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门前的便利蜂,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箫十三郎 2021-01-23

春节前两个来月,办公室前的走廊,飞过来一只蜂——便利蜂。

这个便利蜂点位有两个柜子,一个放零售,一个放饮料。

春节后一个来月,两个柜子空空如也。再过几日,两个小伙过来搬柜子,小伙说沈阳的便利蜂黄了,在国内只剩几个城市,要上智能货柜。

听到这个消息,我替一位朋友出了一身冷汗。

我的这位朋友,春节前刚刚完成一场无人货柜的赌局。

他替某某优选在沈阳布局100个点位,顺利拿到百万佣金。而某某优选又将点位卖给了便利蜂。

如果他晚两个月完成赌局,这100个点位就砸手里了。

无人货柜的风口,短短几个月就过去了。

据说,便利蜂撤站,在全国达到40000个,造成1000-2000人失业。

站到便利蜂的角度,这意味着巨大的资金损失。

损失不仅仅是点位的开拓费用,还有货品损失费用。

最大的损失,应该来自资本市场。

点位撤消,就意味着放弃了末端用户。末端用户大幅减少,就等于公司估值严重缩水。

去年有朋友劝我做无人货柜,因为我做过类似的项目——曾经在沈阳市铺过5000多个报架,每天有人往报架上放免费的报纸,扩大报纸的阅读率。

出于多种原因,我没有做。朋友再三勾我,我未曾动心。

尽管没做,但我知道无人货柜这件事的核心是货损率。

报架项目在运行中,最难管的就是报纸送达和报纸丢失问题。

无人货柜里的东西,比报纸的品类多多了,更贵多了。

如何保证不丢、不损,非常考验人。

尽管听说管理好的无人货柜公司,货损能控制在5%。

但我不大肯相信。

随后,从几家放了无人货柜的公司那里,我听到惊人的货损率。

有的公司的无人货机,丢到配送人员只敢放一些不值钱的商品。

在货损严重的情况下,应该出现的主动撤货柜的行为,又没有出现。

这表明,无人货柜公司已经被资本绑架,不敢放弃点位,减少用户。

无人货柜这种商业模式,把自己的发展,先放到一个不能相信的基石之上——相信人性,相信人能主动诚信,人能拿商品时一定会付款。

人性善,还是人性恶,这个问题争论几千年都没争明白,说明人性就是太极,善恶就是阴阳。

无人货柜只信其阳,不信其阴。

第一块基石,自然就踩空了。

无人货柜踩空的第二块基石是资本。

无人货柜和共享单车一样,都是重资产的互联网商业模式。

有钱则欢,无钱则难。

资本的血,并不是无穷无尽。

资本可以让你迅速火热,也可以让你迅速冷却。

无人货柜的货损问题,让资本早早看到类似共享单车的危险。

便利蜂全国撤站,可以视为资本的一次止损。

无人货柜门槛非常低,略微有些钱或者资源的,都可以铺个十个几十个。

这种的低门槛,又让先行者无险可守,没有任何先发优势,没有技术壁垒。

无人货柜想踩的第三块基石——垄断,又踏空了。

于是,门前的便利蜂,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来去匆匆的便利蜂,告诉我们:诚信是用来恪守的,不是用来迷信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