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拳理】“糊涂”和“盲目”是太极拳必经之路

 武谈 2021-01-21

很多人在练习武术时都认为应该先把要练的东西搞明白,再下功夫练,否则容易出错、走弯路。这种想法对于多数武术技艺是可以的,也是应该的,但是对于太极拳而言却是不可能的。坚持这种想法,甚至是十分危险的。

太极拳在本质上是要先建立起“非”先天自然之能的体能基础,在此基础上身体得到特殊的、用于太极拳技术的感觉与体验。没有建立起这个体能基础之前,练习者身体上一切相关的感觉、体验等都不存在,练习者就不可能明白相应的技法技术,也没有正确的自我判断能力。练习者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很盲目。

太极拳中所要求的正确感觉与体验,是在正确意念指导下、经过长时间的正确形体动作练习而逐渐产生、培养出来的。这里出现一个矛盾,即太极拳的功夫是练出来的,没有足够的训练是不可能理解掌握的;但同时,练习者在练习中却不明白自己练的是什么,对所练习的内容与方法也缺乏正确的判断。比如放松是太极拳的基础功夫之一,是需要长期训练才能体验到的。但对于初学者而言,无论老师如何解释,他们都无法真正理解、体会到松,也不能确保具体练习中自己的方式方法是正确的。既要下功夫练,又无法保证是否练得对,甚至往往会出现练错了,但是自我感觉却还挺好的现象。所以自我检验、修正极为不易。这种矛盾状态会在训练中存在很长时间,这是太极拳训练的难点,是造成很多人练习多年,而始终不能真正理解、掌握太极拳的重要原因之一。

要克服这个难点,首先是需要有明师指导。由于在训练的很长一个时期里,练习者自己对练什么、练得对不对都不明白,故需要明师指导,而且对老师要有点迷信。也就是说,不管懂不懂,先相信并按照老师说的练。当然今天要想找个“明”师不容易,因为社会上的“名”师太多,鱼龙混杂,对初学者而言,做出正确的选择是个难题。

本文选自《说手——太极拳静思录》

赵泽仁,从学于武学大师王培生(印诚)先生之开门大弟子骆舒焕老师,并被骆师推荐到王培生师爷家中深造,被王培生师爷视为再传弟子中的佼佼者。他遵循王培生所倡导的“真东西必须能当场试验”,面对各种挑战从容应对,被美国、欧洲等多家武术团体聘为高级顾问。2016年、2019年,两次应邀赴美国多个城市巡回讲学,以其精湛的技艺,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张云,经师父骆舒焕先生推荐,至王培生师爷家中深造近30年。移居美国后,常年传授中国传统武术。1993年受王培生师爷委托,在美国成立“印诚功法研究会北美总会”。入选《中国当代武林名人志》。

勿使前辈之遗珍失于我手

勿使国术之精神止于我身

侪辈共担此责

诚邀您加入武谈

从今天开始

让改变成为可能

武谈

微信号:bkjwutan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