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家族为何解下皇帝身上玉玺交与异姓,把参与建立的王朝灭掉?

 书法海悠阁 2021-01-21

引言:章子怡在《上阳赋》中扮演的上阳郡主王儇如果说有原型的话,或是历史上南朝刘宋孝武帝刘骏的文穆皇后王宪嫄。她是著名琅琊王氏的后代,是皇族第一美人刘楚玉和前废帝刘子业的母亲。她的父亲王偃,是书圣王羲之伯父王导的玄孙,也就是第四世孙。

文穆皇后王宪嫄

宋孝武帝和文穆皇后的女儿刘楚玉

我是研习书法之人,研究书法必离不开学习历史。通过学习方知,琅琊王氏是一个横跨汉代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个宰相辈出、皇后辈出、驸马辈出、书法家辈出的的簪缨世族,绝对称得上是中国的名门望族。他们一共培养出了35个宰相、36个驸马、36个皇后。书法家不用找太远的,从王羲之父辈到梁隋间的智永为止就出了近20位。

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南朝刘宋的开国和结束都有琅琊王氏子孙的参与。

01 琅琊王氏家族助刘裕建立刘宋政权。

刘宋的开国皇帝是宋武帝刘裕,也就是文穆皇后王宪嫄的外公。

宋武帝刘裕

琅琊王氏的王弘是刘裕的僚属,在他的带领下,众多的王氏子弟都为刘裕改朝换代做了积极的准备。

公元416年,东晋建立百年之际,刘裕北伐打到旧都城洛阳以后,他让王球起草撰写《九锡文》,又让王弘去建康跟朝廷讨要封九锡,而负责毒亡白痴皇帝晋安帝的是王韶之……

终于,刘裕于公元420年正式称帝,建立了刘宋政权。

当时,刘裕只是任命王弘为江州刺史,他是在一场宫廷事变后才进入权力中心的,在这其中,我们能看出琅琊王氏一贯的谋略。

可惜的是宋武帝只做了三年皇帝就死了,长子刘义符(少帝)即位,由徐羡之、傅亮、谢晦三个人辅政。

刘义符是个嬉戏无度的家伙,在位两年后,辅政大臣们决定废掉他。王弘被召入朝,经过一番计议后,他们把刘义符给废杀了。不久,刘裕的次子刘义真也被杀,三子刘义隆(文帝)被迎立为皇帝。

刘义隆当时本来在荆州做刺史,王弘的亲弟弟王昙首和族弟王华是他的左膀右臂。他看到自己的两个哥哥被杀,即使面对着皇位的诱惑,也不敢进京。经过王昙首、王华他们的再三鼓励,他才壮起胆子到建康即位,成为宋文帝。

对于把皇帝宝座拱手奉上的徐羡之这些辅政大臣们,宋文帝并不感激他们。反之,他们随意干涉皇家事务的行为是他所不能容忍的。等到他的皇帝位子坐稳以后,就想办法把徐羡之、傅亮、谢晦等人都先后给除掉了。

王弘虽然不是主谋,不过也是整个事件的参与者,本来该当论处,但是经过王昙首的活动,再加上他积极声讨徐羡之等人,才得以躲过一劫。

过关后,王弘凭借自己的资历还被刘义隆提拔为丞相,后来进位太保;王昙首、王华也被调到朝廷任职。

公元432年,王弘病故。和他的祖上王祥、王导分别成为西晋、东晋的第一名臣一样,王弘也被评价为刘宋第一名臣。三十多年后,宋孝武帝刘骏经过他的墓旁,追忆他生前对刘宋王朝立下的功业,还令人按时祭祀他。

02萧道成在琅琊王氏家族的帮助下,令刘宋的皇帝刘凖禅位,建立萧齐王朝。

在宋文帝刘义隆的统治下,刘宋政权安稳地度过了将近三十年。宋文帝之后,刘家皇帝个个暴虐,荒淫无道,他们的朝廷迅速走向衰落,改朝换代的风暴又将来临。

在风暴中,萧道成逐渐控制了最高权力,王家子弟王俭则为萧道成忙前忙后。

生于公元452年的王俭,字仲宝,是王昙首的孙子,王弘的侄孙。王昙首的长子和次子的名字分别叫王僧绰和王僧虔(因为是书法家,放在后面详细谈他),王俭是王僧绰的儿子,父亲去世后,是叔叔王僧虔收养了他。王僧绰和王俭娶的都是刘宋公主,父子俩是两代皇家驸马。王俭娶的是明帝的女儿阳羡公主。

对于舅家兼妻家的刘宋皇室,王俭的感情是复杂的。不过鉴于刘宋皇族已经全面衰弱,当萧道成崛起之后,为了个人和王氏家族的前途,他毫不犹豫地投到了萧道成的旗下,让大家清楚地看出了他的选择。

王祥当年为王氏家族制定了五条遗训,其实在这五条遗训之外,有一个“条外之条”即“忠”的艺术是他所暗示的。而王俭把他的“忠”发挥成了“顺势而忠”。我们来看看王俭对萧道成是怎样效忠的。

可以说萧道成的每一次重大选择几乎都跟他有关,而刘宋末年的王俭其实才二十多岁,是真正的年轻有为。

萧道成任太傅、升相国、封齐公、受九锡,都是他的提议;萧道成要走最后一着棋,期待有人助他一臂之力的时候,是他走到萧道成的面前,低低地说:“以公今天的功劳,难道可以久居人下?”萧道成要登基了,有关禅位的各种文件是他负责起草的;登基之日,刘宋末帝刘凖(明帝的三子,也就是说是王俭的小舅子)身上的玉玺也是他摘下来后转交给萧道成的。

齐高帝萧道成(齐太祖)

公元479年,萧道成登基称帝,也就是齐高帝,南齐小王朝建立起来,王俭被任命为尚书右仆射兼吏部尚书。他辅佐萧道成、萧赜两代君主。在王弘的基础上,他进一步大力倡行复苏儒家礼学,被誉为一代“儒宗”。可以说,南齐的头十年是王俭的十年。

03在南朝宋、齐期间,还有一位琅琊王氏子弟比较有名,那就是擅长书法的王僧虔(是王羲之的第四世族孙,王俭的叔叔)。他是北齐的创作实践和书学理论都有成就的书坛领袖,先后受到刘宋孝武帝和萧齐高帝萧道成的欣赏。

王僧虔不仅有良好的家学教养,而且从小颖秀聪慧、勤奋好学,经常读书到深夜,所以有多方面的才华。他最初入仕刘宋,历任武陵太守、太子舍人、吴郡太守,还辅佐过孝武帝和文穆皇后王宪嫄的二儿子豫章王刘子尚,任他的抚军长史,迁散骑常侍;也辅佐过孝武帝的第八子新安王刘子鸾,任北中郎长史、南东海太守,行南徐州事。

王僧虔

由于宋孝武帝也喜欢书法,有心在书法界获得很高的荣誉,王僧虔就不太敢显露自己的书艺。于是他经常特意拿坏笔、秃笔写字,即所谓的“拙笔自保”,因此才得到孝武帝的容留。

齐高帝萧道成建立南齐后,王僧虔出任征南将军、湘州都督,累迁侍中、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

萧道成酷爱书法,经常和王僧虔谈论书法。建元中(公元479—482年),太祖召来已是丹阳尹(丹阳即今江苏镇江)的王僧虔,提出要与他切磋书艺。 君命难违,王僧虔只得听命。

萧道成的《破堽帖》

君臣二人各自铺纸着墨,挥毫遣兴。作书完毕,太祖非常得意地问:“联与公卿书法,谁是第一?”王僧虔回答说:“臣书第一,陛下亦第—。”

太祖心里明镜一样,自己的书法是不能与王僧虔媲美的,忖度王是否有意奉承自己,才说出如此狡黠的话。于是反问他:“第一就是第一,怎么会有两个第一?”

王僧虔不紧不慢地说:“我的书法第一是指在所有大臣中第一,而陛下的书法是在历代帝王中第一。”经过王僧虔如此一解释,萧道成觉得很有道理,哈哈大笑起来,很高兴地说:“公卿可真会说话,此言既不得罪人,又不失之自信,真可谓善自为谋啊!”言外之意对王僧虔高情商的机智应对还是很赞许的。

《南史》卷二十三《王僧虔传》记载了这件事:

齐高帝萧道成善书,即位后仍笃好不已。曾就书法询问王僧虔‘’谁为第一?”僧虔说: “臣书第一,陛下亦第一。”高帝笑道:“卿可谓善自为谋矣。”

实际上,王僧虔书承家学,不仅继承了王献之书风,同时又有自己丰厚雍容、有无穷韵味的独特风貌;他之所以能“拙笔自保”,历经数朝而不倒,也是从书法中体味到的“藏锋”的道理;他虽然为人谨慎,善于和不同性格的人打交道,但是又有着刚正不阿的一面,这些性格的多面性在他的书法风格中都有明显的反映……

王僧虔的《王琰帖》(《太子舍人帖》)

王僧虔流传于世的 书迹有《王琰帖》、《御史帖》、《陈情帖》、《刘伯宠帖》、《谢宪帖》等。

其中《王琰帖》,现存辽宁省博物馆,据说是唐摹本。因为属于奉呈给朝廷的公文,所以看上去写得谨慎一些。此帖点画丰厚,雍容又不失妩媚,结构稳健,多取横式,具有魏晋尚韵之书风。

庾肩吾在《书品》中说王僧虔的书法“雄发齐代”,定为中上品;而在盛熙明的《法书考》中则被列为中品。他的书风对唐、宋书家的作品影响深远。

王僧虔的《刘伯宠帖》

另外他还写了一些有关书法理论的书,比如《书赋》、《论书》、《笔意赞》、《答齐太祖论书启》等。

陈思《书苑菁华》卷十八《笔意赞》中记载:

书之妙道,神采唯上,形质次 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

可见,王僧虔是重神采的,他是书法“神采论”的发端者。

王僧虔的书学思想还比较有系统思维,他对和书法相关的各个要素、各个部分都进行了论述,而且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很好地调节,让他们成为和谐统一的整体。

王僧虔还对历代书家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南史》二十二王僧虔《论书》中说:

张芝、索靖、 韦诞、钟会、二卫并得名前代,古今既异,无以辨其优劣,惟见笔力惊绝耳。

总之,王僧虔在书法方面无论是实践还是书学理论都有很高的成就。

永明三年(485年),王僧虔去世,时年六十,获赠司空,谥号“简穆”。

王僧虔的《谢宪帖》

总结:从上所述可以看出,琅琊王氏子孙,最初在王弘的带领下将刘裕扶上马,帮他建立了南朝刘宋,可是文帝以后的皇帝个个荒淫无道,所以当萧道成势之时,王氏子孙又在王俭的带动下将刘宋的小皇帝刘凖拉下马,帮萧道成建立了齐王朝,在这位萧何的二十四世孙面前,上演了一出“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的跌宕起伏的大戏。

而在这些琅琊王氏子弟中,属王僧虔最谙书法中的“藏锋之道”,从宋到齐历经数朝而不倒;也因书法好而且有独树一帜、见解独到深刻的书法理论,成为了在南北朝时期著名的书法家,在南齐书坛称得上是实践与理论都有成就的领军人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