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腊八随笔

 三只荆棘鸟 2021-01-22

腊八随笔

这是第646篇文章

文/小堇  图 /网络

时间是没有声息的,过着过着就隐藏了踪迹,总是在不经意间,恍然发现空白了一大段时光,好在还有节日,用某种仪式提醒我们,什么日子到了。当然,具备提醒功能的,首推微信,一大早就有不少人发有关腊八的内容,于是我就知道,腊八到了,年也就不远了。

腊八的习俗,是喝腊八粥,用至少八种粮食大火烧开小火慢炖,炖到这一锅米豆酥烂粘稠,入口糯滑。在冰天雪地寒风呼啸中,捧一碗热气腾腾的粥,不仅温暖肠胃,还熨帖心灵。尤其是在物资匮乏的时候,这一碗粥,承载的似乎就不仅仅是简单的食材,还有对土地馈赠的感恩以及万物萧条的冬日里的希望吧?

小时候,母亲摸黑起来,燃起灶膛的火,用一大锅滚烫的热粥将我们从温暖的被窝里诱惑出来。一直认为,香味是有手的,它就用它的小手在我们的胃里轻轻地挠,挠得我们坐卧不安;香味又是有牙的,是啮齿动物小小的牙,就那么细细地咬,咬得我们心痒难耐,只想立刻赶到它的身边,将它深深地吸,慢慢地品。如今,一家几口人围坐在一起喝腊八粥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随着年龄的长大,我们分散在不同的地方,无论母亲熬的粥有多香甜糯滑,都拉不动我们返乡的双腿了。我们要工作,要生活,要抚养孩子,要为自己小家的家人熬一锅粥。越长大,离父母越远。最后,远到母亲再也不想盼望,期待,然后一走了之,到了另一个世界。不过我知道,等我去往另一个世界与她会和的时候,她肯定会等在奈何桥边,做好最拿手的美食等着我,如果是冬天,大约最好的食物就是一碗滚烫的腊八粥了,用我母亲的话来说,只有“熬的米都没魂了”,才算熬好了。

母亲不在了,很多具有传统意义的日子也跟着离去了很多,就算依然还在的,也失去了原来的味道。早晨起来,拿出一瓶酸奶,快速地喝完,穿好衣服就走进寒风里,骑着自行车去上班。

腊八的早晨,我缺少的不是一碗腊八粥,而是来自母亲的所有温暖。

前几天突然想起快腊八了,就想着要腌点儿腊八蒜。我喜欢腊八蒜碧玉一般的翠绿颜色,喜欢大蒜的辛辣退去、香味犹存、口感酸脆的感觉,也喜欢用腊八醋凉拌的白菜心和嫩黄瓜。除夕的饺子,配一碟腊八蒜,饺子的味道就丰满了;凉拌菜中,放一点带着腊八蒜的醋,餐桌上的油腻就远去了。看看在阳台上放了整个秋冬季节的大蒜,发现蒜皮松弛、蒜瓣皱如老妪的皮肤,且已经开始长出绿芽了。这些蒜,适合养蒜苗。这大约就算是青蒜吧?川菜中,青蒜的使用频率比较高。放在菜中,不但颜色绿得好看,味道也有些清新脱俗。想起一家人喜欢吃川菜,尤其是孩子,虽然和大蒜仿佛前世就是仇人,但和蒜苗却如今生的情人,于是我找来当年结婚时母亲给我陪嫁的大茶盘,先剥一些蒜瓣,用线穿成几个圆,围放在茶盘里,然后把几头大蒜芽朝上直接放在茶盘的中心地带,浇上清水,就等着它们长出根须,吸足水分,然后茁壮成长成一片绿色的小森林。不过三天时间,蒜苗就长高了两寸。照这个速度,不等春节,我就可以做好几次蒜苗炒鸡蛋了。剩下的时间,就是等孩子回家了。

重新买蒜,最好是紫皮的,据说紫皮蒜口感更脆;还要买醋,一定是米醋,米醋不但味道清新,泡出来的腊八蒜颜色尤其碧绿;泡上蒜之后还要注意温度,白天放室内,晚上放冰箱,有了温差,蒜才绿得鲜亮、厚重。看来,任何东西都有其讲究。要想色香味俱全,就必须得按照一定的程序,遵循一定的规律。

今年的腊八,天空阴沉,似乎就想突出一个“冷”字,彻底体现冬天的特点。看了下日历,发现今天也是大寒,一年中最后的一个节气。“小寒大寒,杀猪过年”,年一天天临近了,很多学生已经放寒假或者将期末考试提前了,正准备放。疫情改变了我们的一些生活方式和节奏。这是特殊的一年。但是,腊八已来,大寒已至,大地的极阴时刻已经过去,阳气正在潜滋暗长,春天马上就要来临了。

我且一边养着蒜苗,一边泡着腊八蒜,一边等着孩子放假回家,然后一起迎接春天。

这个春天,不仅是季节的春天,属于时间,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春天,属于生活。

作者简介:小堇,原名李晶。聊城一中语文教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