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化道肿瘤常识大盘点——肿瘤的基本病理学概念

 乐道尔克 2021-01-22
关于消化的问题,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简单的了解,接下来的这篇文章我们带大家更深入的了解一下。
今天我们就开始《健康素养》的第六讲——《消化道肿瘤常识大盘点——肿瘤的基本病理学概念》。
今天我们讨论一下消化道肿瘤常识。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其实消化道肿瘤里面包括好几种常见的肿瘤,每一种肿瘤我们都可以做一个专门的课讲,之所以把它作为一个大盘点,就是想给大家一个比较直观的,比较统一的印象,如果大家对某一种肿瘤感兴趣,我们以后还可以再专门地去讲。这节课的内容比较多,我会先从一些基本的常识开始讲起,因为你如果要了解肿瘤的话,有一些常识是必须掌握的。
常识部分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就是消化道的解剖常识,第二是消化道的组织学常识,第三部分就是一个肿瘤的基本概念。那么我们医学生进医学院的话,第一堂跟医学相关的课就是解剖学,解剖学就是讲每一个器官的大小、形态、部位、跟周围器官的关系,以及它的各种各样的血液、神经、淋巴供应等等。作为消化系统来说,它从解剖上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个就是消化道,第二个就是消化腺。我们今天主要讲的就是消化道,因为消化腺主要就是肝脏、胆囊、胰腺这一套系统,它的肿瘤跟消化道的肿瘤有很大的不同,不管是病因上、形态上、诊断治疗上都有很多不同,所以今天我们主要是讲消化道。那么消化道就是从口腔一直到肛门这一整条管道,但一般口腔,还有喉部这一块是不归消化科医生管,虽然它也属于消化系统,是归口腔科还有耳鼻喉科去处理的,所以我们一般说的临床的消化系统、消化道就是指的食道、胃、小肠、大肠,再加上肛管。那么消化道的解剖,暂时我们就说这么多,因为再讲的话,像神经支配、血液支配,这些都是非常复杂的,大家就了解它基本上是所有生物的一个比较原始的一个系统,就算是最原始的多细胞生物,它没有别的一些高级器官高级性能,它也是有一个消化道的,因为消化道就是负责生物进食、排泄的一个重要器官。今天这堂课最主要的一个常识,就是组织学的常识,组织学的概念就是讲人体的一些正常情况下的微观结构。
解剖学讲的是正常情况下的大体形态,就是肉眼看起来是怎么样的,或者说是你用解剖刀去解剖人体会发现是什么样子的。那么组织学就是在显微镜下面看人体是什么样子的,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显微镜下观察的是通过这种切片,就是把一些组织切下来,然后切成薄片,切成可以透光的这种薄片放在玻璃片下,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所以大家能看到的组织学图像都是一些平面的图像,然后我们再通过想象把它组成一个立体的图像。关于消化道的组织学,大家必须了解一个常识,就是它的分层,从食管一直到直肠,那么消化道基本上都是分为四层——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还有浆膜层,那么这里面对于肿瘤的了解来说,最重要的是粘膜层。

再重复一遍,因为后面我们的内容都跟这个有关系,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个概念在网上也很容易搜到,但是如果不搞专业的话,就这么一个简单的概念都是很难记住的——分为四层: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还有浆膜层。粘膜层又分为三层,分别是上皮层,固有层,还有黏膜肌层,粘膜肌层跟肌层都是属于平滑肌,但是黏膜肌层更薄,可能就不到肌层的十分之一,很薄的一层。那么粘膜肌层基本上就是黏膜层和黏膜下层的一个分界,这个概念也要明白,因为后面对于肿瘤,尤其是早期肿瘤的理解也是非常重要的。

从我们生理的角度来说,还有肿瘤的角度来说,如果说细分的话,刚才说了那么它大体分为四层,那么最里面这一层又是分为三层,总共就是六层结构,那么对于肿瘤的概念来说最重要的,那就是最里面的这一层上皮层,接下来我们就讲到肿瘤的概念,大家就明白为什么上皮层对肿瘤的概念来说是最重要的。那么什么叫肿瘤?肿瘤的概念其实就是变异的人体细胞和组织。根据肿瘤细胞的来源,每一种肿瘤有不同的叫法,那么我们平时说的癌症,癌就是指一种来自于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那么其它的恶性肿瘤有时候我们也叫癌,但是严格来说它们不叫癌。比方说血癌,它是血液的恶性肿瘤,白血病是血液恶性肿瘤。淋巴癌虽然叫癌,但是严格从肿瘤学的概念来说它不叫癌,癌就是属于上皮层的来源,比如说皮肤癌,胃癌,肝癌,这都是属于上皮组织的,还有包括呼吸系统的支气管癌,肺癌,这些都是属于上皮组织来源的。那么如果不是来自于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一般叫做肉瘤,英文叫sarcoma。如果说只有一个字叫瘤的,很多情况下它是指的良性肿瘤,比方说平滑肌瘤、脂肪瘤、神经瘤。但是有一些少数的瘤就是指的恶性肿瘤,比方说母细胞瘤、黑色素瘤,这些比较特殊的是属于恶性肿瘤。还有一个概念叫息肉,大家平时在去医院做检查的时候,尤其是做消化内镜的时候,经常被发现有息肉。息肉严格来说不算是肿瘤,它是一个肉眼下的概念,基本上是如果发现是高出粘膜表面的、多出来的组织,那叫息肉。但是对于这个理解,我们消化科医生反而比很多病理医生理解得还要先进一些,我们所理解的息肉就是来自于上皮组织的这种隆起的肿物,如果说是其它来源的,我们现在一般不叫它息肉。

那么一般我们看肿瘤,从病理病理学角度来说的话,它有两个描述,一个是大体形态,再一个就是显微结构。当然我们内镜活检的标本太小,可能就是简单说一下,就是灰色组织、一小块儿什么的。但是一般情况下是包括两部分,一个是大体描述,就是肉眼下看起来怎么样,手摸起来是什么感觉,什么颜色,什么质地是硬还是软。最重要的,最后作为病理诊断的就是它的显微镜结构,也是跟前面我们所说的病理组织学一样,是把一块儿切下来切成薄片,然后在显微镜下面观察。那么大体的病理学描述对应的就是解剖学,解剖学说的是正常的大体形态,病理的大体形态就是指的异常的改变,肉眼下的改变。那么病理的显微学描述对应的就是组织学,组织学是专门研究正常的显微结构,病理学也是研究异常的显微结构。

了解了组织学,还有肿瘤的病理学概念以后,我们再说一下肿瘤的分期。大家可能都有这个印象,就是说肿瘤发现得越早,治疗效果就越好,那么这个早晚是怎么分的?大家都知道一个分法,就是看有没有淋巴结转移,有没有远处的转移,比如说胃癌有没有肝转移,肺癌有没有脑转移?大家都知道这个分法,但是如果有这方面经验的朋友,可能看到很多肿瘤做完手术有一个TNM分期,是吧?那么N和M分别就是指的淋巴结转移,还有远处器官的转移。很多人没有注意前面还有个T,这个T的话,是指的本身肿瘤在局部的侵犯情况。T的数字越大,表明这个肿瘤侵犯的越深,这个深度是怎么来判断呢?就是根据我们前面说的消化道的分层,如果是T1的话,那就说明还是在粘膜层比较浅,如果分别到T2、T3就是往外侵犯,到T4的话基本上就是穿透全层了。所以我们说的早期肿瘤,尤其是我们消化科医生说的早癌,就是指的肿瘤还仅限于粘膜层,有一些到黏膜下层也算,但是基本上大部分是在黏膜层。为什么要提出这么一个早癌的概念?其实之前在内镜没有那么普及的时候,早癌这个概念是不被西方所接受的,这个概念其实是日本医生提出来的。尤其在内镜发展以后,那么为什么提出这么一个概念?因为按照组织学还有肿瘤学的意义,如果这个肿瘤是在粘膜里面的话,那么你把它切除就是切除了,基本上就是治愈了,不会有淋巴结的转移。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肿瘤能够接触到的最前沿的一些淋巴管、血管基本上都在黏膜下层里面,如果这个肿瘤还没有到黏膜下层,可能就没有机会去发生转移,如果一旦侵犯到黏膜下层,黏膜下层里面有丰富的小的血管和淋巴管儿,就有可能顺着这些淋巴管到淋巴结,顺着血管到远处器官,不管它大小如何只要是还在黏膜层里面,可能就没有转移的机会,所以它是完全可以切除治愈的。
下一期,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消化道的恶性肿瘤。

来源:科学猫头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