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中心论》新十二:中国是古人类进化链从未断裂过的地方

 澴川黄饮冰 2021-01-23

《中国中心论》新十二:中国是古人类进化链从未断裂过的地方

——连续进化论、环境决定论、人智驱动论和中国中心论综述

写本文的目的,期望对“人类起源中国说”的理论基础和理论依据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是想在人类人种和人类文明的起源的理论化上再做一把努力,并试图在建立中国文明理论方面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第一部分:连续进化论:在中国,古人类的进化是连接的和延续的,从未断裂过

1、人类进化链

用中国的语言来讲,人类的进化经过了以下阶段:古猿阶段、人猿阶段、猿人阶段、智人阶段、现代人阶段。我们不要被西方人搞出的很多中间概念所模糊和所迷惑,如什么能人、匠人、直立人等。用中国话来定义人类进化链,清楚明白而不会产生歧义。

人猿是能够直立行走但又不习惯于直立行走的古猿,因为人猿的身体结构还不适应于直立行走,这在考古上可以在古人类的骨骼遗迹上找到证据。

人猿开始阶段就有够利用自然界的现成的材料(如棍棒、石头等)作为工具使用的能力,后来他们还会对棍棒或石头进行一些加工,但人猿绝对不会利用火,因为人猿的智力还没有萌发出来,人猿脑比古猿脑进步,但脑容量还是比猿人的要小,这在人猿的骨骼遗迹上也可以找到证据,人猿的脑和古猿的脑有别但还没有质的区别。在考古上用火证据是区别人猿和猿人的有力证据,没有用火证据,所谓的猿人只能归之于人猿系列。

所谓能人、匠人都是古人类的早期成员,他们实际就是人猿。

猿人是跟人一样直立行走的但又像猿的人。猿人的身体结构适应了直立行走,但猿人有古猿的身体特征,如脑在本质上还是猿脑,面还是猿面。猿人的古猿的特征随着猿人的不断进化而不断消失,其头部特征和身体构造逐渐接近现代人。

因为适应了直立行走,猿人脑比猿脑有了一定的进化,猿人具有了初步的智力,猿人能加工工具,后来也能制造工具。猿人会用火,但不会人工取火。人工取火是猿人和智人的分水岭。会人工取火的就是智人,不会人工取火的就还是猿人。

智人是体貌特征与现代人接近或一样、智力与现代人近同或相同的人。智人是从智力上对人进行定义。狭义的智人与现代人是没有区别的,智人换上现代人的装束后与现代人比较是看不出区别的。

2、人类的进化是连续的,不是断裂的和突然的

人类的进化,是经过古猿阶段、人猿阶段、猿人阶段、智人阶段、现代人阶段连续进化而成的,不可能中间断裂又重新在一个地方突然出现新人类。不可能突然就造出了新人类,造出的新人类还与古人类没有关系,这样的人类起源学说说的就是神话,但人类的进化不是神话。造人的力量来自大自然。

3、早期智人还带有原始性,晚期智人的体貌特征与现代人无异

早期智人与现代人更为接近,但仍带有许多原始性质。早期智人不仅会保存天然火,还学会了控制用火。早期智人的生存年代大约距今二三十万年前到五万年前。早期智人是智人的发育期。早期智人在本质上还是归属于猿人。

晚期智人就是智人。晚期智人在解剖学上基本上和现代人相似,再也看不到原始特征了。只有看不到原始人特征的人才是智人。晚期智人会人工取火,还能技术用火,控制火候,文化上已有雕刻和绘画艺术,出现了装饰品。生存年代大约在五万年以前开始,一直延续到现代。

人智力的出现时间,可以追溯到猿人时期,猿人就拥有了一定的智力。

地质条件好的地方,智人的发育期会缩短,可以提前进化成智人,可以在很早就具有现代人的体貌特征,不过,他们是智人,但他们不是现代人。

4、现代人是智人,但智人不一定是现代人

在定义智人的时候,就一定要与现代人相联系。智人在脑容量、骨骼结构、身体特征和面貌特征上与现代人没有区别,是解剖学上的现代人。

现代人是进入文明时代的智人。最早的现代人应该是最早的创造文明的人,因为他们最早进入了文明时代。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湖南道县发现了距今8万年到12万年的古人类牙齿化石。说道县人化石是最早的现代人,这个说法实际是错误的,因为没有证据证明发现的道县人进入了文明时代,只是从牙齿来鉴定,这些牙齿与现代人的牙齿一样或近似,这只能说明道县人的骨骼结构或体貌特征与现代人一样,但不能说道县人就是现代人。正确的说法是,道县人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与现代人骨骼结构或体貌特征相同的智人,即最早的现代型智人。现代型智人是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不是人类学和社会学上的现代人。

说道县人是目前发现的东亚最早的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也不错。

5、古人类在中国的进化是连接的和延续的,从未断裂过

我之所以对“最早”不感兴趣,是因为中国古人类的进化链是延续的,从来就没有断裂过,所以在中国说最早的现代人一类的概念,激不起我的兴趣。

第二部分:环境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要表达的意思就是,并不是所有的古猿都变成了人,说明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宜于人类的起源、进化和生存,所以说到底人是环境的产物。在人智未开前,在人类的进化链中,环境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智的起源和发育程度亦由环境决定,因为不同地域的人类的智力有层级的不同,人智的驱动力也就不同,导致不同地域的文明状态也有态势的不同。

一、地球环境的巨变是物种(人类)快速进化的加速器

地球环境的巨变,主要包括地球气温环境的巨变和地球地理环境的巨变,最终表现在地球生态环境的巨变上。

如地球气温环境的剧烈变化。冰川期地球地球气温急剧下降,冰川覆盖地球多数地方,液态水总量减少导致降水减少,动植物数量急剧减少,沙漠化严重。地球进入极热期,蒸发量达到极致,大气含水量达到极致却还难以下雨,所以降雨也会较少,多数植物会脱水而死,地球荒漠化也达到极致。

再如地球地理环境的剧烈变化。外星撞击地球,大地震,造地运动等,都会带来地球地理环境的剧烈改变,同样会引起地球生态环境的剧烈变化。

地球环境巨变,具有巨大的自然选择力,还有巨大的基因突变诱发力,可以加速物种的进化,实现物种的快速进化,当然也包括人类的进化。所以地球环境巨变是进化的加速器。

如古猿进化成人猿,必要条件是森林演变成草原地貌。古猿本来生活于森林,在森林中攀爬生活。只有古猿生活的森林环境发生巨变、演变成草原地带,古猿才能改变攀爬的原始习性、建立直立行走的新性能,古猿才能进化成人猿。地球在距今1500万年到第四纪来临处于干冷期,大量的森林消失,草原地貌出现,迫使一部分古猿在草地上生活,改变了攀爬的原始习性,建立了直立行走的新性能,所以古猿就演变成了人猿。

二、优良而稳定的地球环境是新物种(人类)形成优势种群的培养基和累积进化的催化剂

在地球环境产生巨变之后,地球环境必须得到恢复才能有利于新物种(人类)形成种群优势。新物种(人类)形成了优势种群,才能为进一步的进化积累条件。

地球的温暖期是地球生态环境最好的时期。在温暖期,大地重新恢复生机,是生物大爆发、大发展的有利时期。

如在人猿产生后,只有地球环境恢复,人猿才能迅速发展成优势种群,成为一个新物种,并为进一步进化累积条件。

“直立行走”对于人猿来讲,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在人猿未获得智力前,生活于草原地带的人猿很容易成为其他动物的猎物被其他动物猎杀,这可能是我们现在看不到人猿的原因。

人猿的最佳生活地还是森林,所以在人猿形成优势种群后,人猿生活的地域重新演变成森林间杂着草地的地貌是对人猿最有利的,这样森林可以为人猿提供庇护,人猿也可以依靠采集种子和果子为食物;草地可以供草食动物游牧,人猿也可以通过猎捕获得食物。

距今300万年到200万年,青藏高原隆起了,使中国青藏高原以东、北纬15°到35°之间、主要是滇黔高原及其周边区域演变成了茂密的森林间杂草原的绿洲,为滇黔高原及其周边延伸地域的人猿向猿人快速进化提供了优良的生态环境,这是中国唯一的,世界其他地方没有的条件。

如果地球环境不再发生巨变,是不是生物就不再进化呢?也不是。在稳定的地球环境下,量的积累也会产生质的变化,只是要较长时间的量的累积才能产生质的变化(获得新性状或产生新物种)。

如距今6500万年外星撞击地球以后,到距今1500万年以前,尽管在降温,但这期间的温度还是相对温暖,地球地理环境也相对稳定,由低等哺乳类进化出高等哺乳类、再进化出古猿来,经历了5000多万年,尽管进化出“古猿”所花的时间长,但还是获得了成功。

这就是我不排除其他地方也可能有人猿进化成了猿人的原因。但不容置疑的是,人类进化的中心在中国。

三、优良的地质条件是人脑发育的促进剂(促生长素)

1、地理环境决定了人脑的进化速度和程度,造成了人类在进化上的分化

地理环境决定了人脑的进化速度和程度,所以恶劣的地理环境对大脑的进化不利。地理环境包括局部地理的生态环境、温度环境、地质条件等。地质条件主要指地质中的人体和人脑进化必须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自然含量。

地理环境造成了人类在进化上的分化。处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地质条件的人类,人脑的进化速度和程度是不同的,所以不同地理环境和地质条件进化成的人,成为现代人的时间不同,智力层级不同。成为现代人的时间不同,创造文明的起始时间就不同。智力不同,文明的态势也就不同。这当然跟文明的优劣无关,但与文明所处的发展状态有关。

人获得智力的物质基础是“人脑”,只有猿脑进化成了人脑,人才能获得智力。

2、直立行走是人脑发育的先决条件(先有直立行走,后才有脑的发育)

猿脑进化成人脑的先决条件是“直立行走”。直立行走,为脑的增大和脑容量的增加提供了支架条件,使脑容量增大、脑增重成为可能;最重要的是,直立行走,开启了古人类身体上的阻止和控制大脑增重的密码,使脑的增重得到古人类身体自身的认可。

人猿得先学会直立行走,然后脑的发育才有可能启动。所以在脑发育之前,人猿的身体得先发育好,人猿的骨骼结构要发育到适应直立行走。适应了直力行走的古猿就演变成人猿了。

没有获得直立行走的性能,就是处于再好的地球环境和地质条件,猿脑也变不成人脑。这就是猴子和猿还是猴子和猿的原因。比如鄂西恩施地区是富矿地区,但那里的猴子和猿到现在也没有变成人。

3、优良的地质条件可以促进人体的进化和大脑的发育

在古人类获得了直立行走后,地理环境在脑的发育上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优良的地质条件是人脑发育的促进剂,可以加速脑的进化速度,减少人猿进化成猿人、猿人进化成智人、智人进化成现代人的时间。

“直立行走”的“人猿”,本质是猿,而不是人。人猿的直立行走还有很大的缺陷,人猿的身体骨骼结构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直立行走”。只有人猿的身体结构进化成了猿人的身体结构,“直立行走”才能固定下来,才能更好地有利于脑的发育。

人猿进化成猿人的关键是身体进化,目的是适应直立行走和把直立行走固定为人的性能。

猿人进化成智人(现代人)的关键是脑的发育,目的是获得智力和把智力固定为人的性能。

脑的发育带来的结果,是人猿脑进化成了人脑,人猿面进化成了人面,人猿就进化成了人现代人。

古人类身体的进化和脑的发育,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补充很关键。人类必需的矿物质有盐,人类大脑发育需要的微量元素有54种。古人类不可能主动有意识地区补充这些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只能是从自然界中无意识地获得。古人类所生活的地理环境中富含这些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他们就能够及时获得补充,相对于其他没有这个地质条件的地方的古人类来说,身体的进化和脑的发育就更快了,这就是地质条件的优势。

中国南方像鄂西恩施地区,就是对于人类进化来说地质条件优良的地方。这样优良的地方在中国南部特别是中国大西南是很多的。

这就是恩施地区存在一个古人类进化链的原因。

第三部分:人智驱动论

人智驱动论要表达的意思就是,文明是人智驱动的产物。没有人存在的地方,也就没有什么文明,就根本不要谈最早的文明。最早的文明只能产生于最早的适宜于人类住居的地方。人类的智力发展到成熟阶段后创造了文明。

人智有一个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从朦胧到成熟的发育过程。人智的驱动力是逐步释放出来的,人类依靠人智逐步地挣脱自然力的束缚,最终创造出了人类文明。

在古人类没有智力的时候,古人类的进化完全取决于自然。在古人类有初步的智力到人智未成熟前,古人类对自然的适应能力和对自然的影响能力还很低,古人类的进化受地球环境的制约程度很大。人智成熟之后,环境对于人来讲就是选择性、适应性和改造性的结果,除人类不能抗拒的地球环境变化外,人类进化对环境的依赖性和环境对于人类进化的限制性降低到最低。

1、文明是人智驱动的结果

只有人智成熟了,猿脑才能彻底变成人脑,猿面才能彻底变成人面,人类才有创造文明的驱动力,才能具备文明的创造力。

文明是现代人的创造。

2、陶器和种子是人智驱动的成果,也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象征

人类的进化也伴随着人智的进步。利用和保存自然火、控制使用火、人工取火都是人智驱动的结果。技术用火,掌握火候,控制火温是人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能做到的。能够技术用火,掌握火候,控制火温的智人,其智力的进化就已经很完全了,他们与现代人无异了。人是否能够技术用火,陶器是最好、最直接的证据。人的智力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才能有种植的思想,产生种植技术。种植业的存在与否,种子是最好、最直接的证据。

陶器和种子既是人智驱动的成果,也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物。使用陶器、进行种植的人,就一定是现代人了。

3、文明种和原始种

当今世界上的人实际分成两个种群,一种是进入了文明时代的现代人——文明种,另一种是还处于旧石器时代到新时期时代过渡中的原始人——原始种。原始种对现代文明几乎没有贡献。原始种一直龟缩于南部非洲,直到文明种进入非洲南部发现他们。

在第四纪第一次冰期后(距今120万年到90万年),非洲古人类完全灭绝了。现存的非洲原始种是在第四纪三个间冰期内进入非洲的,在进化的等次上差异性很大,他们像人类进化的标本一样保存在非洲。

第四部分:中国中心论——中国是人类人种和人类文明的起源中心和传播中心

中国中心论要表达的意思就是,人类的起源和人类文明的起源中心都在中国,而不在其他地方。正因为有人类和人类文明的起源和传播中心的优势,中国也一直是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引领世界。

我在《人类起源于中国说》一文中同时提出了“中国是人类人种和人类文明的起源和传播中心”的猜想,这是中国中心论的理论基础。因为古猿在中国完成了从古猿到人猿、从人猿到猿人、从猿人到智人(现代人)的全部进化,世界上的智人都是华夏(尼)智人的后代,这是中国中心论的基石。

历史上的“中国”的真正含义就是天下的中心国的意思,是古代中国人的中国中心论,是华夏傲视四夷的文化基石和精神源泉。中国中心论从宋代后逐步丧失,在近300年被西方中心论逐渐解体,在近100多年被西方中心论彻底击垮。

重新树立中国中心论,就是要以中国中心论为理论基础,重建中国的天下观,以中国为中心,重新构建新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大同新秩序。

中国的新天下观,是世界性的,但中心在中国,这一点是核心、基础和出发点。

中国地理环境的唯一性决定中国在人类起源史上的中心地位。

第四纪是人类的世纪,所以我以第四纪内的地球环境再次对《中国中心论》进行论述。

一、第四纪冰川期对地球环境的作用是一样的(寒冷、加剧干旱和沙漠化),对于人类来讲,如何越过冰期的问题是决定生死存亡的大事情,所以在冰期有天然形成的“避难所”之环境至关重要

在冰期北方冷空气活动强烈,控制北方气温,全球处于寒冷中。

冰期往往会导致喜温性生物大灭绝或大迁移。在冰期冰川作用强盛,地球液态水总量减少,导致降水减少,加剧了干旱和沙漠化。在冰川期内,冰川扩大到极致。冰川有山地冰川,陆地冰川,海洋冰川。在冰期内冰川扩大导致液态水减少,降雨减少,地球沙漠面积比现在大得多。

第四纪冰川期出现冷暖交替模式,即亚冰期和间冰期交替出现模式。两次亚冰期之间的时期是间冰期,间冰期地球气温相对温暖。在间冰期地球环境得到暂时恢复,生物得到暂时恢复。间冰期是对古人类有利的时期,古人类往往利用这个时期进行迁徙,把生活圈向北方推进。但这种盲目北进的古人类,往往被下一个亚冰期所毁灭。

二、青藏高原的隆起加剧了其它地方的环境恶化程度,却为中国营造了一个世界唯一的相对独立的环境优良区,成为了冰期古人类的“避难所”,让古人类在这里安全渡过冰期,延续进化

1、在北半球西部和中国西北形成干旱性气候

现代沙漠分布图

距今248万年前的某时间(估计距今250万年左右),青藏高原隆起到一定高度后,阻隔了西风的东进,东风西进,西南季风也不能北上,在北半球西部(北非、中亚、西亚、南亚北部)和中国西北形成干旱性气候。在第四纪冰川期内的亚冰期内,上述地区的干旱更严重。

里海、咸海本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古地中海也是的大西洋的一部分,随着青藏高原隆起,古地中海也脱离了大海成为了独立之海。在干旱气候形成后,雨水少,蒸发量大,古地中海消退,形成了地中海、里海和咸海。三海分离是干旱气候形成的证明。

2、加剧了北半球西部和中国西北的沙漠化程度

在青藏高原未隆起到阻隔东西气流交汇的高度之前,北纬15°~35°之间的地区是沙漠的自然分布区,本身有沙漠分布(包括中国的北纬15°~35°区域),只是沙漠规模小,沙漠之间不连续,沙漠间有广大草原和稀疏的森林分布。

青藏高原隆起到阻隔东西气流交汇的高度之后,西亚、南亚北部、非洲北部北纬15°~35°之间的地区全部沙漠化,而且连成了一片,成为宽广的沙漠带。中亚、中国北部特别是西北北纬35°~50°之间的地区也严重沙漠化。

撒哈拉大沙漠是一个古代沙漠,形成于距今250万年以前,撒哈拉大沙漠的形成正好与青藏高原的隆起同步,是青藏高原的隆起对地球气候产生巨大影响的证明。

3、避免了中国东部北纬15°~35°之间的地区沙漠化,使之成为北纬30°唯一大绿洲

青藏高原隆起到阻隔东西气流的高度后,把中国青藏高原以东、北纬15°~35°区域内的沙漠向北移动到北纬35°~50°之间的地区,使中国青藏高原以东、北纬15°~35°之间区域变成绿洲。

对于古人类的进化来讲,北纬15°~35°之间的地区并不都是适宜区,因为这个区域大多数地方是死亡地带。

只有中国青藏高原以东北纬15°~35°之间的地区是绿洲,适宜于古人类的进化和生存。尽管美洲这一区域也有绿洲,但美洲已经被证实不是远古人类的起源之地。所以唯有中国北纬15°~35°之间的地区才是人类起源、人类进化和人类文明产生的最佳地区。

4、使南亚东部和东北部古冰川作用更加强盛,加剧了南亚的寒冷

青藏高原的隆起诱发了西南季风。在距今248万年以前的某个时间点以前,西南季风可以越过喜马拉雅山来到藏北,为藏北带来了丰沛的雨水,所以藏北的古冰川作用非常强烈。在距今248万年以前的某个时间点以后,西南季风不能越过喜马拉雅山,止步于喜马拉雅山阳坡,为喜马拉雅山阳坡带来了丰沛的雨水,导致喜马拉雅山阳坡古冰川活动非常强烈,在冰期冰川扩大到极致,气温下降到极致,极不利于古人类在南亚越过冰期。

以上因素却降低了中国青藏高原上的古冰川作用,极大地有利于中国古人类越过冰期。

5、在中国南部营造了“冰期人类避难所”——滇黔高原及其周边延伸山地

中国地形图。

青藏高原及其造地运动形成的秦岭、大巴山、大别山等,形成了对中国大西南(含中南一部)的屏护,使中国大西南(含中南一部)特别是滇黔高原及其周边延伸山地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气候单元,为避免古人类在冰川期毁灭营造了一个天然的避难所和持续进化所。

在距今248万年以前,不仅东、西气流无法越过青藏高原,北方冷空气也要绕过青藏高原南下。

北方冷空气被青藏高原分成两股,一股向西绕行,加强了南亚(南次大陆)的寒流,致使南亚(南次大陆)在冰期更加寒冷。一股向东绕行,经秦岭一次引导和减弱,再经大巴山和大别山等的二次引导和减弱,向中国的东部而去,在中国的东部再次和北部冷空气汇合,直下中国的东南部,致使中国东南部在冰期更加寒冷。

北方冷空气经过青藏高原的分流、经过东西向的秦岭、大巴山和大别山等的减弱,越过大巴山和大别山之后的冷空气,又会遇到川东和鄂湘西群山(即滇黔高原向北的延伸部分)的阻挡和分割,进入四川盆地和两湖平原,再爬上滇黔高原极其周边延伸山地,就变得非常微弱了。

为了确保滇黔高原极其周边的延伸山地不被冷空气回返强袭,大自然还有一个的精巧设计有效地防止了在中国东部地区汇聚后再次形成的冷空气强流回流到滇黔高原极其周边山地,并引导冷空气继续南下。这个精巧的设计就是让湖南、江西的山脉,大都呈南北走向(如雪峰山)或西南东北走向(如武夷山)。

在冰期,北方冷空气对滇黔高原及其延伸山地构不成寒流威胁,这里是古人类自然的避难所,古人类在这里成功了越过第四纪的多次冰期,并不间断地进化着。

滇黔高原及其周边延伸山地与海洋的距离适中,既能接受到海洋季风形成丰沛的降雨,又能避免海洋热量的侵袭。滇黔高原适宜的海拔高度还造成了夏凉的效果。

所以,滇黔高原极其周边延伸山地的是大自然的宠儿,大自然在那里营造了很多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的小环境,如滇中、恩施,是老天爷留给古人类越过冰期的“伊甸园”。

这个大自然的冰期保护模式对滇黔高原及其周边延伸山区有效,对中国东南无效。

6、促进了人猿到猿人或智人的进化

青藏高原的隆起产生了巨大的自然冲击力,对生活于古青藏平原及其周边地区的人猿产生巨大的影响,也可以诱发新的突变,所以最有可能是古青藏地区和其周边地区的人猿进化成了猿人或智人,其他地方没有这个诱发力所以人猿没有进化。

三、沙漠阻隔、干旱制约、海洋断离和海洋气候控制对非洲和其他地区的制约作用

随着300万年前青藏高原的隆起,中国西部和中亚、西亚、南亚北部、北非就逐渐变得十分干燥了。至少在距今250万年前,北非大沙漠、中亚大沙漠、西亚大沙漠、南亚北部大沙漠就已经形成了,至少在在距今248万年以前就连成了一片了。

在第四纪冰川期的四个亚冰期,沙漠的范围比现在还要广大,冰期的盛期也是沙漠化最严重的时期。在冰期的盛期,沙漠草原消失、沙漠水源枯竭、树木枯死,沙漠内气温极其寒冷,是真正的死亡地带,古人类难以在沙漠中存活到冰期结束,往往在冰期结束之前就在沙漠中灭亡了。对于在北非、西亚、中亚和南亚北部的沙漠中发现的古人类,要结合冰期来判断,看他们生活的时间,是在间冰期还是在亚冰期,还要看他们是否越过了冰期,这样仔细分析,你会发现沙漠中发现的古人类都不是现代人的祖先,因为他们没能继续生存下来。

距今248万年前,从中国西部起始一直延绵到非洲大西洋沿岸的沙漠带,已经成为了古人类难以逾越的天堑和死亡绝地了。事实上,非洲南部的古人类也没有能力越过大沙漠去征服世界。在这个沙漠带面前,非洲起源说毫无意义。至少在距今248万年以前,非洲就被大沙漠和海洋与欧洲和亚洲隔离开来了,在沙漠的驱逐下,非洲幸存的古人类只得向南部非洲迁移;在冰期到来时,非洲古人类只能是向赤道地带迁移,逃脱不了灭亡或停止进化的厄运。

大海也是一个温度调控器。冰期的海洋是冷海洋,刮起的是寒风;温暖期的海洋又是暖海洋,刮起的是热浪。与海洋距离太近或被海洋四面包裹并不是一件十分有利的事情,因为受海洋气候影响太大。在冰期,气温表现出寒冷,极易生成海洋寒流;在间冰期,气温相对温暖,极易生成海洋热浪,与海洋距离太近和被海洋四面包裹的地区,很容易被海洋寒流和海洋热浪控制,使古人类无法生存。非洲就是这样的地区。

在冰期和间冰期,与海洋距离太近或被海洋四面包裹带来的劣势,在非洲、南亚、东南亚、中国的南部沿海、海南岛、东部沿海、日本、朝鲜半岛等地区,普遍存在,古人类在这些地方,不可能越过冰期。早期人类在间冰期闯入以上地区,也会被酷热或海洋风暴形成的灾难所伤害,难以形成种群优势。

海洋对气候的影响还有一个延迟效应。海洋由冷海洋变成暖海洋,或者由暖海洋变成冷海洋,都有一个变化的过程,落后于大陆气温的转变。气温开始变冷了,海洋还没有冷下来,所以在冰期来临了,大陆气温变冷了,海洋吹起的还是暖风,受海洋气候影响的地区,就会在冰期来临的时候海洋保持一段的温暖。这对远古人类也是不利的,因为他们会在寒冷的逼迫下进入到这些海洋气候区,如西欧和北欧,结果是等海洋冷却了变成了冰海的时候,属海洋气候影响的区域就更加寒冷了。尼安德特人就是这样被阻隔在西欧和北欧的。接下来就是别的大陆气温转暖了,受海洋气候影响的区域却依然在冰期,因为海洋由冰海变成暖海得一个很长的时间。受海洋气候控制的地区,也是远古人类的死地。

黄饮冰20151021星期三。201763日星期六修改。本文原标题:中国是唯一的古人类进化链从未断裂过的地方——环境决定论、人智驱动论和中国中心论综述。

作者简介:黄饮冰,本名黄祥文,曾用名楚天孤客,湖北省孝感市肖港镇人,现生活、工作于湖北省孝感市。黄饮冰从1989年开始研究华夏起源史,是华夏文明起源史的独立研究者和中国中心论的倡导者、网络独立评论人。研究汇聚成《皇皇者华——华夏文明流源史谈》、《中国中心论——中国是世界人种和世界文明的起源中心和传播中心》、《华夏族群的起源和形成假说》。黄饮冰在网易、凤凰、新浪均开有博客,在大同思想网、博客中国、一点资信开设专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