完成了,心头上禁不住感到一阵轻松。

如果有人问我,写这本书最大的体会,我可以告诉他,我写作过程中,一直在提醒自己:须防“执拗”心。“执拗”(读音是zhí niù),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固执与自负,老子天下第一,我的意见不容争辩。执拗是很成问题的。

对于一个饱经风霜的人,人世间该看的东西都看到了,也不在乎什么“权威”“菩萨”,三坟五典之类,有的名声很大的事物,其实,仔细看也不过尔尔,因为你跪着,先把自己放低了,然后去仰视,总觉得事事不如人,正是这种心态,无意中放大了对方的“优越”、“强势”,这些都是不公正的,应该忽略这种心态。人世间的学问之道,本来就是大家一起平等地探讨与交流的。

但另一方面,读史也好,治学也罢,特别需要防止执拗的心态。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宋代的王安石,他是有宋一代之名相,也是一代的文学大家,史载王安石少好读书,过目不忘,博闻强记。每下笔辄洋洋千言,连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都叹为奇才。王安石诗文俱佳,多有名篇。我上中学时读过他的《游褒禅山记》,对其文章崇拜得五体投地。后来逐渐读了更多的书,才知道王安石的变法远没后人所想象的那样成功,老百姓没有富起来,国家也没有富国强兵,朝廷文武百官更因此被撕裂。君子被逐于江湖,委身困顿;小人则因此纵横朝野,焰帜高张。变法最终失败,究其原因,当然是很复杂的,例如用人不当,急于求成等,但王安石的固执、自负的性格也脱不了干系,怪不得时人送他一个外号——“执拗公”。

做学问的人,当然要坚守自己的观点,没有观点,像个墙头草,那是毫无价值的;但也要善于倾听各种不同的意见,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过于“执拗”,也会害了自己。

大概十几年前,我在华东师大传播学院讲授“民俗与旅游”课程,那个时候,我对于各地民俗旅游地提出了“三要素”的观点,即要有一篇精彩的导游词,提纲挈领地勾勒出它的历史文化精要之所在;其次,要有最能体现这一地主体特色和特点的系统看点;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有一批熟稔当地历史文化的民俗文化学者,他们是一地(村、镇、乡)的公共民俗学家。十几年过去了,我还是坚持这些看法。在复兴传统文化的热潮中,有这批地方文化学者的人才队伍,可以提振地方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那么些年过去了,我们欣喜地看到,这支队伍在上海已然形成,喜欢本土历史文化记忆的学者越来越多,他们有的在史志、档案、文博、图书等机构供职,有的可能是各级学校任教,有的是教育、传媒或文化部门退休的文化工作者,更多的是业余文史爱好者,这是一支宏大的文化大军。以上海地方文化的情形而言,发挥好这支队伍的作用,功德无量,上海文化繁盛有望。

多年来我自己常常有这样的体会,就是将一地的历史文化放在一个历史的全局来考量至关重要,保持一种客观的眼光至为重要。历史地理和行政一直处于变动不居之中,例如在上海,上海好,上海人都好。但是总有一些人,屁股坐在一区、一镇、一乡、一村的位置上,总是要突出自己家乡的某个历史文化事项,添油加醋,无限放大;说到别乡、别镇的文化事项就感到一无是处,加以贬损,甚至妄议,这就是不可取的治学态度。我以为,提高自己的视野和眼界,与提高自己的学养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我在《上海小史》这本小书的写作过程中,就反复提醒自己,须防“执拗”心,力求客观公正叙事。是不是做到了,没有把握,借这本小书出版的机会,我将这点浅见与各位专家与同好共勉与分享。

写作过程的艰辛就不说了。深切感谢上海市闵行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祝学军先生的帮助与支持。深切感谢区政协“发现闵行之美”系列文史丛书主编、作家吴玉林先生为此书出版,四处联络,付出了很大辛劳。也感谢本书责任编辑张冬煜等,他们在本书的编辑、装帧、出版过程中,提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修改意见,付出了大量辛勤的汗水。我的好友,也是几十年走过来的兄弟,著名的文史专家、上海史专家,给予我很大鼓励,一并表示深切感谢!

最后,衷心地期待上海史研究的专家学者、学者通人和广大读者多提宝贵意见,批评指正,多多赐教!

(本文根据《上海小史·后记》改写而成,并将完颜绍元先生的书评附录在此,向完颜兄表示真挚感谢。)

独具特色的《上海小史》,上海人都应该读一读

作者:完颜绍元

讲述上海历史的著述无虑千计,仲富兰教授的新著《上海小史》却是独具特色的一部。书名自谦“小史”,实乃一部纵横交构的小型上海通史。对于众多钟情寻根的“老上海”,它是一艘仅用较短时间便能对这座东方名都从潜龙在渊到飞龙冲天的六千年传奇之旅作尽兴遨游的航船,对于更多志存高远的“新上海”,它更是一册生动可读的第二故乡的史地指南,不仅提纲挈领、线条清晰地勾勒出上海历史文化的精要所在,而且对那些最能体现特色的范畴、纽结和元素,多有系统和通晓的解读。

作者是著名民俗学家和上海史学者,自上世纪80年代领军开拓“民俗文化学”创新学科以来,长期从事上海历史社会和文化风俗变迁研究,著作等身,成果斐然。相比先辈时贤的同类题材著述,这部“小史”的特色至少有三点:

第一,突破横排竖写的传统史志模式,对准大多数读者的实际需求,在很有限的篇幅内,把六千年的上海历史放在一个全景和通贯的视野中考察,尤其是“三段”(分三段叙史)、“二论”(以“有容”和“开放”立论)、“一线”(贯穿“上海人文追寻与城市建置沿革”的主线)的写作布局和思路,绝对可称别开生面。殊为难得的是,所谓“全景和通贯”,势必少不了长江口海岸线和太湖水系变迁、人口分布与迁移、农业开发和作物分布、不同时期的疆域和行政区划变化等一系列上海史地的最基本的维度设计。在严谨有序的学术性上海史著作中,这是读者最难啃的部分;而在通俗性的上海史读物中,更是连作者也“讲勿厘清”也写不明白的部分,是以多作回避,或匆匆掠过。但是作者凭借其深厚的学术涵养和撰著经验,特别是近年来《醉上海》与《上海六千年》两部热门书的著述,为本书的资源和结构积累了坚实的基础。

还要特为指出的是:能把这些读者最难啃的内容,运用如此生动流畅的文史叙事语言写出的学者,实在寥寥可数。比如在“一把稻谷展现的远古文明”的娓娓而叙中,仅仅使用几个优美词汇,就通俗浅白但又精辟概括地写出了上海远古文明的序列与特点。至于“城市信仰”“海上新声”这些民俗文脉方面的考察,当然更是作者优势所在。囿于篇幅,这个话题无法展开,只能有待广大读者在轻松愉悦中读罢认同了。

第二,书中关于上海历史脉络的把握,关于上海在上古中古时期的一些有争议问题上的独家见解,关于上海务、上海镇、上海县、上海市县分治等若干关节问题的表述,以及存在争议的介绍和本人观点,或者对有些看似不着根基的地方传说的看法等,皆为可资探讨的学术参考价值。

第三,既往的上海史图书(特别是那些并未接受过史学训练的业余性作品),或将时空上有严格限定的“上海史”湮没在形成至今才六十余年之“新上海史”中,或从不“有言在先”而作厘清,由此造成不少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之困惑。但作者似很注重这部“小史”是应上海的“原点”所在――闵行区政协特约而撰,所以在布局和书写中,特别在从马桥到闵行这条六千年一以贯之的脉络上着力,努力使之始终清晰,这个特色在其他各种上海史著述中是很少见的,值得专门提出。

还有,170幅精美历史图片和近20张清晣的地理图和水系图,以佐文字理解,也是本书的一个看点。

(完颜绍元文章载《世纪易文网》2021-1-8)

2021年1月18日于沪上五角场凝风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