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未~灭蝗猛将军刘承忠~(吴川白沙刘屋村)

 咫尺天涯寂满怀 2021-01-23

刘承忠

人物 更多义项:

元代吴川人(生卒年月不详)。元朝末年任江淮指挥使。当时江淮地区(今江苏、安徽一带)大旱,蝗虫终被扑灭,为江淮人民立下大功。

中文名刘承忠

国籍中国

朝代元朝

职业官吏

刘承忠

  元代吴川人(生卒年月不详)。元朝末年任江淮指挥使。当时江淮地区(今江苏、安徽一带)大旱,蝗虫终被扑灭,为江淮人民立下大功。


  元亡后,承忠投河而死。江淮人民为纪念他的功绩,尊他为'刘猛将军',建庙祭把。清雍正二年(1724年),皇帝诏令全国各省,府、州、县,建'刘猛将军庙',每年春秋祭祀。

刘姓为最早来白沙居住的姓氏,但刘姓生发人丁不多,亦有从白沙移居别处居住的刘姓

一位元末大将军刘承忠。刘承忠,人们多叫他'刘猛将军'或者'普佑上天王'。《辞源》改编本(1951年版)在'刘猛将军'条目中这样说他:'神名,《畿辅通志》载:神名承忠,广东吴川人,元末官指挥,有猛将之号。江淮蝗旱,督兵逐捕,蝗尽极死。后因元亡,自沉于河,土人祠祀之。',《吴川县志》和各地方志对他的事迹有同样的记载。'普佑上天王'是同治皇帝对刘承忠的封号。刘承忠的历史功绩,主要有平盗、灭蝗和救灾三方面。

 据考证,刘承忠是元末吴川吴阳白沙刘屋村(现广东省吴川市吴阳镇白沙刘屋村)人,是刘屋村始祖宋代举人刘毅菴第八代裔孙,原名刘淳溪。他父母早逝,家庭贫寒。适逢家乡流行瘟疫,哥嫂染病身亡。为避瘟疫,他只身逃离家乡,外出谋生,后来参加了元军,改名刘承忠,在军队效力。由于路途遥远,家中没有亲人,和家乡联系少。后来他为国尽忠,英年早逝,没有后代。因此家乡人对他了解不多。

 刘承忠为国尽忠后,明朝开始,浙江莲泗荡、山东、江苏等地百姓就自发地为他建庙塑像祭祀。直隶巡抚、总督李维钧上奏,指出当时蝗虫危害惨重,希望建立刘猛将军庙,能以神驱蝗。雍正二年,皇帝下令全国各地建立刘猛将军庙。刘承忠的雕像塑成'弱冠临戎'的青年形象。清史稿说'世宗期,各省祀猛将军刘承忠',规定春秋两祭,由本地最高行政长官主祭。清代不少皇帝还对刘承忠进行加封。咸丰五年(1857)加'保康';同治七年加'显应';光绪四年(1878)加'灵惠',五年加'襄济',七年加'翊化',十二年加'灵孚'。祭祀刘承忠庙宇的楹联一般为:'灭蝗猛将军,普佑上天王'。

打开美篇,查看更多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