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襄博文物 |“吴牛喘月”镜

 睫毛上的风尘 2021-01-22

铜镜是是我国古代人们“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的生活用具,我国铜镜的繁荣鼎盛时期是汉唐,随后铜镜的制作逐渐衰落,直到金代铜镜制作又重新崛起。金(1115~1234年)统一中国北方后,把大批中原优秀的工匠迁往北方,促进了铜镜铸造工艺水平的提高。金代铜镜不仅继承了战国及汉唐五代遗风,吸取了中原地区汉族铸镜的优良传统,而且体现了游牧民族特有的豪放粗犷的气质。

这一时期,除了传统的花鸟铜镜外,还有一些反映历史或当时传说、故事的铜镜,襄阳市博物馆的“吴牛喘月”镜就是对历史传说故事的情景再现。

馆藏文物

铜器篇

“吴牛喘月”镜↓

“吴牛喘月”镜直径26.9厘米。圆钮,素缘。钮上方为一轮弯月,烟云映带,祥云缭绕,水天相接,水波荡漾。左右两侧各有一仙女,着宽袖锦衣,帛带飘扬,每人手中托一盘上放灵芝等物,飞跃在浩淼的水面上。下有一牛卧跪,回首抬头望月。

“吴牛喘月”指江淮一带的水牛,因怕吴地炎暑天气,见到月亮以为是太阳,故卧地望月而喘,形容天气酷热,比喻因疑心而害怕,或人遇事过分惧怕而失去了判断能力。

唐代大诗人李白《丁都护歌》一诗中有:“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之句,感叹船工之苦。南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臣犹吴牛,见月而喘’。

吴牛喘月也有人称之为“犀牛望月”,传说江南有个姑娘叫玉贞,父母早亡,六岁就给花老财当牧童。玉贞每日晚睡早起,与牛相依为命。花老财是个贪色鬼,他见玉贞生得这么漂亮,就起了邪心。一天夜里,花老财叫管家和打手将玉贞绑起来,正要朝姑娘扑去,岂料一条铁鞭似的牛尾巴朝花老财脸上打来,并耸起两只锋利的角,戳中老财的眼睛。老牛乘机咬断了玉贞姑娘的绳索,跪下呼喊:“快,快骑到我背上!”原来老牛是神仙下凡,只见它撒开四蹄,朝凌霞山顶跑,打手们叫喊着围了上来。跑呀跑,跑到山岗头,没地方好跑了,老牛叫玉贞姑娘站在一只牛角上,玉贞姑娘就乘着牛角飞到了月宫里。老牛变成了只独角的石犀牛,因思念女主人,只有仰头望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