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展飞——《做一名有着人格魅力的教师》

 莱西一中 2021-01-21
 

                 青岛国开二中      李展飞

         夏丐尊先生谈到著名教育家、艺术家李叔同时这样说:“李先生教图画、音乐,学生对图画、音乐看得比国文、数学等更重。这是有人格作背景的缘故。因为他教图画、音乐,而他所懂得的不仅是图画、音乐;他的诗文比国文先生的更好,他的书法比习字先生的更好他的英文比英文先生的更好,这好比一尊佛像,有后光,故能令人敬仰。”这里所说的“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李叔同先生具有人格魅力。

        十几年的教学生涯,我经常观察身边那些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发现他们有一种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具有着自己特有的人格魅力。苏联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教师的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教师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只有教师的人格才能影响学生人格的发展和形成。

       人格赋予了教师个体生命以鲜明的色彩,对于有很强可塑性的学生来说,将有效地感染和影响其个性的形成。教育是心灵的沟通,是情感交流的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会看到,一个班级的班主任如果有着鲜明的个性,那么这个班级往往也个性鲜明,可见,教师人格魅力的力量是巨大的,对学生有强烈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可以给学生以震撼人心的影响和冲击。

      在最新版的汉语词典中,人格被解释为:“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人的道德品质,人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从词典中的解释可以看出,人格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大到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中到一个人的能力道德,小到一个人的个性习惯,无所不包。而且无论哪一点无疑都对人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人格是以人的素质为基础,既有先天的遗传又有后天的影响,二者共同作用产生出来的。

       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说过,“要播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对自己的人生充满阳光和信心,有着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教师自己就要自觉地积极地自我塑造,使自己成为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学识功底厚实,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人。教师人格完美,对学生的心灵就有感召作用。教师人格是内在的,但内在的人格光辉总会向外显露出来,产生非凡的魅力。

       我记得曾经有学生问我:“老师,你为什么看上去那么乐观啊,你有什么秘诀吗?”我已经忘记了当时是如何回答这名学生的,但是我到现在依然在为自己的乐观感染了学生而高兴,起码,在他眼中,我是乐观的,而显然,他也想变得像我一样乐观。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并不是社会上什么人都可以做教师。汉代韩婴在《韩诗外传》中说得好:“智如泉涌,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每位念师范的教师应该都知道两句话,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就是说,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德才兼备,品德和学识都可以做别人的榜样。近几年看一些同行的写的文章,大声呼吁:教师不是圣人!不要以圣人的标准要求老师!这个观点我是认可的,但是如果说非要说教师就是俗人,则未免有些矫枉过正,而作为教师自身,也未免有些不自爱。

       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是有着人格魅力的人,而这种人格魅力往往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专业魅力,一名优秀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熟悉自己业务,有着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教育技巧的人。在儿童的眼睛里,教师往往是无所不能的,就是因为教师展示了比学生更高的知识能力和专业技巧。而随着学生年龄和知识的增长,这种光环会逐渐散去,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和提高,正如水力发电,只有有落差,才能产生势能。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才能成为学生眼中的优秀教师。第二、情感魅力。教师要热爱自己的职业,以高度的责任感来对待这个伟大的事业,不辜负社会和家长的信任。一名有着责任感的教师,有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有着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负责的态度,有着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态度。第三、教育魅力。教师不仅应当进行教学,还应当进行育人,而且应当把育人放在教育的首位,把教学成绩当做教育的副产品。

       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学活动中通常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充满激情。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情感,它能使人兴奋,充满活力,如果发挥了它的积极性,便能使人产生超长的力量,出色地表现自我。教师作为一种综合角色,需要演员丰富细腻的表演天赋,政治家的机智雄辩,主持人的敏捷和口才,艺术家的独具匠心,更要具备这种能激发灵感才艺的职业技巧和品质——激情。正如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所说,教学激情是教师个人知、情、意三方面整体的体现。唯有真知、真理方能震撼学生的心灵,唯有真情、真意才能让学生动心、入神。只有教师有了教学激情,才会有学生们的接收热情,才会有课堂上师生双方如痴如醉、物我两忘的教学气氛。

       2、业务精湛。教师要有教书育人的真本领。教师的根本职责,就是把人类千百年来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一定的思想观念传递给学生,转化为学生的素质。作为一名教师,他不能只满足于将自己的一招半式、一鳞半爪显示给学生。教师是学生攀登科学高峰的引路人,因此他应当有渊博的知识、对科学知识有通透的理解,如此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举一反三、游刃有余。教师要独立思考,追求真知,力求业务精湛。学生,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对于教师的业务能力评价是有一套自己的标准的,一个不学无术、误人子弟的教师与一位兢兢业业、业务精湛教师在一起,学生是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来的。

       3、博学多识。一名有着人格魅力的教师,往往是一位“多面手”,有着很强的综合能力,带班级也好,教课也好,进行教学研究也好,理论知识固然好,动手能力也很强,这样的教师,在学生眼中,往往是“无所不能”的。我们很多优秀的班主任,往往就是这样一种人,他们能修电脑,能换灯管,能修暖气管道,上得朝堂、下得厨房,既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又有较强实践能力。这种教师,往往深受学生的爱戴和拥护。

       4、幽默开朗。英国的教育学家斯宾塞说:教育应该是快乐的,当一个孩子处于不快乐的情绪中时,他的智力和潜能就会大大降低。呵斥和指责不会带来好的结果。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快乐的人,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应该是快乐的。就想一根细小的芦苇管,你从这头输进去的如果是苦涩的汁水,在另一端流出的也绝不会是甘甜的蜜汁。要想快乐的教育学生,教师首先应该是快乐的。我们平时能够看到,一位上课幽默风趣的教师,往往会博得学生极大的好感,学生在这位教师的课堂上,从来没有困意,课堂气氛异常活跃。相反,一名上课古板、面无表情的教师的课堂则像一潭死水一样,了无生机。

       一名教师要塑造自己的完美人格,在诸多方面都要进行自觉的锤炼,不断提高,不断完善。教师要取得良好效果,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是人格塑造的必要前提。

      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个人最难得的是清醒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既不自鸣得意,也不妄自菲薄。认清自己,就是看准自己的优点、找到自己的不足。找到自己的优点,才能有自信,没有自信就难以成为好老师。看到自己的不足,就是避免自我感觉良好,对好的意见、经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以致裹足不前。对于自己的认识越清醒越深刻,自我教育的动力就越大,越能塑造完美的人格,也就越能提高自己。

        二、自我调整

        自我调整是人格塑造的基本途径。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哪个人的人格是绝对的完美。“教然后知困”,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会深刻体会到“困”,体会到其中的艰难,这个“困”,不仅是知识方面的,还包括能力、思想、情操、视野、胸怀、见识等整体素质的方方面面。要塑造完美的人格,就必须努力自我调整。自我调整有两种方法:一是学习,二是实践。一名优秀的教师要学而不厌,要向书本学习,要向他人学习,要向时代学习。除了学习外,还要努力实践,既要认认真真进行教育教学实践,也要扎扎实实进行社会实践,在实践中看到自己的不足,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学习也好、实践也罢,都要聚焦在反思上。一个人只有不断反思总结自己走过的路,并且在未来的道路上不断调整前进的方向,才能成熟和进步。

         三、自我超越。

        自我超越是人格塑造的理想境界。

        自我调整应贯穿于教师人格塑造的整个过程,而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应该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若干的小目标,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奋斗目标 ,明确努力的方向,不断地超越自我。教师教学生涯中最令人悲哀的事情就是原地踏步、不断重复同样的工作,当一名教师停止了超越自己,实际上就已经宣告了其职业生命的结束。为此,教师应该找到自己的突破口,教师身上要有时代的年轮,与时俱进,不断进取,跟随着时代奋力前进。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生命融入教育事业中,生命和使命同行,人格就能闪现出夺目的光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