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例六经辩证演示思路

 德寿堂图书馆 2021-01-22

一例六经辩证演示思路

王某,女,76岁。

主诉:胸闷心慌伴喘息气短两月余。

病史:

有慢支病史20余年。两个月前因感冒诱发咳嗽咳痰喘息,某医院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压。住院治疗半月,咳嗽咳痰基本消失,但心慌气短喘息仍无明显减轻,求服中药治疗。

刻诊:

精神差,胸闷心慌喘息气短,动辄加重,出虚汗较多,无咳嗽咳痰,平卧时有憋闷感。乏力懒动,总想睡觉但又睡不着,畏寒无发热,四肢凉,腰酸重,双下肢沉重,踝部按肿,纳差,口干稍苦,口渴不欲饮水,无咽干,无心烦,二便可。大鱼际处肌肉尚饱满,舌暗,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下青筋瘀暗,苔白中罩黄滑。脉弦细尺沉。

六病(法)脉证辨析:

表证:

精神差,乏力懒动总想睡觉但又睡不着,畏寒四肢凉,腰酸重,双下肢沉重,踝部按肿,出虚汗,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脉弦细尺沉,辨为少阴病,真阳亏虚,少阴中风,营虚卫弱,湿滞于表。

里证:胸闷心慌喘息气短憋闷,纳差,双下肢沉重,踝部按肿,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脉弦尺沉,辨为太阴病,水饮内停,内停中焦而上逆,停聚肢体肌肉而水盛津亏不养。

口渴不欲饮水,舌暗, 舌下青筋疼暗, 辨为大阴瘀血。

口干稍苦,苔稍黄滑, 辨为阳明微热,寒饮郁久而化热伤津。

六病(法)辨证:少阴大阴合病,兼夹阳明微热。

病机:真阳亏虚,胃虚,微热津伤,血瘀,水饮。

核心病机:真阳虚而气不化津、水饮上逆。

治法:温阳祛寒,温中化饮,利水祛瘀。

方药:真武汤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黑附片15g,白芍18g,白术12g,茯苓18g,桂枝12g, 肉桂5g(后下),{甘草12g,灵磁石30g, 生龙骨15g,生牡蛎15g,生姜18g(切片),大枣8k(擘)。

5剂,水煎分了次服。

二诊:心慌伴喘息气短诸证明显减轻,平卧时仍然有憋闷感但比前减轻,口稍苦,小腹胀,大便3日未解,小便可。舌紫暗,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黄微膩,脉弦细。小腹按之坦软无硬块。

病机:阳虚里寒,饮气上逆,阳明微结。

核心病机:真阳虚而饮气上逆。

方药:真武汤合桂枝生姜枳实汤。

黑附片30g(先煎1小时),白芍18g,白术12g, 茯苓18g,桂枝12g.肉桂5g(后下),积壳30g,生姜18g(切片)

5剂,日1剂,水煎分3次服。

三诊:疗效持续好转,又开5剂,服后诸症消失,停药观察。

六病(法)辨治法度的思考

该案系久病伤及真阳,损及胃气津液而瘀血水饮互结。病机关键在于阳虚寒饮盛。水饮浊气上逆而出现胸闷、心慌伴喘息气短等诸症。

《伤寒论》第316条: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眶者,真武汤主之,”

该案里外一派寒饮之象,即使有阳明热也属寒饮瘀血久郁而化的微热,寒

饮一化,其热自除。所以主方用真武汤能温真阳而化寒饮,表里寒湿凝聚皆可祛除,方中的白芍酸凉不仅可利水养津血,还可清阳明微热。

下肢水肿应当与溢饮所致之四肢肌表水肿鉴别。

溢饮是水饮溢于四肢肌肤,病在表,是饮盛于表卫阳阻遏所致,应当汗出而解之。

《金匮要略,病化咳嗽病脉证并治):“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而此案之下肢水肿根源在于真阳亏虚、阴寒内盛、水饮不化,所以不能用汗法,必须温其里而化水饮为津液。

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一可调和营卫,二能通阳安心神。虽无神志症状,但心悸病机仍然为水饮逆乱而阴阳精神不交。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8条:“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一作目眶痛),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 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该条所述病机为表虚寒,胃虚,精(津)虚,营卫不和,阴阳不交。其核心病机为胃虚而精(津)虚,营卫不和,阴阳精神不交。

病机特点为精(津)血虚而兼神志病证。

龙骨、牡蛎所治的“咳逆,泄利脓血,女子漏下”及“鼠瘘,女子带下赤白"等症,皆水饮所致。

心慌的病机为心不敛神。不敛神是因上焦心神之间有阻隔,这个阻隔即痰饮不化、气血不通或不和,使心神不能感应,阴阳不抱。龙骨、牡蛎化痰饮通阴阳,阴阳通则心神感应,阴阳相抱而心神自敛。

桂枝有温通奏理而降逆气之功,龙骨、牡蛎有交通精神,镇惊悸,安心神之效。临床治疗心悸或神志病,不论阴证或阳证,合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疗效很好,这是我治心神病证的临床诀窍之一。

二诊时 患者虽诸症减轻, 但仍心慌、喘息、气短,平卧时仍有憋闷感伴口苦小腹胀,还大便不畅,这是有饮阻气逆病机,气机当升不升,当降不降,开降反作,饮随气逆。故以真武汤为主方合桂枝生姜枳实汤,以枳壳、生姜温中去饮,通气降逆。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日:“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权生姜枳实汤主之。”此条即水饮浊气冲逆心胸而致心胸疼痛痞闷之证。

方证病机为饮停心下随浊气上逆,心悬痛为寒饮痹阻心脉。生姜质润多汁,温中和胃补津发越水气寒湿;

桂枝温卫通营,通阳除结气而降逆气;枳实消痞散结助桂枝降逆气。此方治胸痹心痛胸闷疗效很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