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我为何对历史和心理如此喜爱?

 小飞学长 2021-01-20
可能有朋友早已注意到,文章尾部的介绍中我谈到自己酷爱历史和心理。
 
这些书其实不关乎有用无用,它们最主要的是能让人在这繁忙的世界中找到一点属于自己的影子。
 
为什么这么说呢?可能有朋友也注意到了,如今互联网上到处都有各种各样的资讯,时常弄得自己心神不定。
 
举个例子,今天你在一篇新媒体文章上看到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去教育孩子,你觉得很有道理。明天另外一篇文章又让你觉得有道理。那你该如何去教育孩子呢?
 
总不能一天一个方法吧!
 

老子在《道德经》里有言:“治大国,若烹小鲜。”
 
意思是治理国家就像做小鱼小虾这样的菜,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随意去翻炒,因为次数多了容易弄坏。这样的例子,在近几十年就有,相信就不用多说了。
 
同样的,对于孩子的教育,你今天一个说法,明天一个教法,那孩子没有发育成熟的大脑就蒙圈了,“到底应该听从哪个?”
 
因此,我们说如今是信息过载也好,说信息不对称也行,反正就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很多人压根分不清孰是孰非。
 
看到互联网上某种消息传出,定力不强的人就坐不住了,认为什么赚钱就去干什么。
 
但却没有想过,消息传到你这里时,已经经过了多少人的手或口。等你想着去加入时,即便能赚钱,人家也已经赚得盆满钵满,准备清仓走人了。
 

还有那些成功学、鸡汤文、情感文等等,完全正确的废话说了一大堆,但也没见着几个成功的人是因为这些文章所成功的。
 
面对以上这些种种现象,其实历史和心理就已经给了我们答案。我们从中去看千人千面,用心理去解读历史,用历史的演变来佐证心理的论证。这样,或许我们才能真正培养起自己的一些定力。
 
我们要读书,读那些名人传记,如《居里夫人》、《爱因斯坦》、《达芬奇》,王阳明、曾国藩、李嘉诚、柳传志、任正非、马云等;也要读《春秋》《史记》《诗经》《论语》《道德经》《了凡四训》等这些充满智慧的书籍。
 
你会发现,之后很多的文章,大同小异,都是上面这些文章的改写或者翻版,只不过被弄得乌七八黑,也常常颠三倒四,让那些读者爽完就完了。
 
然而书籍的价值或者说用途却不是用来这样的,而是人们通过阅读经典书籍,能从中汲取到一种向上向善向阳的力量,而且会让阅读者产生幸福的心流。这是那些能让人爽却有害的自媒体文章所不具备的。
 
比如,有的人可能会在百度上或者浏览器上看那些推荐的自媒体文章,什么“出轨”、“离婚”、“家暴”、“某某成功人士披露”等等,看完一篇又一篇,看得还挺认真的。但是,当你关掉手机后,你问一下自己,收获了什么呢?
 
基本没有,但是你的时间已经被占用了。更何况如今的大数据“杀熟”,也就是“投你所好式推荐”,你在某一篇关于出轨离婚的文章前停留几秒,之后给你推荐的都是与之相关的。
 

这点,大家在那些娱乐、社交以及购物平台上早已经知道了。这些都是大数据杀熟。
 
投你所好式推荐有什么坏处呢?它能让你长时间待在一个封闭的圈子里,时间长了就会陷入“信息的回音壁”中,让你以为你所看见的,就是真实的,其实不然。
 
(参考阅读:待在“回音室”的人,正在丧失思考能力
 
就像《皇帝的新装》里面,周围的人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愚笨,皇帝也相信自己很聪明,结果就是一国的国君裸身在街上供市民观看,还自以为是新衣的漂亮才引来如此多的观众。
 
曾经有一段时间,情绪低落,在某听歌软件上循环一首歌,之后它就一直给我推荐相关的歌曲,弄得我整个人都不好了,差点得抑郁症。最后,以卸载该软件而告终。
 
高考毕业后也注册了微博,但已经有好久没去看过它是什么样子了。像什么微信朋友圈,很多APP的通知,我都关掉了。
 
因为我开始知道,我所要知道的,我自会去查明;而那些新发生的,最终也会以某种方式进入我的眼球,我不必随时去关注。这样就不会浪费我很多的精力。
 
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工作学习之余,留下更多的时间多用来沉淀自己和陪伴家人,这样且不更好。
 

今年回到家,家中长辈亲戚都在问一个难得问答的问题,那就是说某某地方有个姑娘,要不要看一下。
 
对于未来的另一半,我只有一条要求,或者说是标准:乐于接受新知,愿意去学习。至于其他的,一概不问。
 
没技能,没高的学历、这些都可以通过不断学习获得,但是不愿意学习,那可就有点难以理解了。一个家庭的组建,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而是双方的砥砺加持。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从历史轴上的长期来看,组建家庭就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大的一笔投资,看的是未来成长。一个好的伴侣,是同学、也是征途驴友。更重要的是,一个学习成长型的人,不会固化自己,未来可期。
 
就像去年的我中途放弃了备战半年的考研,可能失去了一种活法,但另一种也未必不好。不继续上学,并不意味着就不继续学习。
 
当然,对于这些,我也一直在学习中,为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