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城市有能力根治交通拥堵顽症(中)

 说些有用的话 2021-01-22

中国城市有能力根治交通拥堵顽症(中)

余永佳

交通畅行是中国城市腾飞的起点线,也是广大市民实现中国梦的幸福线。

交通治堵是系统工程,其核心措施——畅行交通路网必须高质量构建,相关的配套辅助措施也应健全到位。

一、构筑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三分离”新格局   

城市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严格“三分离”。

机动车道两旁、即街区四周兴建一层高附加值商业或公共用房,屋顶为人车分离的,并应配备具有太阳能发电、防雨雪、抗风等多种功能的上盖和围护设施。

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过街方式是借助城市道路上方“路房合一”过街楼的空中安全通道跨越主次干路;在横向穿越机动车进出节点时,必须兼顾市容环境、建设成本以及市民出行便利度等综合因素,选择最优的高架或隧道方案

街区地面人行道只准人行。在人流低谷时段,经严格履行规范报批手续后,方可准予机动车、非机动车缓进和缓行。

二、创建“共享智能汽车+非机动车+行人”交通新模式  

一般来说,500米以内的距离适合于步行。建成区规范打造人口高密度、生态优、环境美的可步行街区,形成综合配套服务设施齐全的5分钟生活圈。

3-5公里以内的距离,适合于骑车。

中远距离交通主要由共享智能汽车来承担。共享智能汽车具有科技含量高、运行成本低、智能调度、自动驾驶、乘坐舒适快捷、私密性强、发展前景广阔等特点以及“定制公交、预约公交”“无长时间等车候车之焦虑”“门到门”等服务优势,是公交车和私家车的理想替代交通工具,也是扩大消费、拉动内需、提振经济的重要动力源。    

三、展现有序停车、入库停车、有偿停车新亮点  

中国城市停车多年来始终存在着重建设轻规划、重发展轻管理、重地下轻空中、重模仿轻创新以及有偿停车与无偿停车并存、停车位与汽车保有量严重失衡等产业运行偏差。停车难、停车无序,已成为城市交通的主要运行短板。

作为现代化城市,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以及绿地、广场、房前屋后等地面空间,均不允许停车。除即时停车道准予车辆短时间停车之外,所有车辆都必须进场停车、入库停车、有偿停车。

只要充分发挥我们的自主创新潜能,国内城市完全有能力在研发“地上空间为主、地面空间与地下空间为辅”以及运行成本低、经济效益高、具有超强吞吐和应变功能的现代化智能停车场(库)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四、打造职住合一新样板 

职住分离,是指工作所在地与居住所在地各处一方的社会现象。其特点是:

路途遥远。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职住两地的距离一般都在10公里以上,有的甚至超过30公里。

城市交通紧运行。由于职住分离,导致市民每天必须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回奔波,据悉北京市民的日通勤时间已超过1小时。

这种白天进堵城、晚上回睡城所造成的交通潮汐流,既加剧了城市交通的拥堵,又造成了无谓的资源浪费。如果中国城市能改变思路,利用道路上部空间,打造无需土地费支出的“路房合一”绿色庭院化过街楼,为城市增加一半以上的宜居容量,就定能真正实现城市交通减负、租售并举、经济可持续发展、市民幸福感获得感倍增的多赢。

五、建立车流削峰填谷新秩序

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智能技术以及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建立车流削峰填谷调节新秩序既能持续保持高水准的车辆利用效率和运输效率,又能有效消除城市车辆在同一时间集中涌入同一个路段或节点的“造堵致堵”隐患,确保城市车辆的稳定、平衡、和谐、有序运行。

六、实施畅行路网收费新机制

为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公平,道路畅行项目的运作资金理应由频繁使用道路资源以及能充分享受快捷便利交通服务的用户来承担。

例如:北京市若能全面推行畅行路网技改工程,即使每辆车增加5-10元/日的畅行路网建设费,全市620万辆机动车年费用就达113-226亿元。这表明治堵不仅能发展成一个投入产出比高的新兴产业,还将为城市财政开辟一条稳定的收入新渠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