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海水珠:最爱中医中药香

 新用户7391BFGL 2021-01-22



最爱中医中药香

江苏 黄海水珠


  中西医结合,全国上下一条心,得以在最短时间,有着十四亿人口的大国,很短时间内控制住了疫情,冬去春来,赶走瘟神,纸船明烛照天烧!除了社会主义制度,在防控抗疫中中华医药功不可没!
  中华医药,可说是名扬天下!祖国大地,地大物博,不管是陆地植物,还是水中甚或是水陆两栖动物,或整株或整只或部分,都可作为中草药的一部分,为人类医治疾病!
  不说有名的乌鸡白凤丸、六味地黄丸、丹参滴丸、牛黄解毒片,就说一些民间实惠的小偏方,也令我们草根百姓受益匪浅。记得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我在一偏僻的农村中学任课,就看到春季刚开学,学校组织师生,走向田间地头,采摘蒲公英、紫花地丁、茵陈等野草野菜,教职工食堂用一口大锅煮水给全校师生,每人课间喝一碗,预防春季常见病的发生,得到社会一致好评,既使师生春游,又不花钱预防了一些春季常发的疾病。
  当时不少人家小儿哭闹,求助于用一张黄纸条写上: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啼郎,过路君子念一遍,一夜睡到大天亮!贴到行人路过最多的路口墙上,以求小儿夜晚安静,可这就是十足的迷信,不管用!。老家附近有一老中医,口碑甚好。犹治小儿夜晚惊悸、哭闹最佳。我有一亲戚,家里孩子很小时,夜晚哭闹得厉害,几个大医院的西医都看过了,无济于事,最后甚至要到外地大医院去看,我拦住他们,找这位老中医试试看,没想到,开了几小包很少的中药粉,服了即安宁下来。现在这位当年的夜啼郎已经都长成大小伙子啦!高寿的老中医一生治好了不少这样的夜啼郎。前几年,小区有一邻居的小孙子才刚满月时,同样夜里不安宁,在一些西医那里看了,一直不见效,愁得不得了,和我说:这么小的孩子怎么带到外地看啊?我知道后,就帮她打听那个老中医的后人现住哪里?还行医么?能否继承其老父亲的医术?回答是肯定的,并和我说,要家长把孩子带来看看,结果也是花了很少的钱,开了几小包中药粉,服下孩子夜里就很安静了,现在孩子已经上小学了,邻居万分感谢我的热心!


  我自己的实例:因不到三十岁时,在寸土寸金的老家宅基地翻盖房屋,和居心叵测的一家邻居为盖房的地皮被她无端侵占打官司,连气加累,得了一种病,每到劳累或平时喝水少了的时候就会犯,吃西药,曾有一次导致副作用极大,一周不能吃饭,有幻觉,很厉害,差点被某医院癌瘤筛查为癌症,好在我一连去了几家医院,最终结果还是吃的那种西药过敏所致!结果是住中医院挂丹参制剂,吃了黄芪之类的中药给我补血补气才致好转。
  由于我很少吃西药,所以抗药性很差,但是一般不敢碰西药,一是怕有副作用,二是万人一剂,不管什麽体质的人,只要是同一种病,总是这么个药;而中药就不同了,它可根据病人的体质,俗话说个体有差异,可根据实际情况加减中药材。并且正如现在人们所体会的那样:中医药是治标也治本,而西药只是治标。所以中医药更加受到了解它的病人们的青睐。我就最爱中医中药香!
  前些日子看北京卫视养生堂节目,一老中医解决了夜啼郎最简便的方法:用一种药粉十克,一般中药柜台都有卖,并且原是固体可要求打成粉粉,放在纱布包里,用胶布固定在病人的肚脐眼处,一夜就见效,可连贴三天,不用换药;就是心悸、顽固性睡眠不好的成人,也是用十克这种药粉,连贴十天,就很有效果,不用换药一直用下去,最近一位我的同事,从年龄算也是我的前辈了,就有这种情况,吃了管睡眠几种药,效果不大,我和她说按照这种方法试试看,哪怕白天贴了感觉不方便,拿下来,只要夜里,连续用胶带固定就见效,用了三四天后也有效果了。
  更为重要的是,中药材有不少就是我们的食材,可以说家家厨房就有好几种:姜、葱、蒜、大枣、香菜、茴香、八角、豆豉等顺手拈来,方便得很!防控抗疫前期,我就听从专家意见,在饮食中加入百合、莲子、银耳做粥,喝点黄芪的茶饮。


  去霉气、防感冒,首选室内、衣橱、随身带的香囊了,每年的春季直至到端午节,我都要做一些内装:艾叶、藿香、桂枝、栀子、佩兰、细辛、陈皮等的中草药香囊,或挂自家室内,或送亲朋好友,做的形态、花色各式各样,既养眼又防病,还联络亲朋之间感情,常动手动脑,又防老年痴呆,闻着室内淡淡幽香的中药香,何乐而不为?自家的枕头内,也经常变换放入一些小纱布包:内有上述中草药,也有喝过的茶叶晒干的包包,闻着茶香入睡也是一种幸福哦!
  除了内服、外用、还有针灸、艾灸、刮痧等中医疗法,总之,我们华夏子孙,享受着历代有识之士研究的中医药带给我们的好处,(据历史记载,中华大地五百多次瘟疫,有记录的三百多次都是中医药所救)说也说不完,这真是一种大福哦!
审稿:丁松 编辑:夏显亮


作者简介


  

  个人简介:王延秀,女,网名 黄海水珠 中学高级职称,物理教师。有幸得高科技帮忙,码字简单快捷。实现退休前的愿望,将所思所想、自己坎坷人生路等多篇变成文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