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今文化名人如何为书斋(书房)取名?

 中土闲鹤堂 2021-01-20

先有书,然后才有书斋;先有书斋,然后才有书斋名。在我国,为书斋取名之风气,可上溯到曹魏时期,最早见于记载的,大约是曹操之子曹衮的“遂志堂”。

唐宋以后,文人和士大夫的这种风气逐渐盛行,人们把著书为文、读书藏书、写字作画的地方,都称之为“书斋”,当今则大多称之为“书房”。

书斋是文人学者读书、写作的文化园地,也是收藏图书的库房。古今文人为书斋取名极为慎重,犹如为自己的子女取名。一个好的书斋名,不但可以表露自己的风雅气派,而且可以把自己的爱好、追求、寄托、希望倾注其间,或明志,或抒怀,或纪事,或慕人,或崇物,以寄托某种情感,表达自己的志趣、爱好和追求。

杜甫草堂图

唐代杜甫在四川成都筑了一座他很满意的住宅,这位大诗人并没有替书斋取什么特别有诗意的名字,只是简单地称之“草堂”。

唐代白居易在庐山筑的屋室,也叫“草堂”。白居易的朋友刘禹锡,更是把自己的书斋称作“陋室”,并写下世代传颂的《陋室铭》。

宋代名相李纲常以桂花品格自勉,亲植桂花以明“蟾宫折桂”之志,他的书斋命名“桂斋”。

明代散文家张溥,读书非常刻苦勤奋,每次读书,不仅口诵并且亲手抄写,次数竟达七遍之多。他给自己的书室取的名叫“七录斋”,勉励自己勤写勤思。

清代史学家黄宗羲一生博览群书,通晓天文、地理、律历、数学等,作文惜字如金,力求简洁,因此,他把自己的书斋取名为“惜字斋”。

陆游诗词出版物

南宋大诗人陆游晚年的书斋名为“老学庵”,出自“师旷老而学犹秉烛夜行”之语,以此表示自己要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的勤奋精神。

近代著名学者、诗人闻一多先生青年时求学于外,暑假返故里,依然苦读不辍。每年假期约两个月,他都在家里读书。他风趣地把自己的书房称为“二月庐”。

近代著名红学家俞平伯因在《古槐梦遇》的自序中写道:“古槐者不必其地也,故曰古槐耳。”显然有随地生存之意,所以他把自己的书斋叫做“古槐书屋”。

近代史学大师陈垣曾在“锄耕图”曰:“寒宗也是农家子,书屋而今号励耘。”所以他书斋名为“励耘书屋”,其意在于要继承父辈遗志,做学问要像种田一样辛勤耕耘。

启功自题书斋:坚净居

当代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的屋室名为“坚净居”。孔子云:“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这种坚白,和启功先生的“坚净”,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著名历史学家杜国庠钟情岭南那能给人以某种启示的红棉,特将自己的书斋取名为“红棉书屋”。

当代著名画家谢稚柳、陈佩秋将其书斋画室命名为“壮暮堂”,以曹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诗句,抒发自己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