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城时光|挑水的岁月

 闲云野鹤b8ooo1 2021-01-20

挑水的岁月

六十年代以前,如果你到重庆城沿长江、嘉陵江的江边去看,会有一个令人惊奇的发现:在通往江边的一长坡石梯坎上,无论刮风下雨,或是打霜落雪,都会出现一长串挑着水桶的人群。他们打着光脚板,有的脚穿草鞋,裤脚卷在膝盖以上。落雨天,就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像一群不知疲倦的蚂蚁一样,不停息地在石梯坎上慢慢地、一步一步地爬行。累了,就放下扁担歇一下。

 “嘿咗嘿咗”的号子声和“呼呼”的喘息声,一路上从来没有停止过。这就是具有重庆特色,在七十二行之外,新添的一行:“挑水匠”

1

 

江北城当时没有自来水系统。家中稍微有点钱的,就吃“包水”——由挑水匠每天把水挑到屋头,每月给几块钱力钱。其他大多数人家,有劳动力的,就自己下河坝挑水吃。家中没劳动力的,就吃“喊水”——缸子头没得水了,就到街上去,找一挑等候在那里的水,请挑水匠挑来,倒在家中水缸里头。江北城这样卖水的地方很多,江北水市口,就因为是专门卖水的地方而得名。

住在我们院子外面的郑三伯就是一个挑水匠。他三十多岁,养了两个娃儿,一个叫“大和尚”,一个叫“小和尚”。郑三伯人很老实,没有其它手艺,只有一身用不完的力气,就靠挑水为生。

屋头放着几口陈放清亮水的大瓦缸,水挑回来过后,澄清了,再倒进缸里头。哪家要水了,就从缸里把水舀起来,挑到人家屋头去。肩头因长期与扁担摩擦,长了一个“肩包”,结了一层厚厚的硬茧。脚肚子上的青筋冒起老高,像是爬满了蛐蟮 。每天吃过早饭,他就挑着一副大水桶,肩膀上搭一根揩汗用的毛巾帕儿,到保定门外的嘉陵江边挑水来卖。三伯娘就在家操持家务,另外,帮别人洗衣服,挣点钱来维持生活。

2

 

我们家妈老汉要上班,煮饭的水都是吃“喊水”。家里准备了两口大水缸。一口放在屋头,作为装煮饭的水用;一口放在院子里,专门用来装井水,作为洗衣、淘菜用。准备的一副能装五、六十斤水的小水桶,是用来到长江棕绳厂的那口井里挑井水用的。

那里的井水吃不得,只能用来洗脸、洗衣、淘菜。大约在我十三岁那年,老汉认为,再也不能让我一天好吃懒做了,要押到起我做一些家务事。把扁担和水桶交给我,让我放学以后到河坝去挑水。从此,一根扁担一副桶,开始了我的挑水岁月。

从文华街家中到嘉陵江边,大约有三、四里地。出文华街,经放生池,下高脚土地,到保定门。穿过保定门城门洞到嘉陵江边,是一坡长长的石梯坎。挑水上来的走一边,挑空桶的走另一边,绝不互相打搅。桶边边放置了一个用竹子编制的藤圈,那是用来防止挑水时,水桶里的水浪到外边去的。尽管这样,一坡梯坎天天都是打得焦湿,没得那天干过。

为了保证居民的饮水卫生,政府在保定门城门洞专门设了一个消毒站。每挑水经过时,都会有工作人员用小木瓢舀上一瓢漂白粉水,放进你的水桶里。如果是涨水天,水浑得像泥浆浆,水挑拢屋后,还要用一节四周钻上小洞洞的竹筒,里面装上白矾,伸进水桶里搅几转,让水澄清亮过后,再倒进水缸里。有的人家嫌白矾吃多了“潮人”,不用白矾澄清,在家中自制滤水设备。

居住在江北芭蕉湾的,我读小学时的一位杨姓同学,他的父亲是江北区副区长,他家就专门做了一个能装四、五挑水的大黄桶。里面一层一层地铺上棕片、细沙、炭渣,浑水倒进去后, 经层层过滤,清水滴进下面的一口大水缸里,再作煮饭、烧开水之用。

3

 

第一次挑水,我战战兢兢地走上伸向河中间的木跳板,把桶按在河头,装上水,身子一趁,肩头一阵刺痛。我咬了咬牙,挑起水桶走下跳板。刚爬了几步梯坎,我就累得气吼八吼的了。赶紧放下扁担歇一会吧。那晓得越歇越想歇,一坡梯坎还没爬完,就歇了三、四回气了。肩膀被扁担压得酸叽叽的,只好用背去乘到。一路上弯起腰杆,右手掌着扁担,左手捏住桶索索,用这种 “苏秦背剑”姿势,跌跌撞撞地把水挑拢屋。拢屋一看:一挑水只剩半挑了!

大约在六十年代初,江北城建起了自来水厂,铺设了供水管道,每隔一段距离,设立一个供水站,为居民供应自来水。两个水龙头上,用木箱箱罩住,加上锁,每天定时供水。发售一种烙上字的小竹牌,大桶两分钱,小桶一分钱,凭牌供水。当然,水站离锅边边还有几百米的距离,但和过去不管刮风下雨都要到河边去挑水,而且有时要吃浑水比起来,现在简直要幸福到天上去了!

有了供水站以后,我的挑水任务轻松了许多。有时,挑水的人多,每次挑水都要排长长的列子,这个时候,挑不动水的弟弟妹妹也不能闲着,他们的任务就是去帮我站“水列子”。等到我把水挑拢屋,把水倒进水缸之后,再去挑第二挑,因为有人排“水列子”,

自然就会节省不少等候时间。挑水,免不了有时桶被撞漏,那个时候,就只好麻烦老汉当一回“箍桶匠”啰。

4

 

有了水站,用水比过去方便多了,但也有为难的时候。有时,家里突然遇到贵客临门,想给客人煮碗醪糟荷包蛋,揭开缸子盖盖一看:遭了!搞忘了挑水,缸子里一口水也没得!挑起桶儿去挑水吧,正巧,水站也下班上锁了!你说呕人不呕人?在这“夹起螃蟹找火烧”的关键时刻,你也不必过分着急,你可以提起一只桶,找隔壁邻户“借水吃”。各人到缸子里去舀一桶来,以救燃眉之急。等以后挑了水,再还一桶水给人家。

挑水辛苦费力,用水当然得处处节约了。每当要洗蚊帐、铺盖、棉衣之类大件厚重物品,需要大量用水时,人们总是用大背篼把所有要洗的东西装上,花上半天的时间,到河边去洗。过衙门口、桂花街、水市口、野猫洞,下到河边,有一个叫“打鱼湾”的地方。这里的岸边有一道长长的石梁梁,是洗衣服的天然场所。每当天气晴好,江边总是挤满了洗衣的人群,来晚了,就没有可供洗衣的地方,只好等别人洗完了再去洗。人们卷起衣袖,卷起裤脚,刷衣声、搓衣声、衣物甩打声、相互说笑声、响成一片。

有的人趁着天气好,把洗好的衣服晾在石滩滩上,远远望去,五颜六色的,煞是好看!成为重庆江边一道艳丽风景!不过,在江边洗衣,你得时时刻刻提高警惕,河中间有大轮船经过时,你得赶快把泡在水中间的衣服抓起来,不然,大浪子会把你的衣服浪到河中间去,那时候,你就只有喊“哦嚯”了!

平时,节约用水也成了大家的习惯。那时,家家户户都置备了一个直径两尺多的柏木大脚盆。除了用它来洗衣、洗脚之外,它还是家中不可缺少的沐浴设备呢!脚盆里倒上半脚盆热水,搁上一块搓衣板,人坐在上面。两遍肥皂之后,水面上浮起一层人体表皮细胞。这个时候,还需要进行下一个沐浴环节:再用清亮水从头到脚冲淋一遍,然后才能干净出浴。这样的洗澡水,有时酽得简直栽得住秧子了!莫忙,还不能倒掉!留到起还要用它去涮尿罐、涮夜壶,夏天还可以用它浇洒地面褪凉呢!

怪不得,经过五、六十年代挑水吃的人,到现在,一个二个都成了节约用水的模范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