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结项报告||小学低年级语文早读有效性的研究

 老胡聊科研 2021-01-20

  一、 研究的背景

古语有“一日之计在于晨”,说明了早读是一天中的黄金时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充分说明了多读书的重要性,“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四要素,在《语文教学大纲中》对学生的读书不仅有总体要求,每一学段也都提出了具体要求,“读”的地位举足轻重。新课程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限制情感的熏陶”。朗读教学是培养语感的先决条件,朗读可以锻炼口才,能提高学生表情达意的能力和提高作文水平,是语文教学的助跑器。现在每个学校都安排有早读课,早上读书效果好,符合科学记忆规律,如果能抓住这段宝贵的时间进行有效的读书训练,日积月累,不仅能弥补语文课堂的读书时间不足,还能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效果不言而喻。

我们幸福路小学每天有至少25分钟的早读课,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流于形式,早读效果差强人意,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尤其在低年级问题最为集中,经过调查,发现我校的早读课存在以下问题:1、干扰因素太多,缺少有限管理;2、朗读时间不够充分;3、早读任务不明确;4、早读课形式单一,滥用齐读,枯燥乏味;5、部分老师和孩子对早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有应付差事、挪作他用的现象。早读课上,学生干什么事的都有,有打扫卫生的,有嬉戏打闹的,有在校园里玩的,有张着嘴瞎喊的,有不出声的,有补作业对答案的,读书姿势不正确,没声音没感情……学生心静不下来,不能安心投入朗读。

早读如此重要,本课题力图能通过对早读课的现状调查、问题分析和研究,探索出激发学生早读兴趣、优化早读效率、提高早读效果的方法,为培养低年级早读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研究过程

在2015年4月申报课题之后,本课题的研究过程共分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5、4——2015、5)

针对申报的实验课题,查找相关资料,进行理论学习与研讨,制定出课题研究的计划和方案。

第二阶段:初期阶段(2015、5——2015、12)

对低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完成数据和材料分析,把本课题推广至学校,让全体低年级老师开始在早读中进行研究,提高学生对早读重要性的认识。教师在教学中搜集整理各种材料,调整策略。

第三阶段:中期评估(2015、12——2016、2)

认真做好中期评估,总结经验,发现不足,进行反思,撰写案例或随笔,及时调整研究策略。

第四阶段:后期评估(2016、2——2016、5)

对课题进行更深入、更广泛的推广实验,对研究过程进行全面分析和理性思考、评估,撰写论文案例及反思。

第五阶段:结题阶段(2016、45—2016、6)

整理、分析各阶段的实验情况,完成结题报告。

三、主要做法与经验

 (一)加强监督管理,排除干扰因素。

1.制定早读管理制度

调查中发现,我校的早读课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我们课题组向学校汇报了这种情况,学校很重视,重新制定并明确了早读课管理制度,在开会时宣读,并打印下发到每个教研组。制度规定每天早上7:45——8:10分为早读时间,从周一到周五每天每班都安排早读辅导教师,责任到人,不准缺岗迟到。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尽量早起早到校,按时参加早读。

2.调整打扫卫生时间

每天早上的卫生打扫工作,占用了部分孩子宝贵的早读时间,有些孩子以打扫卫生为由逃避早读,或者慢吞吞消磨时间,不仅自己不读书,也影响了班级读书的秩序。为了排除干扰因素,学校规定,把打扫卫生的时间从每天早上调整到下午放学,早上无需打扫或简单整理即可,所有孩子必须按时参加早读。

3.制定年级早读计划和班级早读计划

为了提高早读的有效性,我们低年级语文组专门制定了早读课计划,每个班级也根据各班情况制定了早读计划,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明确要求,并利用校信通、短信、微信等形式与家长们沟通,争取家长的配合,按时送孩子到校参与早读。

4.大队部检查监督

    学校教导处与大队部结合,认真监督检查早读情况。我校每天都有值班领导巡视校园,检查早读情况及时通报,大队部的值周生也对每班的早读情况进行检查,并把考核情况纳入每周的纪律分内,每周一颁发“早读之星”流动红旗,鼓励做得好的班级,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早读的积极性。

    (二)明确早读任务,提出早读要求。

1.明确每天的读书任务

    以前,学生们早读没有具体内容,每天都从第一页读起,每天都读那几课,为了读书而读书,效率很低。为了改变这个坏习惯,我每天一放学就把第二天的读书任务和具体要求写到黑板上,使学生心中有数,有了目标,学生们明确了自己的任务,才会认真完成,早读效果明显提升。

    2、教师以身作则

低年级的学生,自控能力较差,每天一进教室就能够主动读书的人数不多,但是他们喜欢模仿,受老师影响较大。为了给学生树立好榜样,我坚持每天一早进教室,督促早到的孩子静下心来读书,自己也和学生一起大声朗读。这样,晚到的学生也能够受到影响,加快动作放好书包,拿出课本,加入读书的队伍中,时间长了,慢慢就养成了早读的习惯。

   3、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学生们正处在生长发育期,正确的读书姿势很重要。在早读课上,我先教给他们正确的读书姿势,脚放平,背挺直,把书斜立起来,眼睛离课本大约一尺的距离,读书声音不要太小,也不要大声喊,声音适中就可以,速度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不要拖着长腔唱读。在学生们读书的时候,随时注意提醒并纠正错误的姿势和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组织形式多样,提高朗读水平。

1、教师示范朗读或领读。

低年级的学生,因为识字量有限或对生字不熟悉,所以读书速度较慢,喜欢拖长腔,个别还会唱读,水平参差不齐,是培养良好读书习惯的关键时期。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模仿能力很强,尤其喜欢模仿老师,所以老师的示范性朗读尤为重要,必不可少。低年级语文的课文比较短,充满童趣,每天早读课,我都会范读一到两篇课文,尤其是描写比较优美或重要的段落,会重点指导,交给学朗读的方法,让学生认真倾听,再反复练习模仿,边读边点拨,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感情、读出美感。此外,优秀孩子的的示范作用也不可忽视,挑选一些朗读水平高的学生,到讲台上示范或领读,并让学生说说哪里读得好?还可以怎样读?激发其他学生参与的兴趣,慢慢地掌握朗读技巧,提高朗读水平。

2、欣赏录音或视频资料。

我们学校每个班级装的都有班班通教育平台,可以直接上网,系统内的资源非常丰富,每一课都有朗读录音和朗读视频,我们可以好好利用这些资源,多让学生倾听,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学到技巧。我在讲二年级上册《山行》一诗时,学生朗读很直白,表现不出诗要表达的感情和意境,于是我就在第二天的早读课上播放了朗读视频,学生们欣赏着古色古香的音乐,观看着直观美丽的画面,情绪受到感染,情不自禁地跟着朗诵,模仿着视频里的语调、语气、语速来读。然后我关掉朗诵,只放音乐配着动画,学生们在音乐声中读得非常投入,进步明显。之后,我又让学生闭上眼睛听着音乐边想象画面边吟诵,学生们也表现得非常好,完全陶醉其中,读出了对秋天的赞美,对大自然的赞美。朗读效果非常好,初步掌握了古诗朗读的技巧,再学习其它古诗,也能读得有滋有味。

3、学生多种读书方式相结合。

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难集中难持久,如果在早读上一遍一遍地读书,很容易产生厌烦情绪,久而久之,造成不愿读书、应付读书的坏习惯。这就要求老师要采用不同的读书形式,换点新花样,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我们通过老师导读、学生示范读、齐读、自由读、默读、合作读、轮流读、比赛读、配乐朗读、分角色朗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和参与性,逐步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

我经常采用的做法有:

(1)开火车读:这是低年级学生比较适合采用的方式。早读时,每个学生读一个句子,既可以检查学生在家预习读书的情况,给每一个孩子展示的机会,还能检查识字情况,发现学生之间的水平差异,一举多得。我在讲《太空生活趣事多》时,生字较多课文较长,为了给上课打好基础,我就在早读上让学生轮流读书,发现学生把“宇航员要想喝到水,得使用一种带吸管的塑料杯”一句中的“得děi”读成了“de”,把“塑料sù liào”读成了“suò liào”,就单独纠正这几个字音,练习读这个句子,经过反复练习,学生能够很准确流畅地把这句话读好了。

(2)同桌互读互背。

这种方式主要用于复习重点知识或背诵课文和古诗词。我们班座位采用的是333模式,共分三大组,每一小排有3人。我给每一小排都安排了小组长,检查背诵时先由小组长检查两个组员,两个组员再共同检查组长,这样每次检查背诵任务只用几分钟就可以完成,并且能保证效果,最明晰地了解每个学生掌握的情况,合理有效地利用早读时间。

(3)大显身手竞赛读。

 低年级学生喜欢比赛,好胜心和表现欲强。在早读时,如果一直读书学生容易疲劳、厌烦。我在早读课上安排了各种比赛式地朗读,同桌赛读、男女赛读、小组赛读、大组赛读、开火车赛读、师生赛读等,在比赛中既练习了读书,又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始终以饱满的情绪参与其中。我在班里举行了“背书大王”的比赛,同样的内容,同样的时间内,看看谁背得快、背得多,用这样的方法激励学生挑战自己、挑战同学,完成最好的当选为“背书大王”,颁发小奖励,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非常高,也没有把背书任务当做负担。

(4)分角色朗读。

低年级的课文充满童真,语言生动、情节有趣,非常适合分角色朗读。这种读书形式也是低年级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效果最好的,参与热情非常高,适合于对话比较多的课文。

我在讲《酸的和甜的》一课时,学生的朗读效果不太好。于是,我在早读课上着重训练狐狸、小松鼠、小兔子、小猴子之间的对话,我先让学生自己找一个角色进行练习,并指导:同学们想一想这个动物的性格是怎样的,心里想法是什么,比如狐狸,要读出嫉妒、吃不着葡萄还说葡萄酸的感觉,那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和腔调呢?自己练习好后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最后挑选表现好的小组上台展示。我专门制作了动物头饰,孩子们戴上去非常兴奋,声情并茂地读出了狐狸的狡猾嫉妒,松鼠兔子的轻信他人、猴子的勇于尝试,有声有色,感情充沛,比照着书读效果好很多!

(5)表演读。

这是低年级孩子最喜欢的一种朗读方式,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调动多种感官参与,符合低年级学生喜欢表现、喜欢表演的天性,部分适合于表演的课文如《揠苗助长》《守株待兔》《三个儿子》《从现在开始》等。

我在讲《从现在开始》这篇课文时,学生非常喜欢,于是我让孩子们在早读课上进行表演。我先让学生们说一说每个角色应该表演出什么特点,可以从课文中找出关键词语,有的孩子找到了“神气”,说猫头鹰的声音要读出威风;有的孩子找到了“激动”,说袋鼠的声音要激动,表情也要激动;有的孩子找到了“担心”和“叫苦连天”,说读书时可以加上痛苦担忧的表情……尤其是在读到“大伙儿立刻欢呼起来”这一句时,全班孩子一起站起来,挥舞着双手大声欢呼,大声叫好,课堂气氛积极踊跃。这样,学生在表演中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印象,学会了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课文,也锻炼了口才,提高了朗读水平,所以表演读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好方法。

5、抓住要点难点精读精练。

一篇课文要想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需要老师在朗读技巧上做必要的指导,如声音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停顿等,尤其对于初学朗读的低年级学生更为重要,但是语文课堂的40分钟要完成很多教学任务,朗读训练的时间和参与度都受限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利用早读来弥补课堂上的缺憾,精心选择训练点,进行朗读指导。

我在讲二年级下册第3课《笋芽儿》时,因为课堂上讲生字耽误了时间,没有好好朗读,于是第二天的早读课上,我就通过创设情境,配上风声、雨声、雷声等,进行精读精练。在读第一段春雨姑娘的呼唤时,提醒学生想想春雨是什么样的?给人什么感觉?怎样低声地呼唤?引导学生用温柔、轻轻的声音朗读。在读到笋芽被叫醒时,抓住笋芽的动作和“撒娇”一词来引导,什么是“撒娇”?

你平时有没有撒过娇?怎样撒娇?引导学生边表演边用撒娇的口吻读笋芽的话。在读到第三段对雷公公的描写时,引导学生理解“粗重的嗓音”,就是声音响亮浑厚,应该把“轰隆隆”读得重一点,慢一点。在读到笋芽妈妈的唠叨时,有一个学生重复了读了好几遍“千万别着凉”,我走过去问他为什么要这样读,他说自己的妈妈天天就是这样反复叮嘱他的,我觉得很好,表扬他会动脑筋联系生活实际读书,这样学生们读得就更有尽头了。描写“美丽的世界”一部分时,我让学生观看了美丽的春景画面,引导学生读出“高兴”。读到最后一段时,我抓住“自豪”一词让学生体会,在练习朗读时,全班学生都站起来,带着自豪的表情,骄傲地大声喊“我长大啦!”整个指导活动,学生们很有激情,积极参与,动情朗读,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弥补了课堂上的遗憾,学生们还纷纷表示想演一演,意犹未尽,于是我们又利用了一天早读来表演这一课。

(四)丰富早读内容,拓展学生视野。

一直以来,我们的早读课基本上都是在反复读课文,一篇课文翻来覆去,学生越读越没劲,毫无积极性。为了提高学生的早读兴趣和积极性,拓展视野,我们开发了很多可读的资源。

1.读语文课本上的内容

我们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所选用的都是经典的名家名篇,具有非常好的示范作用,如果能多读多练,甚至熟读成诵,学生将会受到非常好的文学熏陶。除了课文,还有课本后面生字、词语表可以读,园地里的读读背背、读读记记可以读,课文后面的资料袋可以读,课本后面的选读课文也可以读。

2.读优秀传统文化

我们祖国历史悠久,留下了很多优秀的经典,非常适合在早读上诵读。我们按照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安排了不同的内容。比如一年级上学期我们诵读了《弟子规》,下学期诵读了《三字经》;二年级上期诵读了《千字文》,下期诵读了《日有所诵》,挑选精华部分,每天背几句,也不会给学生造成负担,基本上在早读就能完成任务。

我们幸福路小学开展了“书香进校园”活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安排了一个固定环节“积累古诗词”,老师们轮流上台讲古诗,每周一首,还把古诗打在校园里的大屏幕上,学生每天早读都会吟诵几遍,就这样积少成多,到现在已经积累了好几十首古诗词,提升了学生的诵读和鉴赏能力。

3.读课外优秀读物

学生还可以朗读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我们每学期都给学生推荐一部分课外书籍,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课外书,在早读课上阅读。我在二年级下学期推荐学生阅读《窗边的小豆豆》《木偶奇遇记》《一千零一夜》《中国成语故事》《张天翼童话》等书籍,每天同学们到齐之前或当日的读书任务完成之后,可以自由阅读。

4.结合学习内容和时令朗读课外知识

我们小学文课本一般都是每册八个单元,每单元一个主题。结合这些学习内容,也可以丰富学生的早读内容。我在教学二年级下期第一课《找春天》时,安排学生早读朗读其它描写春天的文章或诗歌;学习第六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时,安排学生在早读课上阅读关于雷锋的文章如《雷锋日记》;学习第27课《寓言两则》时,就布置学生读其它寓言故事,如《中国寓言故事》《伊索寓言》……

我们还根据不同的节气、节日安排早读内容,在清明节时读古诗《清明》,七夕节时读古诗《乞巧》,中秋节时读关于月亮的诗歌或文章,教师节时读歌颂老师的文学作品,圣诞节时读圣诞节的来历、圣诞老人的故事等,总之,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合理拓展早读内容,不仅增长了学生的知识,提高了朗读技巧,也激发了学生参与早读的兴趣,让早读课发挥有效作用。

4.结合其它学科拓展早读内容。

我们学校的早读课不仅安排了语文学科,还安排了数学、英语学科,我们统一认识、密切合作,各科老师按时到岗,数学学科读概念、乘法口诀、公式等,英语学科读单词、课文、句型等,都合理高效利用早读时间,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五)开发有特色的早读课堂模式。

早读课堂形式不像课堂教学那么严肃,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孩子,一定要安排合理的组织形式,探索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模式,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体现早读的价值与吸引力。

我们是这样做的:

老师没到班之前,学生可以自由朗读喜欢的内容,老师进班后,先用两三分钟时间诵读我校的“每周一诗”,之后的十五分钟主要是近几天学的课文和背诵、重点内容,最后十分钟是学生的拓展时间,在开学时与学生共同协商,制定出每天的早读计划。

比如,二年级下学期,我们是这样安排的:周一背诵古诗,周二新闻播报——最近的新闻或生活见闻都可以;周三是配乐美文朗读;周四讲成语或寓言故事;周五是朗读比赛,评选每周“读书之星”。

另外,我们学校把每个月的最后一周定为“阅读周”,结合这个活动,在阅读周里的早读课上,学生可以有一部分时间自由阅读或交换阅读自带的课外书籍。

通过以上早读模式的探索实施,我们低年级组的早读课变化很大,大部分学生都能早早到校,积极参与早读,有效利用了早晨这一段宝贵的时间。

(五)多元评价机制,增强学生信心。

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没有评价就没有激情。在早读课上,不光要组织形式多样,模式新颖,还要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1.自己对自己的评价。

低年级的学生评价还是非常客观的,每天早读后,问问学生你觉得今天读得怎么样?好在哪里?有没有进步?哪里还需要改进?自己个自己打个分。虽然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但是能说出一点,就值得肯定,达到提高的目的。

2.同桌之间的评价。

低年级学生都很在意别人的评价,希望得到肯定。我们班一小排三位同学中有一个是小组长,我们设置了评价表,每天早读后三位同学评选出以为表现最好或进步最大的,打上五角星,一周一总结,比比谁的五角星最多,当选“朗读之星”,老师在校讯通中给予表扬。

3.老师的激励性评价。

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和积极性不够持久,早读课上,老师不要吝惜自己的表扬与激励,及时地评价,多夸奖少批评,老师平时还要多观察,树立榜样,引导学生学习、模仿,但是注意表扬也要实事求是。每次早读课结束后,及时反馈总结,给学生正面的引导,提高学生的读书热情与信心。

4.班级评选 “朗读之星”。

结合每个小组的评价表,同学的投票和老师的意见,每个月最后一天评选全班的“朗读之星”,获得荣誉称号的学生,颁发奖状,可以当上“领读班长”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领读工作。这个举措,我们班的同学都非常拥护,参与积极性很高,都相当领读班长,老师要合理安排,争取让更多的学生有表现的机会。

5.学校评选“早读之星”班级。 

除了班级内部的活动,我们学校也开展了早读评比活动。每天值日生检查纪律、卫生和早读情况,酌情扣分,每周五总结评比,每个年级选出一个最优秀的班级,表现最好的班级在周一的升旗仪式上颁发“早读之星”流动红旗,这个举措也激发了学生们的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

5.培养自主阅读的意识。

低年级的学生,刚开始不会读书,我就领着他们读。慢慢地,学生们有了早读的意识后,我开始观察哪些学生能力强,并注意培养得力的小助手,让他们每天领着学生读书。选定几个领读员后,给他们排班,每天轮一个人,慢慢地,由老师领读变成了班干部领读。要求领读员早点到校,站在讲台上,像老师一样管理,表现好的同学可以把名字写在黑板上,及时表扬,表现不好的,报告给老师,让其单独读给老师听。学生们都喜欢表扬,大部分都能够做到一进教室就坐位置上读书。为了鼓励领读员做好工作,我们还评选了班级“优秀小老师”,从领读员中选出表现最出色的,发个小奖品,这样也激发了班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渐渐地,我们班的学生养成了自觉读书、自我管理的习惯。

(六)注重差异层次化

有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差异性,这是客观存在的现实,每个学生的学习、朗读能力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能力强的学生稍微一指导就能读好,能力差的学生连读通课文都成问题。为了照顾到这些差异,我在班级排位上做了调整,让能力强的和能力弱的学生坐到一起,能力适中的坐在一起,这样,能力强的孩子提前完成任务后不用再反复练习,可以空出时间帮助指导能力弱的,告知一些方法,结成对子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内容上,我也注重因材施教,提出不同的要求,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多读点,读出感情,多背点,多积累;能力弱的适当减少任务,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背诵突破重点内容。这样,不同能力的学生都可以完成任务,享受到成功的愉悦。

四、研究成效

经过近一年的研究,本课题取得了以下成效:

(一)低年级的学生由刚开始的不知道早读干什么,后来慢慢觉得有点意思,到现在大部分学生非常喜欢早读,每天有兴趣地参与,参与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原来逃避早读的学生也不再认为早读枯燥乏味,愿意参加,并有兴趣参与各种活动。

(二)与以前学生随意读书,不知道读什么相比,现在学生很明确每次早读课的内容和要求,早读先看黑板上的任务然后开始读书,自觉性越来越高,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到不做其他事,专心朗读。

(三)在老师的不断指导和鼓励下,我们班的学生朗读水平提高明显,初步掌握了一定的朗读技巧,如应该有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停顿延长等变化,能够通过朗读表达出自己的感情。

(四)早读课模式初步构建,学生们普遍反映较好,喜欢参与,尤其是自主阅读环节、新闻播报和配乐美文朗读环节学生非常喜欢,通过每天的古诗诵读活动巩固和拓展了我校的“每周一诗”活动。

(五)不同的读书形式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和朗读质量,各种形式的比赛给了学生展示的空间,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表现能力和自信心得以提升。各班还培养出了得力的小干部,在老师不在班的情况下,也能领着全班学生自觉开展读书活动。

(六)学生在早读上阅读了大量的课外书籍,背诵了许多的古诗词,增长了各种知识,如时事新闻、传统文化、课文背景资料、成语寓言故事等,拓展了视野,丰富了知识积累。

(六)我们把课题研究中收获的经验在全校推广,老师们纷纷效仿,结合各班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使各班的早读水平和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我校教师以各教研组为单位,开展研讨活动,各组制定计划,使各班的早读纪律有了明显改观,合理有效利用了早读的宝贵时间。一进校园就能听到书声琅琅,贴合我校“书香进校园”的文化主题。

五、存在的问题及设想

虽然在课题研究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部分学生不能按时参加早读。个别学生因为年龄较小,家离校较远,还有迟到的现象,不能保证每天按时到校参加早读,缺少了朗读学习的机会,学校也不能强行规定到校时间,这个问题还有待解决。

(二)缺少优秀的诵读教材。我们推荐学生阅读的课外资料,部分学生总是没有或忘带,影响了朗读。除了学生自行购买外,学校是否可以订购一些优秀的读物,放在班里供学生朗读。

(三)无法兼顾到学生间的差异。虽然我们在座位和学习任务上进行了调整和分层次,但对于极个别学习困难和态度不端正的学生来说,依然完不成朗读任务,甚至还有只靠老师催促才能完成部分任务的现象。有些学生只对喜欢的活动感兴趣,愿意参与,对于不喜欢的,不愿参与。展示活动也是锻炼了部分能力强和愿意参与的的学生,个别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

(四)反馈考核不及时。虽然制定了多种评价措施,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时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没有反馈或反馈不不及时、不全面,还有没有更好地、便于操作的方式来考核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五)未将预习纳入早读课。在早读课上,我们班一般都是复习和拓展,没有把预习纳入进来。在上课的时候,会发现个别学生练习好几遍也不能把生字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在以后的教学中,是否可以留出部分时间让学生进行预习,认读生字、词语,读通课文,扫除阅读障碍,为讲课做好准备。

总结经验,及时反思,找出不足,我们才能有所进步。

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还将不断探索,不断反思、总结,寻求更合适的解决方法,找出更好的提高早读有效性的策略。

参考文献:

[1] 祝小鹏.提高小学生早读课读书效率之策[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3年09期.

[2] 赵志霞.有效利用早读课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初探[A].2014年4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3] 戴春琦.探讨如何有效的开展语文早读课[J].课外语文.2012年18期.

[4] 李龙富.提高早读有效性的模式初探.杨胜利.《语文教学与研究》.2012.

课题研究单位:郑州市二七区幸福路小学

       课题负责人: 王 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