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我怎样教语文》的反思

 艺之芳华 2023-10-22 发布于湖南

(最近在梳理阅读语文教学方面的书籍,无意间发现了这三篇文章,真为自己感动。如果每一本书,都能有如此的感悟,收获应该更大吧!)

读《我怎样教语文》第二辑后的反思

今天上午读了于永正老师的《我怎样教语文》第二辑,“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实践使我知道了教语文其实并不那么复杂,就是教学生识字、写字、读书、作文。”后面还提到了两个例子:李希贵老师的“语文实验计划”,“计划”规定:高中每星期六节语文课,两节由老师讲,四节放手让学生读书(包括读课外书),教师只讲教材的精彩之处、表达的方法和语文知识。杨巧云老师,平时几乎没上过什么公开课的老师,教出来的语文成绩很优秀。她说,六年来,她只抓了两件事,一是读书,大量地读课外书。二是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但要坚持写。

其实在语文教学上的读写结合我也是在班上做了一下功夫,可是并没有提高大部分学生的成绩。且听我细细道来,烦请各位看官留下自己的宝贵意见。

一、提供语文课和校本课的时间来读

(一)每天举行课前五分钟的朗读活动

学生三四年级的时候指定教材上内容(古诗或者某些片段),先是按座位顺序轮流来,每个学生都必须上,而且在班上朗读之前要来老师这里过关。可以是自己一个人上,也可以约几个好友一起。每周五提醒下一周要朗读的同学做好准备,有少部分同学会主动来找我指点迷津,而且是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直到我说很棒了。我在班上也会适机表扬她们,所以这几个同学的积极性很高。加上后面的自愿组合上台朗读,一个学期下来她们竟然可以达十次以上。为了让朗读效果更好,我期末会在班级群里表扬“朗读之星”。(不限人数,达到要求即可。要求:本期上台朗读3次以上,而且每次都比之前有所进步)

(2) 每周三早上的美文诵读

这个主要是安排在早自习的前面二十分钟,选取近期要讲的课文或者跟某个学生推荐的美文,指定学生领读。后面二十分钟则用来背诵本周教学任务要求的内容。

(3) 每周五下午的自由阅读课

这个班从三年级就开始每周五下午的校本课用来阅读自己喜欢的书,可以是班级图书角借的,也可以是自己家带的或者图书馆借的。我一般是在教室走一圈,翻翻他们看些什么书。然后自己也拿起一本书坐在讲台上读起来。这节课除了放假或者我请假,几乎没有调整过,都是阅读。所以基本上教材上指定阅读的数目基本上都可以完成。

二、给予学生由衷地鼓励支持他们书写

(1) 周一第一节课是固定的书法课

我从2016年参加了县里罗老师组织的“阿贵硬笔师资培训班”,系统地学习一些基础的硬笔和软笔书法知识。点、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偏旁部首以及如何书写作品等。于是我每年也在自己班上组织学起来,四十分钟,只讲一个内容,板书四个字(同一部首或是同一种结构),让学生每一个写一行,然后我是在教室查看学生的练习,适时个别指导。几乎每一节课都要提醒握笔姿势和坐姿。每年班上都会组织一次班级书画展,写的好的书法作品会在班级展示,并且辅导部分学生参加校级或县级比赛。说实话,三年下来还是有一点点效果,书法课上的四行字基本上都是漂漂亮亮,横平竖直,结构合理。可是下了课写其他作业时就只有部分同学写的整洁。

(2) 每周五布置周记和读书记录作业

我班上的读书笔记是有固定的格式,比如三年级是以积累词句为主,四五年级的时候就要求读后感不少于一百字以上了。周记大部分是写自己本周认为最有趣的事。周一返校查作业,写的比较认真或者比之前有进步的我都会本子上用红笔写上一个大大的“好”“有进步”,当累积有十个的时候可以来找我兑换小礼品。期末的时候读后感有15个“好”(一学期大概20个读书记录),而且阅读课一直在阅读的同学会评选“阅读之星”,颁发奖状,也是不限名额,只要做到了都可以评,所以从三年级时的十几个,五年级的时候就有三十多个同学符合要求了,将近占了75%。

我自认为我的语文教学还是做到了读写结合,尽可能鼓励地学生多读、多写。但是每期成绩下来还是不太理想,没有什么明显的提高。我今天读了这书后,我觉得可能是自己读的专业书籍不够,写教学随笔的不及时。开始一周写一次教学随笔,后来是有影响特别大的事才写,一学期也就十余次。如果我下个学期每天保证阅读,及时写下学生朗读、领读、阅读以及书写等情况,及时反思,及时调整,会不会有改进呢?期待中……

(全文共1686字)

2021年8月22日星期日晚上

读《我怎样教语文》第三辑后的反思

第三辑的主题: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

至今我已经上了九年语文课,真后悔没能早点读到这本书。难怪自己的学生理解课文不到位,原来是对教材的解读不够。

于老师做了一个总结:语文教学的亮点在“语文”里,再说具体点,是在“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里每教一篇课文总是在钻研教材上下功夫,在朗读上下功夫;课文中的每个新词务必弄清它的意思,要求运用的,务必弄明白使用范围,首先自己造几个句子;每个生字以及要求板书的词语,力求写的规范,做到笔顺规范,间架结构符合楷书要求。我不是否定多媒体、否定表演等手段。如果运用恰到好处,这些手段自然会为教学增光添彩。

特级教师李梦钤也说过:“这法儿那法儿,钻研不好教材就没有法儿。”

由此可见,对教材的理解才是最根本的。回想这些年的语文公开课,有县级的一等奖,也有县级的三等奖。每次准备公开课都是先看看目录,第一感觉哪个好就哪个,然后网上搜一大堆教学设计、课件、教学视频来挑选。教学设计、课件自己会做一些调整,所以要花费大量时间,而花在对教材研究的时间真的太少太少。(现在看来真是过于本末倒置。)吃一堑长一智,人都是慢慢成长起来的。依然记得2015年参加县里组织的语文阅读教学比武,我个人比较喜欢《站起来》这篇课文,而且上过一遍,自我感觉良好。可是在学校磨课的时候,一位“赛课专家”(她经常参加各种教学比武)老师说,这样的课例不太好找出亮点,建议我试试《田园诗情》。于是,我找了一个比较满意的教学视频,不停的观看学习,想模仿下来去参赛。在短短一星期内,我反复练习,可是到了赛场,学生没有达到预期的表现,自己本身地教材也不是很熟悉,所以感觉那一堂课的时间太久了……自此我认为要准备充分点再赛课,还没有意识到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没有解读好教材,从那以后上公开课,对于其他老师的意见不会完全听从,会有所取舍,哪怕他是校长,

去年因为参加国培,准备了一堂课《古人谈读书》第一课时,刚好跟往年版本有点不一样,所以网上的资料并不多。第一课时,我主要是打算完成第一部分从论语里面选出来的六则文言文。具体如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小学生学文言文重在诵读,理解意思。课前反复诵读,害怕自己把握不好节奏,虚心向学校里优秀的同事请教。翻译也是逐字逐字查看字典,一遍又一遍找同年级组的四位老师探讨。把朗读和意思都觉得过关了才开始根据本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构思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初稿给一起参加培训的老师查看指导,多次修改后再给学校的语文教研组长点评,反反复复,我都不记不清多少次修改。经过三次磨课,最后作为优秀课例展示时,导师以及其他老师都给予了我好评,我自己也看到了我的成长。当时我还以为是仅仅因为大家的指导、磨课,这虽然也是原因。但是今天回想起来,因为这一次自己是先反复研究教材内容,找对了方向,才开始做其他的事。

从今天起,以后备课,多研究教材,多读教材,多有感情地读教材。不要总想着做什么样的课件,哪里可以表演,哪里可以“小组合作”,哪里可以拓展、发散,哪里可以“多元解读”,如此等等。企图以花架子来制造“亮点”。向叶圣陶先生学习:“阅读教学总得读。”向张田若先生学习:“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向于永正老师学习:“引导学生把课文堵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课文的内容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了。把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这是一种再创造,是赋予作品以生命。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老师的范读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深深地打动他们,学生的朗读能人情人境。”加油,新的学期,新的奋斗目标!

(全文共1635字)

2021年8月23日星期一晚上

读《我怎样教语文》中“就作文教学答青年教师问”的读书笔记

今天读的是《我怎样教语文》中的“就作文教学答青年教师问”部分,我稍微整理了一下有以下8点:

1.首先于老师喜欢作文,喜欢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资源”,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在的。“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其次重视作文的批改和评讲。批改的过程就是发现闪光点。评讲点,则是“放大”学生的闪光点。即学生的一句话,夸他几句,十几句。

2.作文教学中,抓两个典型:“大典型”——作文优秀者;“小典型”——哪怕只是用的恰当的一个词,只是写得漂亮的一句话或一个好的开头,一个好的结尾。都加以“放大”,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力鼓吹。

3.写作规律。第一,多读书。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养成每日读书的好习惯。第二,多积累生活和感受(包括情感)。善于发现,带学生去感受感动自己的事物,把感受描述给学生听。第三,多做。一星期一篇较长一点,像一篇作文的任务。

4.强迫学生读书。学生的好习惯都是在老师、家长严格要求、及时督促下形成的。

5.要求人人做读书笔记。以摘抄为主,定期检查,及时表扬。老师为学生做出表率,老师要爱读书,学生才会跟着读。

6.指导学生作文不要太细。写之前提的要求要少,讲评草稿,就要说的比较多,比较具体。有的放矢,学生收获才大。

7.重视批改,篇篇看。多“眉批”,针对性强。少“总批”,过于累赘。主张高分,100分不够,再加五角星。

8.成功的课、有效的课,都是思考的结晶。教育的理论是古老的,而实践是常青的。

对照以上8点,我认为我的作文教学还是有比较成功的地方,也有还要改进的地方。

做的比较好的方面:

1.我也重视批改,讲评(我查了一下,讲评和评讲意思一样,应该是个人习惯用法的区别)。全班同学的作文篇篇看,眉批多于总批,也抓好了两个典型。

2.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要求他们做读书笔记,每周一查,及时表扬优秀学生、进步学生。

3.坚持让学生写读后感,鼓励同学之间互相阅读(当然得征得小作者的同意)。

还需要有待改进的地方:

1.自己要喜欢作文,自己要多写作文,比如于老师提倡的自己先“下水”作文方法。

2.自己还要增加阅读量,固定每天一小时以上,带头做读书记录。教育教学方面以及文学作品方面都还要大量恶补。

3.自己要学会发现身边的关键“点”,多思考生活中的问题,引领学生一同感悟,一同成长。

去年看了管建刚的《我的带班全程录》以及他的作文教学系列,并且在班上做了一些小尝试,班上的作文情况也确实有了些许改观。细想起来于老师和管老师的作文观有蛮多共同点。管老师的当堂讲评作文,一个很好地点就是一个学期下来,争取把全班同学的都讲评一遍,之前我都是只讲评好的和不好的作文,这样看来管老师照顾了每一个学生。这点我们班学生感触很深,尤其那些中等的学生,都感叹:“我的作文也终于被老师在课堂上表扬了!”是呀,往往这些中等生是最容易忽略掉的,但是他们的进步空间往往是最大的。

作文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课程标准》总目标第8条关于作文的表述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第二学段习作标准: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语。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语。

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即将开启第四轮的六年级语文之旅,希望新的学期,自己能把作文的学习标准熟记于心,把于老师和管老师的妙招实践起来,及时记下自己和学生的成长。

(全文共1560字)

2021年8月24日星期一晚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