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作品简介 期刊介绍 国际秩序三愿景 Three Visions of International Order Jeff D. Colgan 文章导读 坚持已有的秩序 Clinging to Yesterday’s Order 实际上,构成“自由主义国际秩序”(the liberal international order)的每一个单词都用词不当。这种国际秩序在过去和现在常常是非自由的,尤其体现在南半球(包括非洲国家、拉丁美洲以及亚洲大部分地区)。直到约1990年,这一秩序才成为全球的秩序,之前仅仅存在于北大西洋。历史上,这一秩序常常是混乱无序的,当然也并非在一瞬间就建成。该秩序甚至具有误导性,因为它更像是秩序的集合而非一个统一的整体。尽管如此,这一术语象征着一种转变。二战后,一套由美国领导的制度曾支持自由民主国家并防止国际纷争。这一秩序在多方面取得了成功。首要的是,它维持了大国间的和平。自由秩序带来的稳定使许多国家放弃拥核。这一秩序也给欧洲战后重建和发展中国家发展提供了机遇,推动数十亿人口脱贫及中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扩大。 如今,两股国际力量加剧了欧洲和北美地区两极分化和民粹主义高涨的态势。第一股力量是冷战结束导致民族团结的丧失。在冷战时期里,假想敌苏联的威胁使得美国与盟国及其他多边机构之间形成了紧密的联系。社会心理学家强调了“他者”(othering)对个人和国家在身份建构(identity formation)过程中的重要性:明确谁不属于你的阵营会让你与阵营内部成员走的更近。苏联解体导致美国政治想象中主要的“他者”消失了,因而削弱了社会凝聚力。这件事对于共和党来说尤为棘手,因为他们一直是反对共产主义的堡垒。苏联解体后,共和党人的“祸根”逐渐从共产主义者转向“华盛顿精英们”。特朗普主义就是这一转变的逻辑延伸。 民粹主义者与民族主义 Populist—Nationalism 图1:全球收入增长分配“大象曲线” 进步主义者的方案 Progressive Alternative 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 Toward a Better Way 将愿景付诸实践 Putting Visions into Practice 本文由国政学人独家编译推荐,文章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转载请联系授权。 添加“国小政”微信,获取最新资讯 好好学习,天天“在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