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中心论之四:青藏高原的隆起和第三纪干冷气候、第四纪冰期在人类进化史上的作用的分析和探讨

 澴川黄饮冰 2021-01-23

中国中心论之四:人类起源于中国的理由和证据之三

——青藏高原的隆起和第三纪干冷气候、第四纪冰期在人类进化史上的作用的分析和探讨

|黄饮冰

在人类的进化史上,直立行走是至关重要的。直立行走是手脚分工的基础,也是猿脑进化成人脑的基础,还是猿面进化成人面的基础。没有直立行走,猿就依然是猿,而不会进化成人。

引起古猿到人猿的变化,全球的条件都是一样的,就是第三纪干冷气候导致森林萎缩、草地出现。第三纪地球气温有一个总的降温趋势,在这个降温的过程中森林开始萎缩,草地开始出现。距今1500万年开始,地球气温再次下降,一直持续下降到第四纪冰期来临,在这个漫长的降温过程中形成了稳定而持续的干冷气候,热带、亚热带草原和沙漠大面积出现,森林大面积萎缩,从而彻底改变了古猿的生活环境。

热带、亚热带草原的大规模出现是很重要的事情,因为第三纪逐步的降温,把古猿的生活空间一步一步地缩小到南方,因为古猿是喜温动物,随着降温古猿逐渐地南迁。热带、亚热带草原的大面积出现,森林大面积的萎缩,彻底改变了南方古猿的生活环境,在草原上的古猿不得不改变攀爬的习惯,在劳动中建立了直立行走的行本领。

人猿获得了直立行走的性状,自此人和猿揖首相别。以后的关键环节就是猿脑进化成人脑了。

第三纪的降温也导致了亚洲和非洲生态环境的不同。在非洲,热带、亚热带草原和沙漠大面积出现,但是在赤道地区热带森林依然存在,古猿有退缩入热带森林的条件,对古猿进化成人猿非常不利。在亚洲,没有热带亚热带森林存在,都是草原和沙漠,古猿只能在草地上进化成人猿,没有其他选择。所以古猿到人猿的进化,亚洲南方是唯一区域。不脱离森林环境,古猿改变不了攀爬的习惯,也就站立不起来,人的标志就是直立行走,没有站立起来的古猿,就只能进化成现在的各种猿类,如大猩猩等。

本文专门讨论青藏高原的隆起和第三纪干冷气候、第四纪冰川期在人类进化史上的决定性影响和作用。各项知识都摆在那里,只是没有人去贯通罢了,我只起到一个贯通的作用。

如果说真的有上帝之手存在的话,上帝之手就是气温巨变(第三纪和第四纪的气候变化)和地理环境巨变(青藏高原的崛起)。上帝对中国的垂爱,就是在第四纪冰期到来之前,通过青藏高原的崛起把中国滇黔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创造成了“人类冰期的避乱所”,让人类的历史在滇黔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得以延续。

在人猿到猿人的变化期间,全球进入了第四纪冰川期。第四纪冰川期对全球的影响是一样的,寒冷而干旱,是喜温动物的杀手。不一样在于,中国大西南青藏高原隆起了。

中国大西南青藏高原的隆起造就了中国大西南独特的气候条件和独特的地理生态条件,在这里形成了一块有利于人猿向猿人的变化持续下去的“冰期避难所”,就是滇黔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其他的地方因为寒冻,古人类被冻杀了。

其实这个冻死的理论依据也是非洲起源说的基础之一,我在这里利用一下而已。

一、第三纪、第四纪地球气候变迁与人类的进化

    古猿到人猿的进化,是在第三纪完成的。在第三纪末,人猿就已经出现在地球上了。尽管气候变化对全球的影响是一样的,但是不同的地域接受到的影响程度不同,这就会造成古猿到人猿的进化的差异性。

(一)第三纪气候变化与人类的进化

1、第三纪地球气候

第三纪开始之前,地球的气温是相当炎热的。

第三纪显著的气温变化特征就是降温,整个第三纪地球气温一直保持一个下降的趋势,中间也有气温上升的诸多时期,但是降温的趋势一直在持续,直到第四纪冰期来临,第三纪结束为止。

第三纪的降温逐步形成了干冷性气候,这种干冷性气候导致了森林萎缩,草原扩张。降温导致的是液态水总量的减少,在第三纪开始时期,地球极地没有冰川,热带森林扩展到了地球的南极。但是到第三纪中期,极地永久冰盖就形成了,这说明液态水总量减少了。液态水总量减少,降雨量就会较少,地球植被就会发生变化,热带森林就会向南萎缩,这就为草地的形成和扩展提供了机遇。对生物的影响就是老的食物链会断裂,新的食物链会形成。

2、第三纪气候对人类进化的影响——人猿在第三纪末期出现

在降温的驱使下古猿逐渐迁徙到南方,形成了南方古猿。猿类是喜温动物,降温导致它们在寒冷的高纬度区难以生存,驱使它们迁徙到南方。

干冷气候导致森林萎缩,热地、亚热带大草原形成,促进了古猿直立行走,演变成了人猿。热带亚热带大草原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古猿的生存环境,迫使古猿改变攀爬的习性,站立起来。

第三纪的降温也可以分成几个阶段。在距今1500万年到第四纪冰期之间,地球进入新一轮的降温期,干冷气候导致地球进入森林萎缩、草原扩展期。全球的地貌是稀疏的森林+草原(灌木)+草原中的沙漠,热带森林仅存于赤道地区。这个期间是古猿进化成人猿的关键时间段。

古猿在亚非欧的一些适宜区都有分布,其他州没有古猿分布。但是从距今1500万年的降温一直持续到第四纪冰期来临,在这个漫长的降温过程中,喜温动物的古猿逐渐地迁移到了南方,所以在第三纪的后期,古猿的进化在南方。这就把欧洲和北亚排除在古猿向人猿进化的地区之外了。

第三纪的显著事件就是在干冷气候的作用下,森林萎缩,草原出现,最终形成了热带、亚热带大草原。古猿到人猿的进化是在第三纪的晚期(距今700万年~500万年)完成的,这是森林大面积萎缩,热带、亚热带大草原形成产生的结果。在非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也形成了大草原,但是非洲在赤道地区有热带森林存在,这就让南方古猿没有改变生活环境的机会,因为南方古猿依然可以龟缩在非洲赤道地区的热带森林中。所以非洲并不是古猿进化成人猿的地方。

在第三纪晚期到青藏高原隆起前,亚洲是热带、亚热地大草原和大沙漠地貌,仅存的森林变得十分稀疏,这就彻底改变了古猿的生活环境,为古猿演化成人猿创造了完全的条件,亚洲南部是人猿形成的唯一地区。

(二)第四纪气候变化与人类的进化

1、第四纪地球气候

第四纪显著的气温特征是冰期和间冰期交替出现。

冰川期显著特征是北方冷空气活动加强。第四纪冰川期还有一个个性特点是出现明显的冰期和间冰期交替模式,即第四纪冰期分成若干个亚冰期,亚冰期之间是气温相对温暖的间冰期(温暖期)。

现代冰川覆盖总面积约为163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11%。我国的现代冰川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北坡)、昆仑山、天山、祁连山和横断山脉的一些高峰区,总面积约57069平方公里。这都是第四纪冰川期的遗迹。

在第四纪才出现冰期和间冰期的明显交替。第四纪时,地球气候出现过多次寒暖变化。冰期极盛时,北半球高纬地区形成大陆冰盖,格陵兰冰盖覆盖了格陵兰和冰岛,劳伦大冰盖掩埋了整个加拿大,并向南延伸至纽约、辛辛那提一带。欧洲将近一半被斯堪的纳维亚冰盖覆盖。西伯利亚冰盖则占据了西伯利亚北部地区。

这段时间世界各地的冰川进退次数并不一致,不过大多数的学者都同意:第四纪北半球大部有四次冰期、三个间冰期和一个冰后期;在北欧则有五次冰期、四次间冰期和一个冰后期。第四纪时欧洲阿尔卑斯山山岳冰川至少有5次扩张。在我国,据李四光研究,相应地出现了鄱阳、大姑、庐山与大理4个亚冰期。

2、第四纪冰川期对人类进化的作用

冰期对古人类进行了多次清场。每次冰期来临都会导致古人类大面积灭绝,直到人类智力成熟、拥有了抵抗寒冷冻杀的能力为止。冰期的影响,一是气温寒冷,二是液态水变成了冰而导致降雨急剧减少,地球干旱而荒漠化。在冰期,气候寒冷而干旱,动植物数量急剧减少,人类的食物匮乏,在冰川覆盖的地区,人类几乎找不到食物,在寒冻和食物匮乏的状态下,人类无法生存,不被冻死,也会被饿死。在地球进入第四纪冰期之后,人类的生存地区,只能是北半球南方的一些适宜地区。在冰期,水是呈减少的趋势,因为水被冰川凝固成了冰,冰川面积越大,水就会越少。相伴随的是海平面是降低和降雨的减少和降雨面积的缩小,故在冰川期沙漠化比现在会更加严重。

冰川期加剧了地球沙漠化程度,使地球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在北半球北部,就是有雨水也变成了冰,在北半球南部地区,只有气候适宜的南部一些地区,才会有丰盛的雨水,才会有很好的森林和草地提供给人类生存。南部大部分地区形成了雨季短和旱季长的两者种极端的气候,青藏西外大陆(南次大陆)和中南半岛等地区,不适宜于人类生存。非洲除于赤道两则,处于南北纬30°之间的区域,在冰川期应该大部沙漠化。

间冰期也为古人类回复元气提供了机会。在间冰期时,气候转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降雨量增加,降雨面扩大,大地又恢复了生机。在第四纪,间冰期是古人类进入北方的时间段。

3、第四纪关键要解决的问题——出现冰期避乱所帮助古人类越过寒冷而荒芜的冰期

第四纪冰期对于早期人类来讲,是无法逾越的。冰期到来,不分南方和北方,都被寒冷气候所控制,早期人类不是被冻死,就是被饿死。这就需要大自然为早期人类建造一个温度适宜、生态环境优良的地域,作为早期人类的冰期避乱所,否则人类就只能灭亡。

要制造早期人类的冰期避乱所,就要地球地理环境发生巨变。有幸的是,这个地球地理环境的巨变真的发生了,在距今200万年到300万年之间,在第四纪冰期来临之前,青藏高原隆起了,人类冰期避乱所——滇黔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出现了。

二、青藏高原的隆起与人类的演化

(一)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地貌的变化

1、青藏高原未隆起之前,青藏高原本部及周边地区是草原地貌

青藏高原未隆起之前,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中国大西南、中国大西北、青藏西外大陆、中南半岛等)是平原地貌,平原上巨大的草地、间杂着稀疏的树林、沙漠、湖泊和河流,与非洲同纬度地区的地貌相似。

2、青藏高原崛起于第三纪末第四纪初始,在距今200万到300万年的时间内一跃为世界屋脊

1)在二叠纪(约开始于2.9亿年前,结束于2.5亿年前)~始新世(约距今5300万年~距今3650万年)晚期,青藏高原由北向南依次脱离海浸,最后全部变成了陆地。

2)始新世(约距今5300万年~距今3650万年)晚期~上新世(距今530万年开始,距今258.8万年结束)末期是青藏高原夷平面发育时期,由于上新世末期的夷平面高度估计已经有几百米到一千米左右,此时期的青藏高原为原始高原。

3)在上新世(距今530万年开始,距今258.8万年结束)末期以后,高原大幅度地强烈上升到35004000,形成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年龄要从上新世末期(距今300万年~200万年)算起。

3、青藏高原隆起后,形成了现在的青藏高原本部及周边地貌

现在的青藏高原海拔40005000,是世界的第三极。处于青藏高原西缘的喜马拉雅山是极上之极。

1)滇黔高原、秦晋高原、川东湘西鄂西山群、四川盆地和两湖平原伴随着青藏高原隆起而形成

青藏高原隆起,形成了北高原(秦晋高原),南高原(滇黔高原),川东湘西鄂西山群、四川盆地和两湖平原。

2)滇黔高原及其周边地区重新演变成了森林

根据考古证据,在约170万年以前,云南元谋一带,榛莽丛生,森森郁郁,是一片亚热带的草原和森林,先有枝角鹿、爪蹄兽等第3纪残存的动物在这里生存繁衍。再往后推移一段时间,则是桑氏鬣狗、云南马、山西轴鹿等早更新世的动物出现在这片草原和森林。它们大多数都是食草类野兽。

滇黔高原及其周边地区从草原变成森林,有利于人猿演化成猿人和智人。

3)秦岭在距今80万年前后还没有现在高。距今80万年之后,秦岭成了南北分界线

考古中秦岭北的蓝田公王岭出土了四十余种动物化石,引人注目的是这一些动物化石中具有强烈的南方色彩,如剑齿象与大熊猫及爪兽以及毛冠鹿、水鹿等。这就说明蓝田猿人所生活的秦岭北麓,在当时气候温暖与湿润,植被繁茂,林木丛生,很适合于原始人类繁衍和生息。此时期蓝田的温暖湿润的原因,是因为此时正好是第四纪冰川期内的一个间冰期。还说明,在此期间,秦岭还没有现在这么高,南方动物还可以越过秦岭。据此也可以推测,秦岭成为南北地理分界线的时间是在距今80万年前后。

秦岭及大别山等山脉,对两湖平原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因为有秦岭和大别山等的存在,减弱了北部寒流对两湖平原的侵袭,在冰川期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第四纪冰川期的末期(距今20000年以后),两湖平原就开始了向稻作文明奋进的步伐。

4)青藏高原隆起后形成了三江源,发源出中华文明的三条母亲河

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文明之河的发源地,为中国古代文明的诞生、发展和兴盛打下了地理环境基础。青藏高原是中国水塔。

(二)隆起后的青藏高原对气候的影响

1、距今约248万年前是青藏高原升高到足以影响全球气候的时间点

对中国黄土的研究表明,约248万年前黄土开始沉积,黄土的堆积反映了气候和地质环境的明显变化,故中国学界认为第四纪约开始于 248万年前。

黄土高原是风吹来的,对于这一点没有人怀疑。那么为什么以前没有黄土堆积呢?原因只能落在青藏高原的隆起上,因为青藏高原逐渐隆起,在距今248万年前的某一个时间点,改变了风的方向,把黄土吹到了中国北部。

这个厉害的风是西北风。现在的沙尘暴也是这个西北风刮出来的。

从现在来看,中国接受不到从印度洋或更远的地方刮来的西风,中国的西风是近地西风,这个奇特的现象又只能归结于青藏高原的隆起。

那么在青藏高原隆起前,中国大地应该是盛行西风的。青藏高原隆起到距今248万年前的某一个时间点,其高度高到西风不能逾越,那么从印度洋(或更远的地方)吹来的西风,被青藏高原分割成两个方向,一个是向北走,一个是向南走,向北走的一支绕过青藏高原,又从西北角吹向了中国,形成了中国的西北风,这个风很强烈,往往引起沙尘暴,就是说,西北风拥有搬迁黄土的能力。中国的黄土高原就在西北风锲而不舍的劳作下形成了。

黄土堆积的时间点,当然就是中国第四纪开始的时间点,也是青藏高原最终形成的时间点。248万年也是青藏高原隆起到足以改变世界气候的起始时间点。

2、青藏高原的作用——挡(阻)风屏,分风岭,热(冷)力泵

在青藏高原隆起到足以影响气流运动之后,青藏高原成了一个阻风屏,也成了一个分风岭,改变了中国的季风方向。引发了影响南次大陆的起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和起自中国西北的西北季风。

气候的彻底改变是在距今248万年前,青藏高原及青藏高原之上的喜马拉雅山脉有力地阻挡了东、西风之交流。东风也好,西风也好越不过青藏高原上的喜马拉雅山。在距今248万年前的某一个时刻开始,起自印度洋西南季风或更远的西风气流被青藏高原阻止了,中国大地上开始盛行强烈而寒冷的西北风。西北风吹来了黄土高原。中国本土的西风是近地西风。

青藏高原的热(冷)力泵作用。由于青藏高原地势高,夏天空气易热、热空气上升,产生气流上的拉升作用。冬天空气易冷、冷空气下压,产生气流上的压力作用。白天空气受热上升产生拉升作用,晚上空气易冷产生下压作用。青藏高原的热(冷)力泵作用对四川盆地极其不利。

青藏高原的隆起产生热(冷)力泵作用,却使中国东部地区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气候单元,使中国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表现得极为明显。由于地势高,夏季,青藏高原上空大气受热快,气流上升,气压降低,这加速了陆上低压的形成,使由海洋吹向陆地的夏季风势力增强甚至影响到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冬季,青藏高原上空大气降温快,气流下沉,使陆上高压势力增强,促使气流由陆地吹向海洋。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中国东亚季风环流势力更强大,冬夏季风更替更明显,大陆性气候特点更突出,冬季风影响的时间更长、范围更广。

所以青藏高原的隆起主要影响的是气候,在气候上,把东西方之间的气流交流完全阻隔了。它彻底改变了我国以至于整个亚洲的大气环流,进而影响到非洲及世界的气候。

3、在青藏高原隆起后,加剧了北非、西亚、中亚和中国西北的沙漠化程度,形成了南西西的干旱气候,却让中国青藏高原东缘以东的北纬15°~35°区域避免了沙漠化,成为唯一的绿洲



地球沙漠分布图

形成沙漠的关键是气候干燥,雨水稀少,从而植被稀缺。

导致气候干燥,雨水稀少的原因是副热带高压。副热带高压,又称亚热带高压或副热带高气压,也叫做副热带高压脊,气象学名词,是指活跃于副热带地区的高压脊,分布于南北纬30°左右,是一股经常存在但位置不固定的温暖气团。它的位置以及内里气流的流向可以影响到热带气旋的生成和走向。副热带高压所控制的地区往往会有干燥、少雨的炎热天气,是各地夏季高温热浪的其中一个主要导因。副热带高压所笼罩的地带称为“副热带无风带”。

北回归线两则,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干燥的下沉气流形成干燥气候,地表沙漠化。当然,沙漠化的程度,还与地形地势有关,容易形成降雨,则能够弥补副热带高压气候的影响;如果不易形成降雨,则地表就会沙漠化。能不能形成降雨,与温暖湿润的气流或季风能不能到达北回归线两则有关。所以,南北回归线两则的地区是自然界既设的沙漠化区域,但南北回归线两则地表会不会沙漠化,还与影响气流的地形地势有关。

1)从全球来看,由气候因素形成的沙漠主要分部在南北纬15°~35°之间。所以南北纬15°~35°之间是沙漠的自然分布区

看北半球沙漠,从大西洋沿岸的沙哈拉沙漠开始,越过苏伊士运河,过红海,经阿拉伯沙漠,过伊朗,阿富汗,印度塔尔沙漠,过太平洋,到达北美西南部。

2)受地形影响的沙漠,分布于北半球35°~50°之间,集中在亚洲北部,美洲西部

看北半球,部分沙漠分布于北半球35°~50°之间,集中在亚洲北部,美洲西部。中国沙漠分布于中国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主要位于北纬35°~50°,东经75°~125°之间。中国北部的沙漠的分布是不延续的,沙漠之间有丰盛的草原间隔地带。

   南半球在南纬35°~50°之间,没有沙漠分布。究其原因,因为南半球没有青藏高原。那么北半球北纬35°~50°有沙漠的原因,只能归结于青藏高原。

3)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中国青藏高原东缘以东北纬15°~35°之间区域成为了绿洲,这在人类的进化史上是中国独具的优势

据此我推测在第四纪冰川期内非洲北部、西亚、中亚、印度北部北纬15°~35°之间的地区完全沙漠化。

青藏高原的隆起,加剧了青藏高原以西北纬15°~35°之间区域的沙漠化,却把中国的沙漠从北纬15°~35°之间向北推移到北纬35°~50°之间。中国北纬15°~35°之间的地区成为北纬30°线上唯一的绿洲。

对于这个沙漠带,早期人类是无法逾越的。所以说早期的非洲古人类迁徙到欧洲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古人类越过沙漠带进入非洲也是不可能的。大海对于早期人类来讲也是一个限制性因素,而且早期人类在能力微弱的情况下也不可能有冒险精神去航渡大海。

中国的古人类,只可以利用间冰期穿过中国北部的沙漠间隔带到达北亚,经北亚西向进入欧洲。所以经过多次冰川期侵袭的欧洲的古人类和古文明来自中国是合理的。

4)地址质考古学关于沙漠的研究成果

地质考古学家发现地球的气候变化很多,在地质史上有些时段比现在干燥,距今12500年以前,大约在北纬30°到南纬30°之间10﹪的陆地沙漠广布。距今18000年前,这个区域50﹪的是沙漠,包括现在的热带雨林。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位于非洲北部,约占非洲面积的32﹪,气候条件极为恶劣,是地球上最不适宜于生物生长的地方,形成于250万年以前。

以上的原因在于:

距今12500年,是第四纪冰川结束的时间,地球气温开始回升,雨水增加,北纬30°到南纬30°之间沙漠化程度减弱,所以大约在北纬30°到南纬30°之间10﹪的陆地沙漠化。而距今18000年以前,地球处于第四纪冰川期的末期,地球气温低,雨水少,所以北纬30°到南纬30°之间50﹪的陆地是沙漠,那么可以推测,在冰川期的盛期,北纬30°到南纬30°之间10﹪的陆地的沙漠化程度面积还要巨大。

撒哈拉沙漠在距今250万年以前形成,青藏高原也正好在距今248万年以前的某一个时间点升高都能够阻止西风的逾越的高度,说明撒哈拉沙漠的形成是青藏高原隆起的结果。

(三)青藏高原隆起后,造就了人类冰期避乱所——滇黔高原及其周边地区

北纬30°并不都是早期人类适宜生活的地方,也不是最早的人类文明产生的好地方,因为从非洲到西亚、中亚及北亚和南次大陆北部,都是沙漠地带,尼罗河和两河流域,均处在沙漠带内,人类进入沙漠地带,发展出两河文明和尼罗河古埃及文明,是在人类具有穿越沙漠的能力之后和沙漠地带生态环境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之后,只有人类具有了穿越沙漠的能力后和沙漠地带生态环境好了之后,人类才能进入沙漠发展出处于沙漠的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人类能够穿越沙漠是在驯服骆驼和马之后,距今6000年以前。

第四纪内,只有中国青藏高原东缘的滇黔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才是唯一的好地方,人类的进化在这里完成,人类的文明也在这里诞生。

三、中国西南及中南的地理环境与早期文明的关系

中国的南北界线是秦岭-大别山-淮河一线。东西向山脉:秦岭、大巴山-大别山山脉,滇黔高原-五岭延伸到东海。两湖平原与四川盆地之间的南北向的崇山峻岭(武陵山为滇黔高原北延伸部分,至长江三峡,过三峡就是大巴山)。造就了四川盆地、两湖盆地和滇黔高原。


中国地形图

(一)滇黔高原和康定地区

1、滇黔高原是人类的连续进化场所,人类冰期避乱所,人类间冰期的始迁地

从中国地形图可以看出,滇黔高原实际是青藏高原向东部的衍生延伸部分,鄂湘西和四川东部的武陵山片区又是滇黔高原向东北的延伸部分,所以我所说的滇黔高原是一直延伸到长江三峡的,滇黔高原最北部是巫山。

金沙江在距今1.3万年前是经云南流向中南半岛入海的,是早期人类的母亲河。滇黔高原上不少地方是富矿地区,山泉众多,水中富含人类进化必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大大缩短了人类智力的进化时间。

滇中的腊玛古猿和南方古猿化石最多最集中的地区,如开远腊玛古猿(1500万年)、禄丰腊玛古猿(800万年)、保山古猿(800万年到400万年)、元谋蝴蝶古猿(400万年)。说明滇中是古人类起源之地。

中国最早的猿人就发现于巫山,距今250万年。比巫山人稍晚的建始人在建始发现,距今200万年到250万年。比建始人稍晚的元谋人在云南元谋发现,距今170万年。所以滇黔高原是古人类进化的原始地。

在发现巫山人、建始人、元谋人的时代,滇黔高原地貌是山上是森林,山下是草原。

猿人北迁在这里可以找到答案。巫山人、建始人都在长江三峡以南的鄂西山区,这里是滇黔高原的最北端。以后在北方有山西的西侯度猿人(距今180万年),南方有云南滇中的元谋人(距今170万年),还有汉江流域鄂北的勋县人(距今100多万年),秦岭北部蓝田人(距今80万年到75万年),分布范围都是以鄂西为中心的,而且在发现巫山人的地方也发现了蓝田人,说明蓝田人是经巫山北迁而去又南迁而回的,中间过程就是湖北汉水上游的勋县人。

在恩施地区的清江流域,从距今250万年到200万年的建始人、19.5万年的长阳人、13万年的伴峡小洞人、12万年到9万年的鲢鱼山人、2.7万年的伴峡榨洞人,古人类延绵不绝。建始人比非洲发现的古人类还早几十万年。所以从小范围看,鄂西恩施是人类的起源地和进化地。当然,恩施也包含在泛长江上游地区,也位于中国大西南,同时也在滇黔高原的范围内。

巴人的原生地是鄂西南的恩施地区,巴人在鄂西恩施地区创造了灿烂的巴文明。我认为巴人是古夏人的南下支。

2、滇中四季如春,是冰川期华胡原始群的故乡之一

1)四周屏护。青藏高原、秦岭及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的东坡地形屏蔽了西北利亚冷空气,使云南中部地区冬季能有春天的温暖。

2)适宜的海拔高度。适宜的海拔高度造成了夏凉的结果,而空气又不像青藏高原那样不适宜于早期人类居住。

3)与海洋适宜的距离。非洲大陆、青藏西外大陆(南西大陆)、中南半岛等频临大海,甚至四周被大海包围,又没有保护屏障,都容易受到海洋热浪和海洋气潮的侵袭。特别是在冰川期,地球的气候只有夏季和冬季。滇中与海洋的距离适中,避免了海洋热浪和海洋寒气的侵袭,又能接受海洋季风的影响形成充沛的降雨,温暖湿润。

4)高原湖泊众多。从现在的地理环境看,金沙江中段拥有众多的高原湖泊,主要有滇池、泸沽湖、程海、马湖、邛海、西湖(清水海)、者海等。在金沙江从滇中流过南下中南半岛入海的时期,云南的湖泊还要多,拥有众多河流,众多的湖海消落区和湿地,为旱稻的起源提供了优越的地理环境,这也是我一直坚持旱稻起源于滇黔高原的原因。

众多的湖海,也是温度的调控期,也为人类渔捕提供了环境。

从“海”的名称遗迹,也可以看到胡人和华尼人在语言上的分别。胡人称大型的水面为“湖”,华尼人称大型的水面为“海”。所以“海”不一定是“大海”。

3、康定地区是华尼人的游猎场,也是早期人类从西线北进的始发地

康定地区位于四川的西南,是草原地带,这里是野羊野马等野生动物的生活地,适宜于早期人类围猎。原始的或者萌芽的草原文化可能最早诞生在康定草原上。

康定是早期人类北迁的起始地,在这里可能诞生游猎文明,是一种半农耕半游猎的生活状态。早期人类从这里游猎出发,进入中国的西部及西北,继续着半农耕半游猎的生活状态,后来演变成西部的游牧文明。

(二)四川盆地是一个封闭性盆地,不是人类文明的始发地

四川盆地一带冬季由于受青藏高原阻挡作用影响较大,风速较小,空气湿度较大,加上地形的影响,易出现云雾天气;夏季由于处于青藏高原背风坡,若西南暖湿气流偏南流,东南季风西进势力减弱,就易出现干旱。

在青藏高原热(冷)力泵的作用下,夏天,空气易热、空气上升,产生气流上的拉升作用。冷天,空气易冷、空气下压,产生气流上的压力作用。同样的道理,白天空气上升产生拉升力,晚上空气下压产生下压力。从一年看,青藏高原夏天的时间短,冷天的时间长,所以下压力占绝对地位。从一天来看,青藏高原上的空气受热的时间较短,冷空气的时间较长,产生的空气下压力也占绝对位置。在这种长期的空气下压力的影响下,四川盆地的空气对流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对四川盆地极为不利。如极易形成雾气和瘴气,所以四川盆地中心区域不适宜于古人类生存。四川境内的资阳人(距今35000年),不是在四川盆地发现的,而是在四川南部的山区发现的,原因就在于此。

长江三峡的历史不会超过距今5000年,这与四川盆地的文明不会超过距今5000年是一致的,三星堆文明是商代文明,最早可以早到夏代,原因就在于长江三峡在距今5000年以前没有形成,川水不能东去,只能囤聚在四川盆地,所以在冰川期,四川盆地是一个古湖泊或沼泽地,常年的大部分时间被冰川覆盖。在冰川期结束后(距今1.3万年以后),这里是湖泊或沼泽,加之空气不能流动或较少可以流动,这里雾气笼罩,瘴气横生,人类难以进入。

在距今1.3万年以前,金沙江是经云南中部流向中南半岛入南海的,金沙江古称黑水。在距今1.3万年的时候,四川和云南之间发生大地震,金沙江折而向东流入四川。金沙江的流入加巨了四川的水情,导致四川古湖水位高涨,四川西南部康定地区和周边的山区遭受水灾,洪水最盛的时候还影响到滇黔高原,这是人类获得智力以来最早的洪水记忆,也是地球气温再次转暖后(距今1.3万年以后)古人类北迁和东迁的原因之一。

对于长江的形成,我在《气候变化和华夏早期族群的迁移和融合》一文中,有详细的探讨。

(三)两湖平原是一个开放性的盆地(东北向洞开),从目前的考古结果来看,这里是稻作文明的始发地

1、两湖平原

两湖盆地是一个开放性的盆地,向东北部是开放的。

由于北部的秦岭和大别山等一系列东西向的山脉的形成,减弱了北部寒流对两湖平原的控制,同时东北向的洞开让两湖平原能够接收到东南季风和台风的影响,这里温暖湿润而且雨水丰盛,所以在冰川期内,两湖平原是寒冻和温暖交错激烈的地区,在雨季,两湖平原也几乎被湖泊吞没,所以在冰川期,人类没有进入两湖平原中心区。

在末次冰川期的尾期到气温转暖后,两湖平原形成了四极分明的气候条件,极其有利于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兴盛。

两湖平原的中心位置是一个古老的湖泊,古称云梦泽,洞庭湖是其遗迹。

在距今5000年以前,长江中游河床也未形成,那时没有长江,只有古云梦泽,汉水和湘水下来就直接进入古云梦泽。古云梦泽是一个封闭性的大湖泊,向东一直延伸到九江地区。以古云梦泽为中心,古两湖平原上河流、湖泊和沼泽众多,当然河流和湖泊沼泽之间也有无数的高地存在。

2、两湖最早的古人类和古文明——玉蟾岩人与玉蟾岩稻作文明

在末次冰川期的尾期,距今20000年左右,在湖南南部高地(山地)上,如玉蟾岩,始有人类进入。在江西万年仙人洞(距今20000年到15000年)也有古人类生存。

在玉蟾岩的考古中,两个材料值得注意,一个是发现最早的陶片(距今约1.4~2.1万年),二个是发现最早的古栽培稻(距今约1.4万年~1.8万年),是2004年中美联合考古队联合发现的。

陶片是人类用火技术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因为烧制陶器必须控制火候。火是文明的第一步,没有火就没有文明。利用自然火是人智初具的标志,人工取火是人智洞开的标志,技术用火是人智力已经成熟的标志。人智已经成熟,文明的诞生就是一件阻挡不住的事情了。所以陶片是人类具有初步文明的标志,陶器也是人类文明的第一成果。陶器还是人类冶炼技术的开始,最早制作陶器的中国古人,也应该是冶炼技术的创始人,有冶炼技术,青铜的出现也是不久后就会有的事情。陶器的出现,还说明人类进入厨艺时代,真正告别了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态。

人类智力成熟,在采集中发现和栽培稻谷,就顺理成章了。

在同时代,两个考古点也值得注意,一个是滇黔高原北缘处于湖南的玉蟾岩,一个是滇黔高原南缘处于广西境内的牛栏洞。两处遗址比较,一是玉蟾岩比牛栏洞稍早,二是玉蟾岩出现古栽培稻,农业形态十分明显;而牛栏洞没有原始农业的迹象,依然保持着渔猎和采集的原始生态。

从农业的起源看,玉蟾岩和牛栏洞条件几乎相同,如都有野生稻,在气候上华南的牛栏洞甚至比华中的玉蟾岩更好,为什么玉蟾岩诞生了原始农业而牛栏洞却没有原始农业?

唯一的解释,恐怕跟人的智力有关。

距今24万年到7万年是猿人进化成早期智人的时期。这个温暖期内,中国大地上到处都有古人类活动。南北分化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古人类北迁到更远的地方是到达了欧洲,如尼安德特人。在随后到来的末次冰川期内(距今11万年到7万年是温度下降期,距今7万年到2万年是末次冰川期的盛期,距今2万年左右温度开始缓慢上升,距今1.3万年中国的末次冰川期结束,欧洲还处于末次冰川期内,欧洲的末次冰川期到距今1万年左右结束),这些进入北方的古人类受智力限制没有发明人工取火技术,在饥饿和寒冻中走向消亡或南撤回滇黔高原。

古人类在滇黔高原一直兴旺发达,形成了华胡原始群。华胡原始群东西分化成华尼原始群和胡尼原始群。

胡尼(胡人)向东发展,先南下滇黔高原到广西柳州之柳江,形成柳江人(距今4万年到5万年),白莲洞人和牛栏洞人是其后裔,一部分柳江人越过滇黔高原如湖南玉蟾岩,在玉蟾岩生活。这些生活于滇黔高原东部南岭南北边缘的古人类是胡人(胡尼人)。他们过着渔猎采集的生活。由于华南的生态环境比湖南南部的要好,野生动植物丰富,野生稻也丰富,他们靠采集和渔猎生活得很好,所以他们一直保持了采集和渔猎的原生态。白莲洞人到距今1.2万年到7000年之间才有原始农业活动的迹象。

华尼人在滇黔高原的西部(含鄂武陵山片区)发展。由于这里河流湖泊众多,湿地和湖泊的消落区也众多,这里的野生稻演化成了旱稻。华尼人在采食旱稻的过程中,学会了栽种旱稻,发明了旱稻种植技术,培育了旱稻品种——秜。

此时期玉蟾岩的胡人也没有学会种植。胡人普遍把野生稻叫做“谷”,这是胡人的语言特色,他们也把大型的水面叫做“湖”,大河叫做“jiang”。汉的古称是hang,如湖北地方音汉口就发音hangkou。而华尼人把大型的水面叫做“海”,大河叫做“河”,也称稻谷为“禾”。

华尼人在发明了旱稻的种植后,过着半农耕半渔猎的生活,他们有了力量再次北上。一部分华尼人在距今6万年的时候,游猎到了中国西部的大地湾,他们在制作石器的过程中发明了人工取火技术,成功定居于北方,并把生活圈扩大到了中国北方的很多地方。他们是传说中的燧人氏,我给他们的学名是“华尼-安”,因为他们可能经历了多次回到滇黔高原的过程,最终才安居北方。华尼安人对欧洲的影响,我在《说出西方学者不愿说出的秘密——文明的本源在中华》一文有详细说明。欧洲的克鲁马努人(距今3.1万年到4万年),可能是华尼安人的后裔。

一部分华尼人东进到湖南南部,与玉蟾岩胡人相遇,他们与胡人一起,发明了水稻种植,古栽培稻就在玉蟾岩出现了。

所以古栽培稻与人的智力有关,是胡尼人和华尼人融合的结果。胡尼人对水稻也许进行了长期的观察,也了解了水稻的本性,有这个栽培水稻的意识,但要把这个意识落实下来,还必须有旱稻种植技术的华尼人的加入才行。

3、稻作文明北传——江汉文明

湖南的稻作文明,从距今1.8万年到1.4万年萌发,到距今7800年后衰退。稻作文明移到长江以北的江汉平原。距今7000年到5000年,是江汉流域稻作文明的兴盛期。

这个北移的原因,跟气温继续升高、人类生活的适温区北移和雨水继续扩大导致洪水频发、云梦古泽扩大到极致后隐没了江南湖南境内的平原有关。

距今5000年左右,川水冲破三峡直下两湖平原,江汉平原也遭受灭顶之灾。在距今5000年以后,古云梦泽之水在九江段冲破封锁,直下江浙而入海。所以长江水道的最终形成,可能在距今4500年到4000年之间。当然,两湖水灾还跟距今7800年开始的洪水和海浸有关。最早从距今7800年开始,以彭头山为中心的两湖稻作文明就收到了洪水威胁,人口开始了向四周高地转移的历史。

随着气温的继续升高,人类的适温区移到中原及淮水流域一线,中原文明兴起,替代了江汉文明。后来中原居民多次南迁,表面是被北方游牧民族挤压,实际是跟北方气温几次下降相关联。

4、稻作文明东传——江西万年仙人洞、浙江浦江上山、河姆渡的稻作文明

与江汉平原稻作文明一样,江西万年仙人洞人的稻作文明也可能是玉蟾岩稻作文明东移的结果。

万年仙人洞遗址和万年吊桶环遗址相距约800,吊桶环遗址应为仙人洞居民狩猎的临时性营地和屠宰场,时代在距今21.5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末期及距今1.40.9万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出土遗物有625件石器、318件骨器、26件穿孔蚌器、516件原始陶片,20余片人骨和数以万计的兽骨残片。两遗址在石制品加工和陶器制作方面有明显差异。陶片为目前发现的中国最原始的陶制品之一。发现了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清晰的地层关系证据,并找到新石器早期的水稻遗存。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的地层堆积,涵盖了由旧石器时代末期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完整地层序列,它对于研究人类如何由旧石器时代过渡到新石器时代,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文化演进过程。尤其是对有关稻作农业起源、陶器的发现、动物的驯化等重大学术课题的解决提供了相关的考古学证据,揭示出目前我国从旧石器时期向新石器时期过渡的最清晰的地层关系证据。

再往东,是浙江浦江上山稻作文明遗址,距今11400年到8400年。上山遗址的发现,为河姆渡文明找到了上游,即把河姆渡文明上溯了300年。这也证明了江浙和沿海的稻作文明,来自两湖地区。

5、两湖地区的古胡人及胡人和华尼人的融合——古华人(华尼-夷、胡尼-夷和互-夷)

我一直认为,距今20000左右从湖南、湖北向东入江西、江苏、浙江至东海沿海、向南入广西、广东,居住的古人类都是古胡人。古胡人人种的起源地在柳州柳江,胡人文明的起源地在湖南玉蟾岩。

在湖南,从玉蟾岩开始到彭头山时期,是古胡人(胡尼人)和华尼人融合时期,最终在彭头山时期形成新的主体族群——华尼夷,也就是古华人。附属族群可能有胡尼-夷(胡人为主,华尼人为附),互人(华人和胡人对等)。互人的产生跟祭祀有关,因为祭祀权要体现对等,共同负责祭祀,所以形成专门负责祭祀的特殊群体,高庙人就是互人,他们祭祀的祖神是女娲,祭祀的农业保护神是农神,而不是神农。

湖南彭头山是古华人的发源地。古华人是神农氏的祖族。在彭头山时期,还产生了一个新的概念——华(hua)。华的古音是ha,华ha是火;在华音和胡音融合后,华(ha)的读音演变成了华(hua),华hua是太阳。

华尼-夷北进入中原后形成中原神农氏,在大洪水后创造了中原地区新农业文明。

华尼-夷东进入江浙,再次与胡人(河姆渡人)在良渚地区融合,形成了鸠尼,鸠尼就是九黎,这些东部族群到西周时期被统称为东夷。东夷最后成为华夏的编户而融入华夏。没有融合的继续北上入草原,成为东胡人。这个历史过程,我在多篇文章中都有论述。

胡人在崇拜上的特征是鸟+日的崇拜。

再次说明,“尼”的原始文字是“x”。最早见到“x”是在彭头山遗址。我对“x”的解释是“男女在野地上交合”,所以“x”是最原始的交合图。在人类走向文明时代的过程中,由“x”引发出“尼”和“交”。“交”及含“交”字旁的文字继承了“x”“男女交合”的原始意义。“尼”演变成了祖先崇拜和黑色崇拜。对于“尼”到“夷”的演变,我在《尼能崇拜和尼到夷的演变》和《良渚古人是夷鸟,为古书记载之九黎》及《再说九黎和良渚》中有专门论述。

良渚人才是越人和吴人的祖先。

六、结论

青藏高原是在距今300万年~200万年期间最终形成,距今248万年是一个气候界限,以青藏高原为地理分界,东西气候开始发生分化,青藏高原以西,从南到西,是干旱气候。青藏高原以东,由南向东,雨水充沛重新变成了绿洲。青藏高原的最终隆起,营造出了滇黔高原及其周边地区这个人类冰期避乱所,所以人类起源和连续进化的主要区域在中国的滇黔高原及其周边地区。

间冰期是温暖期,有利于古人类北进,只是间冰期内人类北进,马上就会面临下一个冰期的到来,所以北方的人类活动遗迹总是不连续的,是间断的。

在人类进化成智人之后,人类具有了自主选择的能力,所以滇中是华夏智人最早的居住区。以后才向东入黔、向北入康定草原及四川南部一些山区。

我猜测滇黔高原是旱稻(秜)文明的起源之地。旱稻(秜)文明东经黔入湘,引发出两湖平原的半农半渔的稻作(谷)文明。旱稻(秜)北入康定草原,引发出西部的半农半牧的旱作(黍)文明。两湖平原人口北上,创造了中原地区的新农业文明(稷作文明,就是粟)。中原文明进入盛期。

距今20000年以后,陶器和古栽培稻在湖南南部出现。中国两湖地区开始向农耕文明迈进,是目前考古学支持的最早的农耕文化始发地。

距今9000年前后,现代栽培稻在两湖地区培育出来,两湖地区的稻作文明强盛起来。

在距今8000年~7000年,进入繁荣的农耕文明时代。由于有农耕文明作为支撑,在距今7800年前后,湖南的城邦开始出现,中国在青铜出现之前,手里把玩着陶器、木器和玉器,就进入了城邦国家时代。

最早的古城邦,是湖南黔中的高庙古城。高庙是祭祀之国,守奉的是农神之祭祀,我在《高庙是历史上的祭祀之国——关于湖南古人种族属性的探讨》一文中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在《 新农业文明的开创者——神农氏》一文中,也专门探讨过神农和湖南的关系。

最早的真城市是湖南城头山。澧阳平原和江汉流域在距今6000年到4000年之间,是城邦的集中分布区。

距今5000年前后北方中原、辽河流域到山东以至于江淮的国家文明,才普遍出现。

黄饮冰2015101日星期四国庆节于孝感。2016725日修改。20161117日星期四最后一次修改。此文有三个版本,这个是最后版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