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韩启德:“综合”是建立评价体系的关键词

 出版与印刷 2021-01-23

2020年11月22—24日,由上海交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浙江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艺术与数字媒体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融媒体与主题出版研究院、《出版与印刷》编辑部、上海出版传媒研究院联合承办的2020年全国“学术强刊与评价体系”高端研讨会在浙江省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成功举行。本届研讨会对标教育部、科技部“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以“学术强刊之路——中国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建设”为主题,在深刻认识论文“SCI至上”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同时,积极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规范各类评价活动,改进学校和学科评估,树立正确政策导向。

韩启德通过视频在线参会并讲话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韩启德通过视频在线参会并讲话。

韩启德肯定了这次研讨会的意义。他提出,要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学术刊物的创办和评价体系的建立。17世纪以来,现代意义上的学术共同体始终是学者们根据研究的兴趣、学术的发展而自愿、自发地组建而成,学术会议、学术刊物等形式都是学术共同体活动的平台,是连接成员的纽带。这一目的、内涵至今基本未变。

关于国内刊物和国际刊物的平衡问题,韩启德强调要将其放在历史的维度中,以获得更全面、深刻的认识。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就已建立自己的学术共同体并有刊物面世,但国际交流很少。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与国外的学术交流日益频繁,SCI指标的确立一度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促进了国内外学术共同体之间的交流,有助于培养我国的青年学者、提高科学研究水平。今日国内学术界围绕“唯SCI论”争论的种种问题,从本质而言正是改革开放的结果,是我国学术水平不断提高的结果。在现在的关键时刻,提出“学术强刊”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韩启德指出,建好评价体系是办好刊物的核心环节,强调以“综合”为建立评价体系的关键词。评价一本刊物时,需要综合各个方面的因素,综合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重点考察它在较长时期对于推动学术交流、人才培养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对于促进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总体而言,韩启德对我国的学术强刊之路持乐观态度。他指出,学术刊物和学术共同体是共存的,也需要更为紧密地结合起来,随着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学术刊物一定也会越办越好,反过来又将进一步促进科技发展。

最后,韩启德表示自己对这次研讨会抱有很大的期望,并希望这次会议能够就更多实质问题展开讨论乃至批评。


2020年全国“学术强刊与评价体系”高端研讨会视频回看

1. 视频网址:

https://wx./live/tvchat-954427101?v=637410293815686768#/

2. 二维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