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都人文地理:正通顺街有座双眼井

 曾颖的图书馆 2021-01-23

成都以市井生活著称,自然少不了井。古往的记载,成都有三多,即茶馆多,井多,茅厕多。截至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老城区记入档案的井还有三千余口。成都以“井”知名的地方也很多,望江楼公园里的薛涛井自不必说,宽窄巷子附近的井巷子、青羊区政府附近的铁箍井街,新南门附近的铜井巷,还有早已不见踪迹却时常被人提及的诸葛井等。而其中最有说道的且最有人文气的,就要数正通顺街的双眼井。

有没有一点熟悉的味道?对,没错,就是你们耳熟的那个正通顺街,在巴金老人的自传,刘晓庆的回忆录以及严歌苓的访谈中,这里都有着地道的成都气息和味道。想一想那一条三百多米长的街道,曾经承载过少年李尧棠欢跃的脚步和晚年巴金沉重的思念,见识过梦想进入歌舞团无门在大院里展示才艺的刘晓庆,目送过严歌苓和她的战友们的芳华与青春,还有国际象棋大师刘适兰,中国女排名将张蓉芳,棒棒军毛子赵亮,歌手韩红以及87年版《红楼梦》的宝玉和宝钗,都从这条小街上走出,并奔向远方。

然而,这条街最有名的,当然还是要数双眼井。这当然和大文豪巴金有关。巴老曾说:“只要双眼井在,我就可以找到童年的足迹。”十九岁之前,除了中途在广元短暂地呆过一两年之外,巴金绝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这条街上。《家》《春》《秋》里的主要场景,大致是以这里的宅院作为蓝本。

巴金故居那座川西明清风格的大宅院,已像成都许多老街和老院子一样,消失在历史深处了。我只从一些老画家的作品中,还依据见过它们的风采。包括之前描述的正通顺街,其实也早不是最早前的那条街了。包括成都曾经的三千多口水井,因为其已失去使用功能,而在几十年里消失得一干二净。历史发展,自有它的轨迹和逻辑,一座现代化城市的崛起,自然有它要付出的代价和遗憾。但这也许就是常有人在正通顺街98号巴金老先生的雕像前驻足缅怀的原因。这也许是双眼井作为成都三千多口水井不多的还存在的原因。一座城市,既需要汲取新的东西来保持它的发展,同时也需要一些旧的东西,作为记忆之源,让我们明白这座城市的根在哪里,以及为什么而出发的初心。

作为一个在成都生活了几十年的人,正通顺街是我常过往的地方,不论往东门大桥的书市,还是去文殊院,这里都是必经之路。而在双眼井小学背后,北大花园小区的院子里,有一个绿树环绕的老茶馆,还保留着老成都茶馆的古风,每日里几十个养鸟人和他们的上面笼鸟人在这里洗澡唱歌或打架,五元钱一杯的古老茶价,飞天玄火的龙门阵,以及时不时会钻出来的一两个拿着摄像机要拍纪录片和短视频的网红和文青,给人一种完全彻底的穿越感,即使整个世界都在浮躁中快要爆炸,但一进那个绿意盎然的老龙门儿,一杯茉莉花茶,几声鸟鸣,顶上轻风拂树,檐前蛛网缱绻,便觉疾走的光阴慢了下来,远去的老时光又回来了,对门钢锁锁住的双眼井,似乎又活了过来,井坎上,洗衣淘米挑水调笑的人声,都鲜活了起来,远走多年的老外婆,似乎在街那头喊:“小莽娃,回来吃饭了……”

而此时,早已成年的你,竟忍不住有了要蹦跳着飞奔而去的冲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