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由博导作序说起

 渐新堂 2021-01-21

由博导作序说起

渐新堂

       最近,读了两位博导为《某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作的序言与感言,引发了自己的一些回忆。

       1987年,我和两位同窗写了一本《阅读与检测》的书,回应1984年全国高考开始的现代文成篇文章的阅读检测,大家坚持不要名人写序言。因为,我们是在茫然之中开始反思自己的阅读教学与阅读检测的,是以自己的阅读心智过程的反省以及学生阅读备考的实践为基础来写的,并且在《中学生学习报》连续开辟了《话读》的专栏之后写的。虽然高考命题组负责现代文阅读部分的张建华(河南教育学院副院长)也于1987年写了一本《现代文阅读》,但是,书内都是现代文阅读的文段与试题。而我们则是讲道理讲方法讲解题思路的书,书的后面才集中附了一些文段及试题。自信在全国是开创性的第一本书。果然,1987年5月出版后,9月就开始再版。

      1994年我和一位老师合作,写了一本《普通话教程》,我也坚持坦诚做事靠质量取胜,不找人写序。因为收集到了许多这一类的书,基本上都只从语音的角度写的,而我则写了语词、语句、语用三章,比其他的同类书多了三部分实用的内容,对书的质量自然充满自信。结果,到2002年,就再版12次,仅我自己的手里就有了该书不同封面的七八个再版书。

       最近,为一位教师的书稿联系出版,我仍然坚持要求出版社,能不能不要找人写序言。

       因为,一些书,无论书名有多么宏大,请的名人有多么显赫,最后,出版的书还得靠质量说话,凭借自己手中的诸如荣誉等第分配权,打电话找人买,也解决不了多少该书的质量问题。

      何况,这些博导写的序言与感言,尽管使用了极端化的赞赏词语,倾注了澎湃着的无限激情,想出了非常规的比喻方式,然而,却一点没有内容,没有具体的该书价值及问题的说法。因为,这些博导大多已经沦落为没有职业良知见钱眼开的人了,不管自己是什么领域,也不看书稿有什么内容,在书外去随意挥洒率性夸赞。这样的序言与感言,无非证明博导作序写感言的价值:该书确实没有一点内容;自己实在需要金钱。

       在物欲横流名利澎湃的时代,我更加不相信符号,也不相信书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