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邱立富:那年,摸黄鳝打平伙

 新用户7391BFGL 2021-01-22

那年,摸黄鳝打平伙

邱立富

  真是怪事,年纪大了,几天前的事情往往想不起来,而几十年以前的一些往事、趣事却记忆犹新,仿佛发生就在昨天。
  那年摸黄鳝的事就是这样清晰依旧,时间一下子追溯到1977年“五四”青年节这一天上午。我们上寨生产队的男女劳动力,在老屋高场前面的大菜园五斗这块田里薅着头高草。薅着薅着,大家边薅草边说着家长里短,奇闻逸事。
  不知是谁说了句:“今年黄鳝多,一条田埂多的能摸四五条,搞到碗不碗。”有人接着说:“是的。”这时,一位岁纪较大,辈分高些,有威信,平时嘴一张,就能吐出一朵花来,又当过兵的杰大爷提议说:“队长呢,今年的早稻秧插得进度快,完工早。都说田畈上黄鳝子多,你让他们几个小年轻人外去,摸些黄鳝回来,给大伙些打个平伙,犒劳犒劳大家一下。”大伙一听打平伙,周身都是劲,兴趣来了。男男女女,你一言,我一语,都发声赞成杰大爷的提议,说好久没有打过平伙了,都盼望着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畅快日子。


  队长考虑到这几年小队里副业鞭炮生产十分火红,因年度纳税贡献大,还被徐河公社奖了一台江淮——12型手扶拖拉机,年年工分值都在七八毛上下。早稻插秧因有了拖拉机,田要好插一些,大伙儿的干劲也足一些,完成任务的进度在全绕墩大队遥遥领先。心想,摸些黄鳝,称点鱼肉,给大伙儿鼓鼓劲,也是不错的,就答应让几个年轻人第天外出摸黄鳝,并打招呼说,摸黄鳝不能损坏别人家的田埂和稻颗,都是庄稼人,做事要将心比心,来得去得,不能惹麻烦。
  5月5日这天一大早,我们八个二十岁上下的血气方刚的小伙子早早吃过早饭,人人带着一个蛇皮袋,就向青草太平那边大圩畈上往东分散开来。两人一道,一人摸一边,沿着田埂,一路摸去。
  摸黄鳝时,我们都很注意,不能损坏田里稻颗,自己也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插田之人,田埂洞里搂过黄鳝之后,用泥土复原好好的,不能惹人家敢话,更不能驮人家骂,这点我们都很注意。因此,所经过的几个生产队都还好,没有被人说过什么话。


  上午,大家的手气都很不错,大多数的田埂上都有收获,只是大小、数量不等。到了11点多,大家的肚子都觉得饿了,一位年龄稍大的海哥说,对面小河埂上,就是某某人的丈母娘家,我熟悉。就在她那里搞点吃的,说着就朝那户人家走去,安排午饭的事。
  12点多,我们都到了那户人家。一看,黄鳝大家都摸了不少,多的有四五斤,少的也有两三斤,大家摸的加在一起有近三十斤黄鳝,人人的脸上都充满着喜悦。吃了午饭,谢过主人的盛情,我们一行接着往东边圩畈,继续一路摸了下去。
  时间到了大半下午,我们开始返程回家。到了队屋,实物保管用大称将黄鳝称了一下,有52斤,大的一条有六七两重,是猴哥在一塘边埂上摸的,然后把黄鳝到在一口大缸里养着。不一会,队长闻声转来了,在缸中看到这么多的黄鳝,脸上笑喝喝地说:“你们还真摸不少呢,明天好好吃一顿。”
  5月6日,这天一大早,队长就将晚上打平伙的事情安排了起来。分头叫人挑稻缴米,晚上甑蒸饭,上大队部边肉案子买肉,到青草塥买鱼、豆干、千张,去杨门炸冻米的人家炸一升米好搓山粉圆子。
  又安排四五位平时做大事,搞大饭在行的妇女,按照需要,自带锅碗瓢盆,山粉小菜等小东西。一人为头掌勺的还在家里带了一斤多腊肉,用于烧黄鳝,黄鳝用点腊肉熬油来炒,味道特别的香,闻着就使人禁不住口水直淌,想吃,这是真正的舌尖上的美味。


  这几位妇女特别能干,不怕辛劳,从上午开始就在队屋里忙了起来。千事有头,万事有尾。先从㓾黄鳝开始,㓾鱼洗肉,洗小菜,清洗锅盆碗盏,搓圆子,忙而不乱,井井有条。
  下午一点多就在队屋内的大锅灶上,将这些菜一一烧了起来,饭是用小东稻米在附近人家用木甑蒸的。队长安排几个男劳力带来酒盅筷子,又在周边几户人家驮来桌子,端来板凳。
  不到傍晚,队部院子里就点上两盏150支光的灯泡,一片灯火辉煌。6张大桌子和板凳排放有序,每个桌子酒盅、碗筷10副,按照我们当地人家做大事的风俗一一摆好。
  收工后,所有在家的男女劳动力一起来了。队长按照辈分年龄,分男女安排入席落坐。每桌黄鳝两盘,红烧猪肉一盘,鲢子鱼每桌两大条,分装两盘,豆干、千张各一盘,山粉圆子一脸盆,时蔬小菜、炒菜六盘,海带豆腐汤一脸盆。
  白酒是队上去年销售鞭炮兑换回来的,原装蚌埠酒厂的白酒,52度,一大铁桶是50公斤,还存有两桶。酒就是再多的人喝,再放量喝,也是喝不完的。菜大家都是你一我一,不为好吃,很规矩地吃着。


  男劳力这边三桌,酒先是相互敬着,相互劝着喝。三巡过后,大家的酒兴上来了,对舒的相互划起了拳,“哥两好啊,三星照,五魁首啊,七个巧,……”拳声吆喝不断,输了的喝下盅子里的白酒,心里不服输又划了起来。吃肉喝酒,拳声笑声,酒香菜香,不一会场面热闹已到高潮,拳声、掌声连连,欢声笑语不断,好在是在院子里,要是在屋里,屋头上的瓦可能都要被闹得掀翻了。
  女劳力这边三桌,几位能喝白酒的坐在一桌,也相互客气地举杯敬着喝着。不能喝酒的两桌,边谈天边吃菜,同时看着这几桌的热闹。大人们吃着、喝着、谈笑打趣,热闹非凡。也都不忘记带一份子菜回去给家中的老人、小孩尝尝口味。
  “曾忆少年骑竹马,转眼又是白头翁”。当年摸黄鳝打平伙一事,弹指间已过去四十多年了,留给我们的那种一个队里的人同劳动,共欢乐的场面和情形,是十分难得的,是具有那个时代特色的动人一幕,充满乡村浓浓的生活气息,具有泥土香,烟火气,人情味。这也是我不能忘怀的人生记忆片断之一。这样的场面,这样的情形,在我的内心深处,还是有着渴望的。
审稿:丁松   编辑:夏显亮            
作者简介

  邱立富,安徽省桐城人。系《桐城市诗词学会》会员、《安徽省诗词学会》会员、《安徽兰友之家》会员。喜爱阅读报刊和兰花载培,喜欢写作诗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