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起源于中国的理由和证据(一)

 山爷wzs0718 2015-11-21

人类起源于中国的理由和证据(一)

——基因证据、人类生物学证据、气候和地理证据的分析和探讨

 作者:黄饮冰 

中国原始的“天八卦”以西南为生门、贵南方、敬西南。这种风俗的形成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承载了人类起源地的信息。

我把华夏人种-华尼人定位于大西南的最初的原因很简短——因为天八卦是以西南为生门的。后八卦以西北为生门,是周文王改动的原因,因为周朝兴起于西北。《山海经》以南方为贵,南方又以西南为先。中国的古风俗也是贵南方、重西南。都说明中国文明起源自西南,兴盛于南方,再向北传播,进军世界的。现在的考古证据,如最早的猿人是巫山人,都是支持我的观点的。

总而言之,中国是最早的灵长类的起源之地,是最早的猿类的起源之地,是腊玛古猿和南方古猿的起源之地。从腊玛古猿开始,中国大西南泛长江上游地区,包括鄂西、湘西、滇黔高原,是原始人类的生存集中之地。华夏智人最早的生活之地也是滇黔地区。

我所说的华夏智人和华夏人种,是个总体概念,其源头是生活于滇黔高原的华胡原始群。

我所说的滇黔高原是指现在的云贵高原及四周的延伸地区、鄂西湘西川东的山地和四川西南部的康定草原。

 

一、基因证据——现代人同源

 

目前的基因研究成果,可以证明现代人同源。但源在哪里,不能用基因来证明。基因记录着人类进化的信息,但不能雕刻人类起源的信息。基因上不可能把非洲雕刻上去。

不少研究者说,基因的研究成果支持非洲起源说,但没有说基因给出的人类进化和扩散的的方向是根据非洲起源说规定的路线图来的,也没有说基因实际上只能找到人类共同的基因变化点,但基因并不能记录自然地域变迁的信息。

 

二、人类生物学证据——蒙古斑、蒙古褶也证明华夏人种、高加索人种和尼格罗人种同源

 

我们所说的铲形门齿、蒙古斑、蒙古褶,高加索人种和尼格罗人种同样有,但中国南方的百越系汉人中却很少有,这对我的华夏人种在起源阶段就分化成华人群和胡人群两个人群的理论是一个很大的支持,因为百越正是远古生活于东南沿海的胡人的后裔,所以胡人系统的汉人就没有以上特征。

这同时可以说明以下两点:一是胡人最终还是融合入华夏族群中了。二是欧罗巴人种、尼格罗人种与我们是同种同源,都是华夏人种,源头是华夏人种-华尼人。

华尼-安人(雅利安人)与华尼人之间的分化,是在第四纪冰川期内完成的。从滇黔或康定地区北进到秦安大地湾的华尼人为适应白雪环境和冷风环境,其眼部、鼻部发生了变化——深眼窝、高鼻梁、长鼻子;为适应弱光照射的需要头发和皮肤颜色变浅;华尼人在中国西部演变成了华尼-安人(雅利安人)。所以所谓的欧罗巴人种的特征,是华尼人适应北方寒冷环境进化出来的。尼格罗人的黑色,也是华尼人在进入非洲和赤道及近赤道地区产生的适应性进化。华尼-安人也可以简称为安人,安人也是西方历史上的蛮人。

人对环境的适应性变异会产生新的性状是不用怀疑的,如土居欧洲人的金发碧眼的特征也是其祖先在北欧、西欧相对独特的环境下进化出来的。

《山海经》中有中国南方有黑人存在的记载,在考古中柳江人、河姆渡人和昙石山人有矮黑人的特征。所以我确定,胡人是真正的矮黑人种。华尼人,则是黄色人种。但胡人不是尼格罗人的祖先。胡人在进入中国东北部草原后,适应寒冷环境,食用牛羊奶和肉,身体又变得高大粗壮起来,演变成了东胡游牧民族。

看非洲的黑人,南部黑人(漆黑)和北部黑人(淡黑)是不同的种类。南部黑人是非洲丛林原始种,北部黑人源自华夏人种。南部黑人是非洲本土人种,是在渡过非洲恶劣气候之后残留的极少部分猿人的后代发展出来的,他们进化缓慢,从没有离开过非洲南部,因为在非洲气候干旱炎热沙漠化的情况下,非洲南部还保留少部分雨林。非洲丛林原始种与中国的胡人不是同种。

我在《人类起源于中国说》一文中说过,非洲的古猿龟缩在非洲南部不断走向消亡,这说的只是一种大趋势,并不等于说他们灭亡了。他们没有外扩的能力和优势,在进化上也是缓慢和落后的。非洲南部的黑人到如今还在延续那种消亡的状态中。

对于华胡原始群什么时候分化的,以前我一直说是在华夏智人认识火的时候发生分离。但认识火的时候为什么会分离呢?原因是华是火燃烧的状态,胡是火燃烧的结果。

汉语在起源阶段也是多音节的,后来受一字一音的限制,许多的多音节词汇简化成单音节词汇,如火的原始音可能是胡华(huha)或华胡(hahu)(如彝族就把火叫做“莫都”,是多音节)。在古汉语词汇由多音节向单音节演变的过程中,胡音和华音分离。胡人把火叫做hu,华人把火叫做ha。这是语言上的分化。

在人种上的分化,可能与人的肤色有关。黄种人中有些人的肤色偏黑,这是一种自然现象,到现在黄种人中也有不少皮肤油黑者,也有肤色比白人还白的。这些肤色油黑的人不被黄种人接受,自然就形成了一个新的群体,现在的汉人中也有不少肤色偏黑的人,他们一般也是经常受歧视的。这些肤色偏黑的人集合成一群,就形成了与华人独立的新群体。

新群体被称作hu,是因为火烧后的灰烬的颜色就是胡,即黑色。这个黑色实际是底黄表黑,黄中透黑,与黑人非洲南部丛林原始种的黑是不同的。

在人类的历史上,人类的歧视是一直存在的,这并不奇怪。“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也是人类社会的自然现象,包括以后的人类社会地位的分化。

 

三、气候和地理证据——智人华夏(尼)人种是世界上唯一的智人

 

在《人类起源于中国说》一文中,我专门探讨过地球气候变化的问题。地球上的温度变化,包括温度的季节性变化和寒暖周期性变化。寒暖周期性变化主要是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尺度内(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甚至几千万上亿年)的暖期和寒期交替变化。暖期的盛期是极热期(荒漠期),寒期的盛期是冰川期(冰河期)。

 

(一)对于寒暖周期性变化,我只好从第三纪冰川期说起

 

在距今3.2亿年到2.3亿年之间是地球的第三纪冰川期。

从2.3亿年以后,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气温反复之后,地球又进入暖期。

在距今2.3亿年到1200万年之间,地球气温呈逐渐上升趋势,这个时期可以称为地球的一个温暖期。这个温暖期又是地球生物的又一个大爆炸时期。在这个温暖期内,恐龙等爬行类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原始哺乳类动物也得到了发展的机会。但居统治地位的是恐龙。

 

(二)不幸也是有幸的是,在距今6500万年的时候发生了一场意外,一颗外星撞击了地球,包括恐龙在内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地球生物灭绝了,恐龙时代宣告结束,哺乳类的时代来临

 

恐龙等的灭亡,给原始哺乳类动物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大约在距今5000万年以前,由低等灵长类分化出了高等灵长类,如中国的亚洲徳氏猴(距今5500万年),在距今3300万年到2400万年以前,产生了猿类,如中国的中华曙猿(距今4500万年),使人类的诞生成为了可能。

此时地球的温暖期还没有结束,古猿利用地球的温暖期快速形成了种群,并以中华大地为中心,快速向亚洲、非洲和欧洲扩散,在亚、非、欧大陆上适宜于古猿生活的许多区域都有古猿生活,如在距今2300~1800万年前,森林古猿在亚、非、欧广泛分布。

距今大约1500~700万年前,腊玛古猿广泛分布在亚、非、欧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栖息地包括从森林到开旷林地的各种环境。

中国的滇中地区是腊玛古猿分布最多、种群优势最强大的地区,是腊玛古猿的起源中心和传播中心。

 

(三)不幸和有幸的是,地球的温度环境又发生了剧烈变化,在距今1200万年到500万年之间地球进入了极热期

 

极热期的结果是地球进入荒漠化,地球表面大量荒漠化,森林面积萎缩,剩余的森林也变得十分稀疏,草原和沙漠地貌出现,这个时期的地球地貌是萎缩(稀疏)的森林+草原(灌木)+沙漠。

这是一次对古猿的物竞天择的残酷时期。在极热期,古猿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古猿被迫被动地适应这种剧烈的变化。

古猿命运的变化是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关联的。

正好处于萎缩(稀疏)的森林的古猿,除了偶尔会到地面活动外,生活状态基本没有变化,只是由于森林萎缩和稀疏,食物发生紧张,种群数量肯定会减少。他们依然是古猿,演变成了后来的森林猿类。

正好处于草地上的古猿(生活地草原化)(或许也有一部分走出森林来到了草地的古猿,也有从沙漠迁来的古猿),他们可能不适应草地,一部分退回了森林,一部分消亡了。当然总有适应草地的古猿,他们进化成了人猿,成为了能够直立行走的的古猿。直立行走是古猿适应草地生活状态的结果。我把能够直立行走的古猿叫做“人猿”。

正好处于沙漠的古猿(生活地沙漠化),要么逃离,要么就是灭亡,古猿没有在沙漠生活的能力。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古猿进化成直立行走的人猿,与非洲大裂谷没有任何直接的关系。非洲起源说关于古猿进化成获得直立行走性状的原因是极其荒诞的。

根据人类分子学研究的成果,人和猿的分界线在距今600万年到500万年之间,此时期正好是地球温度极热期的晚期。说明在地球极热期的晚期,距今600万年到500万年,人猿就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物种了。

 

(四)有幸的是,极热之后,在距今500万年后地球又进入了温暖期,有利于人猿种群的稳定和发展

 

进入温暖期后,地球的生态环境又恢复优良状态。人猿利用这一个时期形成了种群优势。人猿是能够直力行走的古猿。

此期间人猿在亚、非、欧适宜于生活的地区都有分布。

 

(五)有幸和不幸的是,在距今300万年以后,地球的温度环境和地理环境又发生了一次巨变,对人猿进行了再一次的物竞天择

 

在距今300万年到200万年之间,青藏高原隆起了,成为了世界的屋脊。在距今250万年到160万年,地球气温急剧下降,最终在距今160万年以后,进入第四纪冰川期。

青藏高原的隆起,完全改变了地球的气流环境、季风环境和降雨环境,导致非洲、西亚、中亚和南次大陆干燥而炎热,青藏高原以西、大西洋以东,从大西洋沿岸开始,经北部非洲、欧洲南部、西亚、中亚、印度北部到中国西北的土地沙漠化。欧洲的人猿只存于欧洲的北部,沙漠区域的人猿消失了(要么逃离沙漠,要么在沙漠中灭亡),非洲的人猿存在于南部非洲雨林。

由于气候变得炎热而干燥,非洲南部的植被再一次遭到破坏,非洲南部的人猿食物匮乏,饥渴中种群数量巨减,不断走向消亡。而印度到现在也是一个经常受热浪侵袭的地方,也大面积沙漠化,人猿无法生存。中南半岛及印度尼西亚等海岛,偶然有人猿生存,没有形成种群优势。

在距今250万年到160万年,第四纪冰川期到来,地球气温环境逐渐降低,寒冷和冰川覆盖对古人类是不利的,人猿承受不起严寒的气候,冰川覆盖导致动植物种群数量急剧变少甚至于使食物链断裂,人猿的食物严重缺乏甚至于找不到食物,人猿只能在寒冻和饥饿中灭亡。欧洲在第四纪冰川中被冰川覆盖,这里的人猿走向了灭亡。中国北方的人猿,命运也一样。

 

(六)在中国大西南人猿成功进化成了猿人并进一步进化成了智人

 

中国大西南地区的人猿能够幸免于难,是因为在距今300万年到200万年之间,青藏高原崛起了,为中国大西南提供了气候上的庇护,使中国大西南特别是滇黔地区免遭寒冷气候的侵袭,这里的人猿幸免于难。在中国大西南,人类的进化进程没有因为第四纪冰川期的到来而打断,即人类在中国大西南,完成了由古猿进化成人猿、由人猿进化成猿人、由猿人进化成智人的全部进化过程,顺利地由古猿进化成了智人。

因为没有青藏高原的庇护,其他地区的原始人类没能躲过第四纪冰川寒冷的气候,被冻死和饿死而淘汰了。所以中国大西南的人猿是唯一的人猿,由此区域进化出来的智人华夏人种当然是世界上唯一的智人人种了。

 

(七)人类进化的关键环节是古猿进化成人猿(获得直立行走的性能)。人猿进化成猿人、猿人进化成智人的关键环节是大脑的进化

 

1、直立行走的优势

 

(1)直立行走站得高、看得远,有利于在草原上生活。容易观察到周边的环境,躲避其他动物的进攻,能观察到远处的危险,能够寻找到远处的猎物、水源和寻找到可使用的植物和果实,规避不利的环境。

(2)直立行走让手脚分化而实现手脚分工。手解放出来,承担了新的功能。手可以是进攻的武器,也可以拿起自然界存在的石头、棍棒做武器,手还能制造和创造,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好处。

(3)只有直立行走,古猿才能最终进化成人。直立行走最大的优势,是为猿脑进化成人脑提供了条件,让猿面变成人面成为了必然。

直立行走是猿脑进化成人脑的先决条件。直立行走为猿的颈部能够承受更重的大脑准备了条件。直立行走也是打开限制猿脑增重的基因的密钥,使脑容量增加获得了猿身体机能的认可。

猿脑进化成人脑,关键是脑容量的增加。如果猿还在爬行,横向的猿的颈部不足以承受更大的重量,脑容量就不可能增加,增加就会导致颈部的损伤或断裂,因为猿脑给颈部的力量与猿的颈部是垂直的,等于给了猿的颈部一个下切力,猿的颈部承受不了过重的大脑。爬行的猿的身体内部也有控制基因来控制猿脑的生长。这就是现在的猿类大脑依然不能进化的原因。

猿直立起来后,脑部和颈部是同向的,脑给颈部的压力也是同向的,不会导致颈部受损。颈部也能够承受更重的脑,脑容量的增加有了支架条件。

猿直立行走后,脸部的受力也发生了改变,猿的脸部的一些古猿特征会逐渐消失,猿脸逐渐演变成了人脸。猿脸变成人脸,还与脑部变化有关,脑容量增加后,脑部会变大变圆,也会带来脸面的变化。所以猿脑完全进化成人脑后,人面才能最终形成。人面的形成是猿脑进化成人脑的标志。

古猿在直立行走后,并不会一下就变成了人,因为其身体特征特别是面部特征依然是古猿,古猿在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的直立行走后,猿脑才会变成人脑,猿脸才会变成人脸。所以我把获得直立行走性能的古猿叫做“人猿”——能够像人一样直立行走的古猿。

 

2、在获得直立行走性能后,猿脑进化成人脑的关键因素是环境条件

 

古猿进化成人猿后,脑的进化是必然的事情,在猿脑有了一定的进化后,猿有了初步的人智,标志着猿脑进化成了初步的人脑,人猿也就演变成了猿人。所以我所说的猿人,是原始智人,也就是早期智人。早期智人,属人的范畴,但由于脑的进化还不完全,面部猿的特征还没有消失,他们是像猿的人,所以我把他们叫做“猿人”。

猿人在脑部进一步进化后,最终进化成了与现代人无异的大脑。大脑进化完全后,猿人的面部猿的特征也完全消失,成了与现代人无异的脸面,猿人就彻底进化成了智人了。智人是拥有完全人智的人,身体上的猿的特征完全消失了,与现代人无异,所以我把他们叫做“智人”。

脑的进化的快慢,与环境条件有关。适宜的温度环境、优良的生态环境(丰富的动植物食物资源)、食用熟食、人体及大脑进化的微量元素的摄入都是很关键的,这些东西都是由人猿生活的地理环境提供的。

中国大西南,正好是人猿生活和进化的最佳地区。

这里温度适宜,不太冷也不太热,大部分时间内是温暖湿润,滇中还能保持四季如春。

这里森林茂盛,雨水充足,洞穴众多,人类的回旋余地很大。

这里动植物丰富,河流山溪众多,提供给人类的食物丰富多样。这里的远古人类在距今200多万年就已经学会了使用火,有证据表明这里的远古人类用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600万年前,熟食对于他们来说不是难事。

这里还有众多的山泉,矿物质和盐水可以自山泉自然流出,人体进化和人脑进化所需要的微量元素可以在饮水时得到自然补充,极大的加快了人猿进化成猿人、猿人进化成智人的速度,人的进化十分彻底和十分完全。如鄂西的土家族自治区是一块富硒土壤,这里也是出产巴盐的地方,盐中含的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齐全而丰富,关键的是,巴山下面就是盐矿,盐能够从泉水中带出来,这一点对于远古还不知道盐的重要性的人类来说至关重要。

 

(七)第四纪冰川期为什么北方有远古人类?

 

1、在第四纪,地球上出现了明显的冰期和间冰期交替模式

 

第四纪是人类的世纪。在第四纪,地球上出现了明显的冰期和间冰期交替模式,第四纪的生物界面已经十分接近现代了。哺乳动物的进化在第四纪最明显,而人类的进化是第四纪最主要的事件之一。

所谓冰期和间冰期交替模式,是说第四纪冰川期,再不是漫长的冰川期,而是间歇的冰川期,上一个冰川期与下一个冰川期之间有时间间隙。冰期之间是相对温暖的时期。冰期之间的温暖期为猿人从南方北进创造了条件。猿人利用间冰期(冰期之间的温暖期)把活动范围扩大到了北方。如中国北部、北亚、欧洲等地。但这种挺进是一件很不幸的事情,因为人类还不会人工取火,在冰期再次来临后,他们要么撤回中国大西北,要么就被冻死了,撤回是很少有的,冻死是最多的结果。

第四纪冰川期一般认为是距今160万年到距今1.25万年,我根据大地湾遗址的变化认定我国第四纪冰川期结束的时间是距今1.3万年。

 

2、在第四纪冰川期内古人类可以利用间冰期把生活圈向北推进

 

这段时间世界各地的冰川进退次数并不一致,不过大多数的学者都同意:第四纪北半球大部有四次冰期、三个间冰期和一个冰后期;在北欧则有五次冰期、四次间冰期和一个冰后期。

中国经历了四个冰期:大理冰期(距今约7万年~1万年),庐山冰期(距今约37万年~24万年),大姑冰期(距今约80万年~68万年),鄱阳冰期(距今约120万年~90万年)。

冰期之间是间冰期。三个间冰期:距今约7万年~24万年,距今约37万年~68万年,距今约80万年~90万年。三个间冰期是古人类北迁可以利用的时间段。

 

3、蓝田人和陈家窝人就是北迁的成功例子

 

在这里以蓝田人(公王岭)为例。

蓝田人(公王岭)距今约80万至75万年,他们正是利用距今80万年~90万年时期的间冰期迁徙到秦岭北的蓝田地区的。

证据一:2005年,中科院古人类学家黄万波在三峡龙骨坡发现了巫山人时,也发现了蓝田人。说明蓝田人虽然在陕西蓝田发现,但其故乡却可能在秦岭以南。

证据二:蓝田人生活的公王岭动物群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它具有强烈的南方色彩,如其中的大熊猫、东方剑齿象、华南巨貘、中国貘、毛冠鹿和秦岭苏门羚等,都是华南及南亚更新世动物群的主要成员。

公王岭动物群中存在着这么多的南方森林性动物,一方面表明当时蓝田一带气候温暖湿润,林木茂盛(另一方面也表明那时的秦岭不象今天这么高,还未隆起成为妨碍南北动物迁移的地理屏障)。

与公王岭距离22公里的陈家窝却与公王岭不同,缺少带有强烈南方色彩的哺乳动物。软体动物也基本上都是现代生活于华北的种类。有的学者认为,两个地点的直线距离只有22公里,动物群却存在如此大的差别,这一事实除了反映了陈家窝人与蓝田人的时代不一致外,还反映了陈家窝人是在距今37万年~68万年间冰期重新迁徙而来,而且,两个间冰期时期内蓝田地区的气候不同,蓝田人生活期间蓝田的气候如同南方一样,所以有南方动物迁来;陈家窝人生活期间蓝田的气候如同现在的华北气候一样。

蓝田人和陈家窝人,都不是在蓝田地区连续存在,因为他们难以越过间冰期过后到来的冰期。

 

4、古人类成功定居北方是在发明“人工取火”技术之后

 

在第四纪冰川期,中国远古人类有三个间冰期可以利用进入北方生活。但能够成功定居于北方,是在中国远古人类发明“人工取火”技术之后。如大地湾人,距今60000年开始文化一直延续到距今5000年。山顶洞人也成功定居于北方。

 

5、中国古人类北迁历史

 

亚、非、欧的猿类,是从中国迁移过去的。古猿到人猿有各自的进化史。

青藏高原的隆起和第四纪冰川期的到来后,欧洲经过多次冰川期的侵袭后,古人类已经灭亡了。非洲除了南部丛林有非洲南部丛林原始中在丛林中少量存在外,其他地方的古人类几乎全部灭亡,少部分幸存种类的进化缓慢,在人类的发展史上没有起到作用。

大约在距今200万年以后,亚洲其他地区、欧洲的古人类基本是从中国迁移过去的。由于受沙漠带的限制,在成为智人之前,中国古人类没有进入非洲,在成为智人和具有越过沙漠的能力后之后,中国古人类才挺进非洲。

中国智人的发育时间,在距今24万年到7万年之间,在距今6万年以后逐步定型为华夏智人。在距今24万年到7万年之间,也是中国古人类迅速外扩的时间。

所以欧洲24万年以后的古人类,就是完全由中国迁移过去的。因为迁徙早,只具有初步的智力,是我所说的晚期猿人,也学者们说的早期智人,如尼安德特人。

在第四纪冰川期内,由于非洲北部一直到中国西北部都是延绵的沙漠,中国古人类总是先北迁到中国北部,从中国北部越草原进入北亚,再向西入欧洲,向东入美洲。当然到美洲在间冰期内是不行的,因为间冰期就是温暖期,白令海峡越不过,所以中国古人类进入美洲是在距今6万年以后的末次冰期内的一个时间点完成的。

黄饮冰2015年9月19日星期六于孝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