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长在家庭作业前的苦与痛

 渐新堂 2021-01-21

家长在家庭作业前的苦与痛

渐新堂

       我们的老师是否知道,一般的家长在家庭作业面前,其酸苦与悲痛达到了何等程度。

       文章后面可以看到的是一群家长相互之间的情绪化的表露:无奈、苦痛、气愤、愤怒、甚至发誓不再管作业的事情。

       我们是否忘记了,每一个孩子都是鲜活的生命体,他们对学习对作业的承受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的。每一个学科看起来不值得作业似乎不多,但是,当每一门学科都去布置作业了呢,尤其是不少学科还布置了带有强烈的世纪之交的教育冲动时期的烙印——要求学生的作业要有质疑态度创新精神的时候,这些家庭作业不亚于研究生博士生的学位论文,使得家长,包括高学历家长颇为尴尬,不知道如何下手,不知道如何辅导孩子,包括刚刚进入小学学习的孩子来创造来批评质疑。

       家庭作业的多少,国家曾经三番五次下达文件进行规范,要求小学低段一律不准布置需要书写的书面作业,中高年级各学科的作业加起来所用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初中不得超过90分钟.高中不得超过2小时。但是,在现在的学校教育制度中,有谁对此文件被问责呢?

      学校没有对课业负担有真实的协调管理,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包括所谓的第三方教育督导评估机构,外观上很漂亮,架势很像那么一回事,而实际上从来都是一路高唱赞歌,每一次都把三流学校吹捧成超级卓越的全国少有的学校,对所挂的学校的方方面面都极尽无限拔高之能事,彻底掩盖着学校教育的问题,发酵着教育虚空的泡沫。

       教育行政及教育督查部门的不接地气的吹嘘,自然使得一线教师心知肚明:没有必要去认真做事,没有必要去固执地看重教学,更没有必要去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负担的轻重。

       作业,本来是课堂教学的一种简单重复巩固与有限度的延续,结果,一些地方却变成教师课堂教学任务无心完成无力完成的转嫁,要求家长代替教师辅导甚至帮助孩子完成本该在课堂上完成的学习任务。教师课堂教学的任务完成,多少年来都早已经没有谁有心思去管理,更没有谁没有机构去问责了。

        长此以往,孩子的学习任务的重点落地,自然就转移到了校外的教辅机构,转嫁到了家长身上。

       唉,包括教师在内的家长,面对这些学校教育制度教育机制的无奈,除了酸苦,还剩下了什么呢,那就是愤怒。

       按照近期的讲话要求,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这样的情况是否也该有人出来管一管呢? 

     附  一家长群里的几段聊天:    

    今天学习对微信聊天如何进行遮挡,没有想到网上以都市信息为平台的地方也贴出来了相似的家长聊天,有些相同也有些不一样。 

   长按或扫描此码方便继续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