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植树节|周伯洁:生态扶贫的新模式,种一棵活百年的树

 CC讲坛 2021-01-21

周伯洁: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十亿棵树”典范项目获奖人

植树节,疫情严重出不去,可以网络去植树!植树+互联网+精准扶贫=植树2.0时代

我想每个人都是有梦想的,但是一个人从什么样的机构、站在多高的平台上、能够开始自己的梦想,这个对梦想的实现是至关重要的。

2009年我进入中国绿化基金会,开始了自己想种一棵活百年树的梦想。

我们一开始就希望用一种不同的方式,去做种树这件事情。因为大家都知道,种树是我们说了很多年的事情,我们希望能够把商业的智慧和公益的理念,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生态扶贫的模式,去干种树这件事情。

当然如果要去种树,我们首先遇到的问题肯定是钱的问题,更何况我们想用生态扶贫的模式去做这件事情,那就意味着我们这件事,一定要用规模化、科学化、和产业化的方式去推动。那需要的钱就不是一星半点、是很多,所以倍感压力。

我想大家可能也知道我们国内的全民公益慈善,它被激发是源于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这一年,也被公益慈善界的人称之为”公益元年”。而元年之后,中国绿化基金会创建了”e-tree网络植树公益网”。

同时我们跟国内互联网界最顶尖的公司,腾讯公益、淘宝公益、支付宝公益、新浪微公益以及东南卫视都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东南卫视为我们网络植树的项目,做了全年的公益广告的播放;淘宝网站上,也开通了e路绿荫淘宝公益店;这些方式都最大化地保证了网络植树这件事情在最短的时间内被最多的人知道,同时让很多的人能够捐款,来支持我们的项目。

我自己也记得在我们这个项目当中,筹足第一个10万元的里程碑的纪录,是来自于2009年12月3日晚上8点腾讯的”网添绿色”的月捐项目上线。当时我和我的同事都非常非常地激动,因为毕竟在2009年,互联网筹款还是一件很时尚、很新鲜的事情。

第二天,一上班的时候我和我的同事们,就都坐在我的桌子前面,同事们看着我自己小得意地给他们演示如何通过网络去捐款。同事们也看到这个“网添绿色”的页面上,网友的留言是实时地去留言,而且那个数字是每分钟都会往上去增长的。

大家都特别兴奋,办公室里很吵,结果就把我们的秘书长给吸引过来了。六十多岁的秘书长站在我的桌子旁边看了一会儿,突然从口袋里掏出100元钱递给我说:“这算是我对你的工作最大的支持吧!年轻人,好好干!”当时的确、的确、非常受鼓舞!

到了12月31号晚上十一点多的时候,我自己忍不住又去打开电脑,去看月捐页面的数字涨到多少,突然发现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99900元!这时候,我非常、非常地高兴,但同时又有点儿小纠结。作为处女座、AB血型、同时还是一个属牛的人来讲,我是一定要把这个匠人的死磕精神发挥到极致的,所以追求一个完美的结果肯定是必然的嘛!

我立马就掏了100元,然后自己在网上去操作,这样就实现了我们这个项目第一次的10万元捐赠的里程碑纪念。

现在回想起当时的情况,在那一段很长的时间之内,对我来说人生最幸福的事情只有一件,每天上班第一件事情和下班最后一件事情,都是打开电脑去看那个月捐的页面上,那个不停不停增长的数字,然后去感受互联网的另一端陌生的这些人,所对于我们的信任、支持和激励。这是一直让我到现在都觉得很兴奋,然后真的觉得这个世界很美好,那种感觉很棒!

解决了钱的事情,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开始要正儿八经地去种树了。

我们在网络植树的项目第一期选择的是甘肃通渭县。这是一个干旱少雨的地方,它的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但是它的年蒸发量是1800多毫米,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它是多么一个干旱的情况,经常是你放眼望去绵延数百公里,都看不到一棵树,有时候我们在这个地方真的会觉得心生绝望。

我们在甘肃通渭种的树种叫大果沙棘,它是一种新的品种。大果沙棘是俄罗斯的大果沙棘树种和中国的自己的野生沙棘树种嫁接的一个新的树种。

我们2009年去种的时候,它在国内还是非常新的品种,所以在通渭这么一个偏远的地方,根本就不可能有人听到过它,也不可能见过。很多老百姓都是不相信的,他们经常会问我们,你这个大果沙棘到底有多大、你这个沙棘还能卖钱吗?我们这个山上有很多原生的,但是它都不能够卖钱,你们还能让我们过上好日子?每次我们都跟他们说,我们是做过市场调研的,这个真的很好,我们的方法也很先进,你们什么都不要问,什么都不要管,只要相信我们就可以了。

就是在这种非常简单而且单向的情况下,到了2011年的时候,我们在整个甘肃通渭县的18个乡镇,援助1.8万户的家庭,种了超过10万亩的生态经济树大果沙棘。但是它这个树的生长是需要有一个周期的,沙棘一般的结果周期是5年,在通渭这么干旱的地方,它的时间更要长,大概是7~8年的时间。所以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这个周期太漫长了他等不到。

一期的这个项目到结项的时候,虽然就是树成活的都非常好,从生态环境的保护效果来讲是非常非常不错的,但是扶贫的目标没有被当地群众认同。

这也促使我们自己做一个反思:我们发现在一期的项目当中我们自己选了项目,选了项目地,选了树种,选了方式,带着资金,带着项目,我们就到那个地方去,然后跟所有的人讲:你们不要问,你们不要想,就按照我们的这个方式来做,结果一定是好的,你们一定能够赚到钱,你们的日子一定能过的很好。

但是其实这当中会有问题的,因为第一,我觉得没有一个人天生就愿意被别人怜悯;第二,没有一个人愿意我生活得好好的,或者不管我的日子过的好或者不好,突然间有一群陌生人来说你应该这么做、这么做、 这么做,他对你的生活指手画脚;

还有就是没有人在不对等的情况下,他会给你讲他自己掏心窝子的话。

这些问题我觉得都导致了我们最后环境保护的目标实现了,也被认同了,但是生态扶贫并没有去实现,这在后来很长的时间内是我们去反思得到的一个问题。

吃一堑长一智,2012年的时候我们网络植树的项目是到广西金秀县。这次一开始我们就去找当地的农户,一家一家地去问,然后林业局包括当地政府我们都会去征求意见。你们到底是怎么样想的、我们是怎么样想的,大家经过了很多反复地讨论,最后我们选定了石崖茶这样的一个树种,事实证明老百姓是打心眼里接受了我们这个项目。

比较有趣的是2013年的2月份,我们组织了一批捐资人要去金秀当地做植树的体验活动。按照惯例,当地会组织一些老百姓跟我们一起来种树,当领导讲完话之后我们要开始种树了,突然发现这些老百姓都手里把树苗紧紧地攥着,他们不种树,站着看我们种。

我很奇怪就问旁边的林业局的人,我说:“为什么当地的老乡们都不种,只看我们去种?”那个人就很不好意思地跟我讲,他说:“老乡们知道这个石崖茶树很贵,他们都想等这个活动结束之后,把树拿回去种到自己的地里面。”

这个结果让我很意外,但是同时又非常非常地高兴。那是做了这么长时间的公益之后,我第一次觉得非常有成就感。因为你会发现,你的这个项目真的被当地人接受了,他们很珍惜。我觉得这不就是我们一直想要的吗?

照片上的这个年轻人叫兰龙,他是金秀巴勒村的一个年轻人,他之前因为家里经济所迫去外出打工了。2012年的时候他听见家人跟他讲有公益机构给他们发很好的石崖茶树,让他们种在自己的地里,帮他们发展经济。

所以家人说你就不要在外面再打工了,回来守着家人和孩子,然后我们自己过日子。2013年春节的时候他回到家里,他自己也发现这事还真是挺靠谱的,所以他决定不外出了。他去种自己家的那四亩茶林,还承包了30亩的橘园,在家门口开始勤劳致富的梦想。

这件事情对我们的触动是非常非常大的,因为我们在最开始一直想做的生态扶贫,包括我们想做的网络植树,我们的心愿不就是希望这些人能够不再背井离乡,能够守着家人和孩子,能够在自己家的门口勤劳致富,然后把日子过的好一点嘛!

所以到今天为止,想让老百姓把日子过的好一点的这个初衷,在金秀这样的变化已经有了开始,已经在一点一点的发生了,所以这是让我们感到非常欣慰的一点。

今年是在金秀2012年第一年种石崖茶会结果的第一年,年初的时候我们还挺高兴的,满心希望地想着老百姓把这个茶叶可以卖出去了,我们就能看到他得到钱很高兴的样子。

这是兰绍荣一家,他是岭祖村的一个老瑶医。但是他仍然没有能力去承担他最小的儿子,因为前几年出了车祸,需要做康复医疗的几万元手术费。所以2012年我们把这个茶树给到他家的时候,他非常地高兴。这4亩的茶园,老两口管护的非常好,他们是把所有的希望都押在这4亩的茶园上面。希望今年能够有一个丰产,能够卖了这茶叶给自己的小儿子去做手术,至少让这个小儿子能实现他生活的自理。

但是人生的事情往往不尽如人意的会很多,我们没有想到今年国内整个大的茶叶市场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变化,同时它可能也有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金秀的茶叶就卖的不好了。

2012年去种树的时候,石崖茶的茶青一斤是能够卖25元左右的,但是今年最好的茶青也只能卖到15元,像老的稍微不好的就是3元左右,这对茶农的打击非常大,老瑶医非常的失望。

去年八月份去的时候,我们以为这次给了老百姓一棵他喜欢的摇钱树,那结果应该很好,离我们生态扶贫的目标应该是很近了。但是现在突然发现好像给老百姓一棵他喜欢的树,是远远不够的,仍然不能帮他们去实现过好日子的想法。我们还必须得帮他们去搭建一个能让他们把这么好的茶叶卖出去的平台。

所以我们跟当地的政府去沟通,在金秀建一个电子商务的平台,让他们一个很小的环境,对接到外面特别大的市场之后,销路的问题就解决了。我们也帮他们引进外部专业的电子商务的企业,去给他们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指导。

今年(2015年)同时也是网络植树项目的第三期,我们在宁夏种的是枸杞树。

正因为这样我们一直会认为网络植树项目,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是跟我们1300万人次的捐赠,包括我们无数的捐赠企业,还有我们无数的合作伙伴一路的支持、信任和激励都是有关系的。所以我们也在想作为一个公益机构,我们能回馈给他们的除了捐赠证书、除了捐赠发票之外,还有没有更好的体验、更美好的未来、更意外的惊喜,这些都是我们的思索。

今年我们创建了“林食善果”,一个绿色食品的公益品牌。林食善果创建的初衷是希望未来能够把我们所有的项目地原生态的、纯天然的、无污染的绿色产品,呈现给我们城市的人,包括我们在座的各位;能够给我们的捐资人,一个尊享荣耀、他能够终生享受在这个店铺里的公益优惠价。让每个人觉得,我只做了一个小小的举动,我只做了一次善举,但是我因为这个善举终生都可以去受益,这是我们美好的期盼。林食善果现在有宁夏的枸杞和金秀的石崖茶已经上线了。

大家会发现我们网络植树的项目是分为西北和西南的,那西北和西南的模式它是完全不同的。

西北因为大面积的土地已经被破坏,所以我们采用的是修复保护的方式,先帮他们去种树,让环境慢慢地去恢复。

西南本身有大片的原始森林,可当地的老百姓因为没有地和其他的生计来源,所以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度是非常高的。我们需要给他们另外一种可以让他们得到很好的经济保障的方式,减轻他们对于自然资源的依赖度,从而达到替代保护的目标。

截止到今天网络植树的项目我们已经得到了1350万人次的支持,同时我们募集的善款也超过了3500万元,我们帮助了将近两万户的贫困家庭去种植了超过10万亩、1200万株的生态经济树。

我记得今年(2015年)我们在“”99公益日“”的时候,做了一个种树的H5的宣传片,其中有这样的一句话: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所以现在请大家扫码植树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