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识讲解 疑问句 讲解一下文言文中的疑问句(北京四中网校-〉名师答疑-〉高一-〉语文)

 猫条山 2021-01-21
答:疑问句:在古汉语中,借疑问词或否定词而能发出疑问的句子叫疑问句。其中疑问词分疑问代词和疑问语气词两类。
常用的疑问代词有:谁、孰、何、曷、胡、安、焉、奚、恶、盍(盖)等;常用的疑问语气词有:乎、诸、与或欤、邪或耶等。
一、使用疑问代词。疑问代词常与疑问语气一起使用。
1
使用疑问代词“谁”构成疑问句。
1: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2: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梅花岭记》)
3: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
2
使用疑问代词“孰”构成疑问句。
1: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庄暴见孟子》)
2: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3
使用疑问代词“何”构成疑问句。
1:吾君在前,斥者何也?(《毛遂自荐》)
2: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赤壁之战》)
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4
使用疑问代词“曷”构成疑问句。
1: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五人墓碑记》)
2:缚者曷为者也?(《晏子使楚》)
3:吾姊姊曷不戮力击之?(《灌园叟晚逢仙女》)
5
使用疑问代词“胡”构成疑问句。
1:上胡不法先王之法?(《察今》)
2: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3:胡不见我于王?(《公输》)
6
使用疑问代词“安”构成疑问句。
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3: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论积贮疏》)
7
使用疑问代词“焉”构成疑问句。
1:则将焉用彼相也?(《季氏将伐颛臾》)
2: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8
使用疑问代词“奚”构成疑问句。
1:子奚哭之悲也?(《和氏璧》)
2:奚暇治礼义哉?(《齐桓晋文之事》)
9
使用疑问代词“恶”构成疑问句。
1:以小易大,彼恶知之。(《齐桓晋文之事》)
2: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论语 里仁》)
10
使用疑问代词“盍(盖)”构成疑问句。
1: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2:伍奢有二子,不杀者,为楚国患,盍以免其父召之。(《史记 楚世家》)
二、使用疑问语气词。
1
使用疑问语气词“乎”构成疑问句。
1:汝亦知射乎?(《卖油翁》)
2:赵岂敢留璧得罪于大王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3:天地有法乎?(《治平篇》)
2
使用疑问语气词“诸”构成疑问句。
例: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
3
使用疑问语气词“与(欤)”构成疑问句。
1: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鱼我所欲也》)
2:况草野之无闻者欤?(《五人墓碑记》)
3: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4
使用疑问语气词“邪(耶)”构成疑问句。
1: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信陵君窃符救赵》)
2: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六国论》)
三、使用固定搭配“几何”、“何如”、“奈何”、“如之何”、“如……何”、“奈……何”等表示疑问。
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狼》)
2:吾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
3: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4: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刺秦王》)
5: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
6: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7: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记 项羽本纪》)
四、使用否定词表示疑问。
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廉颇蔺相如列传》)
2: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与妻书》)
3: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察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