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新市觉海寺”,发出名寺光芒

 张明儿 2021-01-20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新市觉海寺被称为千年古寺,相传为唐代唐宪宗执政的元和十年所建,即为公元815年。这以后的两百年中,寺院多次毁焚,又重建。到北宋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已形成一定规模,并正式改为“觉海禅寺”寺名。迄今为止,古寺创建已历1205年,“觉海禅寺”寺名已创立达955年。

自从公元1088年的北宋后期,有一位叫马谷老的人进寺,从此,觉海寺开始了一个新纪元。这位后来被称为“若愚法师”的北宋高僧,为新市觉海寺创造了巨大辉煌,载入史册,照耀佛界千年。可以说,觉海寺的历史文化,主要是它的功德开创。目前史册上所记载的觉海寺名震海内的佛事都源于他的开创。

这位法师生前做了三件大事:

一是建立“墨妙亭”;

二是筑了“无量寿佛阁”;

三是开坛弘法;

以“墨妙亭”文化引领寺院声望,让寺院成为名流寺院。以阁堂汇聚信众,让寺院能够容纳信佛的人前来学佛。以讲坛启迪人心,让更多的人靠近佛,懂佛,从而成为佛的信徒。

佛教界通行偈语,佛为众生慈航。但在具体牵渡过程中,在佛与众生之间,必有先悟之人最先抵达,而这名先达者,才是真正的慈航人,他需要通达佛理、自身领悟又能启动他人领悟,这才是慈航的可行性运作,北宋觉海寺的若愚法师,一生正是这样的人,他自己渡了河,帮助众人渡河,他引导的慈航善举,在《释门正统》卷五、《佛祖统纪》卷十一中都有详尽记载,千古垂名,万世流芳

“溪光摇落西山月,正是仙潭梦断时”,这是若愚法师在圆寂前所吟的偈颂之句,写得五光十色,犹若见到了佛光照耀的西去往生之路。亦真亦幻的情景,坚忍不拔的意志,这是大师才可以获得的禅境。通透澄澈,倏忽致远。这些看似写景的句,却是大师自己内心的观照语。

在古代,新市方圆数百里内,新市觉海寺是一座大名鼎鼎的寺院,千年的历史烟雨中,它一直熠熠生辉。但在目前,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新市觉海寺已不再像从前一样辉煌,少了一份令人骄傲的光辉,少了一份受人敬仰的厚重。正如若愚法师偈语中“溪光摇落西山月,正是仙潭梦断时”所言的“摇落”与“梦断”,现在的觉海寺已慢慢远离原有的名望,与周边古寺比,已愧对先贤。

作为觉海寺,是新市古镇对外宣传新市历史文化的一张品牌,理应让它发出名寺光芒。从这个意义上说,对觉海寺的管理提升,不单单是觉海寺佛事的管理内容,而是涉及新市文化档次保护与提升的重大课题,非常紧要与迫切。

新市觉海寺的名寺光芒,关键点在于,要像若愚法师一样,重振古风,再创辉煌。千年以来,觉海寺神奇的传说尚待整理,大唐兴善寺碑、觉海禅寺碑、恩命坊、墨妙亭、无量寿佛阁、若愚法师碑铭塔、灵泉、印度楠木、大殿雷书、观音木、曲园大师题额、张文祥刺马等等,都是可以凭以弘法的历史见证,这些事物或事件,是觉海寺的历史光辉册页,也是它独有的文化灵魂,任何事物都无法替代它的意义与地位。

一座寺的兴盛,与这座寺的文化积累紧密关联,优秀的寺风传统继承,历代高僧善举业迹的功德铭刻,纪念塔、纪念像、纪念碑的树立与纪念馆的建立,都是对寺院德行的积累与弘扬。破败与流俗,则是对先贤功德的亵渎。一座没有任何古迹与史料的寺院,是无法让人信服它的精神力量。一座寺院给人的吸引,说到底是一种文化的吸引,千年的佛教会所,必定要具备与之相匹配的文化积藏。

新市觉海寺,真的很需要像若愚法师一样的人物。把寺院当成弘法的大殿,吸引众多百姓,容纳名流文化,让这一座千年古刹,发出名寺的光芒。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或长按二维码,关注更多精彩

   文学让人懂得高贵,心飞辽阔。

诗歌 、美文、民俗、儿歌。

博客:新浪(七十二座桥)  

http://blog.sina.com.cn/byjn

博客:新浪(浙江儿歌原创) 

http://blog.sina.com.cn/u/2298091104

我煮时光之茶等你,你携来红尘之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