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我向学生“要”掌声》之感受

 赣榆摆渡的人 2021-01-19

读《我向学生掌声》之感受

连云港市金山中学 谷胜会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与大家分享的这本书名字叫《我向学生掌声》,这本书是局教研室王常亮教授从教三十余年教育教学实践与智慧的结晶,是一部集教师课堂教学、班主任管理和校长治教的综合性著作,说她是一部从教治学的个人集大成之作可谓是名符其实。

      无论是一线教师、班主任还是校长,你想要的,她都有。在“大师”与“专家”满天飞的时下,在高谈阔论面前,让人感到才疏学浅的当下,作为普通的教育人,我们时常感叹“路在何方”。《我向学生掌声》一书不是宏篇巨撰的描绘,没有登高望远的指点,而是一篇篇短小精干的教育叙事。

      书中,王教授从个人教育生活中精选一个个鲜活而典型的案例,通过对案例重点细节的叙述和自我剖析,使读者从中得到自身启发,让读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书中,王教授把个人从教几十余年的教育故事,把他的教育智慧倾囊相授,比起“遥看瀑布挂前川”的教育巨著,《我向“学生”要掌声》更能让读者有脚踏大地之感和信手拈来之用。

      对于更多的一线教育工作来说,这应是我们要学习与追求的“师”者和确认的“眼神”。如果你亲自认真阅读学习过,你会发现,王教授是一位真心做教育的“摆渡人”。

     《我向学生“要掌声》兼具思想性、人文性和文学性。“我”向学生掌声,体现了王教授以一贯之的教育教学理念,这恐怕是对当下“以学生为本”最近的诠释和践行。“以生为本唱了这多么年,如果老师没有赢得学生的掌声,哪来的以生为本呢?王教授是一位有故事的“摆渡人”。书中,每一个教育故事无不体现着他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热爱社会的真情教化。

       作为一本教育著作,王教授并没有只把她雕刻的那么严肃,而是充分兼顾到文章的文学性、智慧性和可读性。每一篇教育故事都弥漫着机智和幽默,让读者阅感和思感俱收,不失悦感。书中,我看遍数最多的是“智慧管理板块中的一篇文章《轻重缓急“叫”家长》,至今让我难以忘怀。

       最后,我想用这篇文章中的四句话来结束今天我的分享:

        轻叫家长也叫私下叫家长;重叫家长也叫高调叫家长;

        缓叫家长也叫事后叫家长;急叫家长也叫及时叫家长。

       这四句话句句背后都蕴藏着美丽的教育故事,请一线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要认真拜读这本书,一定会从中获益匪浅。

        我的分享就到这,谢谢大家。

                    (2019年11月26日赣榆区中小学德育名师工作室读书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