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冈文坛]盛水红的随笔《属于我的诗和远方》

 黄石新东西 2021-01-20

远方的梦

小学六年级时,班上来了一位意气风发的老师。他泼墨造物,水彩画荷花惟妙惟肖,惊呆了看惯荷开满塘的我们。他不仅制服了偷看黑白版小人书的我们,还收服了放学躲在村部偷看黑白电视剧的我们。从此,我们对新老师言听计从。那时我便播下一颗种子,下决心也要当一名老师。进入镇中第一天,老妈便对我说过:“你和你弟考上好学校,拆屋卖瓦让你们读。考不上的,谁都别指望买书读。”播下梦想的种子,总会生根发芽。镇中三年,我只为中师而奋斗。可怜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那时考上师范就相当于手捧“铁饭碗”。早点上班能为家里减负担,这个念头支撑着我吃了三年盐菜。中考揭榜时,我的成绩超出浠师线。当时有老师还动员我读一中,可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浠水师范。此时梦想之树,早已枝繁叶茂。  
县教育局通知面试。我们被要求做自我介绍,再被几个大人打量了一番。那时我还感到很纳闷。村里的退休老教师为我解惑了。人家先看你有口吃没?老师自己连话都说不清,学生么听讲?人家看你四肢是否健全,缺胳膊少腿的人哪有能力照顾好学生呢?人人家看你是否身高达标,五官是否端正……为人师表,原来如此!  
98年的秋天,我背着梦想,离开老家罗田来到了浠水师范。在普师班呆了一周后,我的发小桃子突然转到英语专业。为了追行伙伴,我见样学样。我俩可是邻居,一起长大,小学到初中同学又同桌还同床。起初,年级胡主任没答应。最终,通情达理的胡主任同意了。我在日记本中看到了原话:“我长这么大,第一次出远门,我想和好伙伴桃子作个伴。何况我还特别喜欢英语。学校不给我换专业算了,那把6600报名费退给我,我的分数够回我罗田读县一中”。我如愿以偿地转到英语专业班,被分到11班。虽然桃子在隔壁10班,但我感觉距离近了心也近了。9811班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大家庭。班上的同学来自河南、河北、湖南和湖北。浠水师范有凤栖山,自有凤来仪!

诗意的浠师  

浠水师范带课的老师如黄山上的松柏,千姿百态。我的英语李争鸣老师讲英语激情飞扬,手舞足蹈,寓教于乐。杨文老师时尚大方,讲《许国璋英语》声情并茂,引人入胜。程小燕老师循循善诱,温柔可人。班主任乐小丽公平公正地对待我们,关注关爱我们。英语专业班的老师们让我爱上了英语,学好英语,让我有了立身之本。语文周菊云老师性情温和,讲课平缓,如春风拂面。文学社何郁老师才情四溢,风采照人。他俩用个人的文学素养和人格魅力,让我爱上了文学,爱上了诗歌。我特意参加了校外王英诗歌讲习班,听诗写诗改诗。96级的几个诗友,他们写诗出诗集《吟凤诗集》。罗田的老乡方平送了一集《小溪流水》给我。书面上有校长欧阳世全的留言:心灵美,作品美,前程美。我如获珍宝,至今惠存。三年浠师生活,一路充满诗歌的日子,让我内心开出了一朵热爱文字和生活的花朵。  
由于爱看爱写的缘故,王同学热心快肠地给我介绍了一笔友。俩通信两年多,无关风花雪月,只谈文学。我们谈某一作家、某一文篇、某一个标题、某一个字、某一个笔名、甚至于讨论某一首歌词,唯独没谈过恋爱。通信有时是几个字,有时是几页纸,最长篇幅他写了十七页信纸。笔友好像是浠水朱店人。我们两年没见过正面,毕业时王同学帮笔友向我要了一张照片。仅此而已!现在想起,觉得真是纯洁美好。交笔友,是我在读书年代做的最追风的事情。笔友是纯粹的文字朋友。说出来,很多人不相信。说实话,如果我不是当事人,我也不太愿意相信。其实,书信是一种很古老、很直接、很实用的写作方式。我俩的语文成绩就这样在班上脱颖而出。拥有诗一样的笔友,让我在文学的高空中,自由呼吸,快乐翱翔。  

沉重的远方 

当初我们是浠水师范正取生,招生简章和浠水报上都有提过我们是计划内招生,政府承诺过将来包分工。然而,80后的我在2001年没有享受“包分配”的待遇,自然与“铁饭碗”无缘。我终究没机会端起期待中的那个“铁饭碗”,没有吃过一餐“那种饭”。心心念念,却无回响。失落的我沮丧了一阵子。中师生本就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六月的某一天,我经老师推荐,作为班级优秀代表,去参加了私立学校招聘会。经领导面试,我幸运地被录用。就这样,我成了被工作找上的第一批人,年级共50人左右。我们觉得工作难找,便牢牢抓住这次送上门的工作机会。我赶紧把浠师的那些课本、那些摘抄本、那些留言册、那些毕业照、那些荣誉证书,甚至一纸一字,装了一大箱两大包。我倒了六次车,背了约十公里路,才到回白云深处的老家----罗田县白庙河乡高山村。当我回家与家人商量。第三天返校汇合,由私校派人来接我们。没想到,我居然坐了三天两夜的绿皮火车才到了目的地---新疆哈密青华私立学校(原浠水县实验小学袁亚鹏校长所创办,袁校长原浠师7803班学生)。从此,我长达十年的私立学校生活拉开了序幕。哈密高温40多度的夏天,我爬十来层楼发招生简章。那个暑假实在漫长,我记得自己热得出了很多次鼻血。冬天零下30多度的克拉玛依,我们用手洗衣服。那个冬天冰冷极了,我的双手双脚冻僵冻肿了。我还得与维吾尔族孩子同吃同住同学习。20芳华的我远在他乡,像个流浪汉,多次在梦中端起了家乡的“铁饭碗”。茫茫戈壁滩,我最怕有狼,呆在新疆四年都没怎么敢出校门。四年,返乡探亲才两次。回一趟家,几千里之外得转车十多次,太麻烦太遭罪。这其中的辛酸,一定有人懂。因为很多的师兄妹们,至今还坚持在私校奋斗。我记得他们背井离乡,我知道他们还拖家带口;我懂得他们春运挤火车赶机场的苦;我体会他们节假日前抢票的愁,我更心疼他们开长途来回奔波。我十分理解他们,因为他们和我一样都是80后的浠师人。

诗和远方 

虽然那个时代没给我们80后留一个“铁饭碗”。十二年的青春只有自己买单。我们没有社保和医保,成家后只有“大宝”和“小宝”。我们没有分配房,只能自己添砖加瓦成“房奴”。我们没有怨天尤人,只能靠自己,用真才实学去打造一个“新饭碗”。我们必须让家中的老人和小孩吃香、穿暖、住得舒坦。值得一提的是:我的很多校友在外办黄冈私立学校,享誉一方也造福一方。还有很多同学从事教培行业,成效显著也桃李满园。多少知名的不知名的浠师人,秉承“红烛”精神,传递浠师美德,传承黄冈教育,正在大地的某个角落发着光。我们不是火炬,但我们活成了一道光。我们没有辉煌,但我们有担当。学而乐托辅中心是我现在的事业。初心是希望学生乐学乐活。用良心做好的教育,浠师人盛氏一直在路上。我深知:教育执行者任重道远。我倡导:教书要管人,管人要管心,管心要关心,关心要真心。我践行:帮其难处,看其长处,观其短处,念其好处。我追求: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学有所长,学有所乐。我在属于自己的三尺讲台上,在自己的节奏和时区里活出自己平凡而又独特的人生。正如同你我他!浠师人的担当里,传承黄冈教育,就有诗的远方和远方的诗。  
当梦在远方时,我们只需奋发图强;  
当有诗的日子,我们只需厚积薄发;  
在远方没诗时,我们只管脚踏实地;  
有诗有远方时,我们要且惜且努力。

盛水红。黄冈市罗田县人,现居浠水县,是教培英语专职教师。爱好看书和写作,热爱旅行和生活。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