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甫五律《宿赞公房》读记

 小河西 2021-01-23

杜甫五律《宿赞公房》读记

(小河西)

宿赞公房(京中大云寺主,谪此安置)

杖锡何来此?秋风已飒然。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

放逐宁违性?虚空不离禅。相逢成夜宿,陇月向人圆。

此诗作于乾元二年(759)秋,时杜甫居秦州。赞公原为长安大云寺主持。至德二载(757)春,杜甫曾在大云寺寄居,时作《大云寺赞公房四首》。赞公后因事贬谪秦州。杜甫在秦州竟也遇到老友。【据网上资料,时赞公住处,乃今天水麦积区甘泉镇西枝村。西枝村距甘泉镇约5华里,距秦州城约60华里。永川河横穿而过。西枝村南边的小山今称赞公土室山。赞公住的窑洞据说仍在。

杖锡:手持禅杖。《得道梯橙锡杖经》:“是锡杖者,名为智杖,亦名德杖。”《答杨苕华书》(晋-竺僧度):“且披袈裟,振锡杖,饮清流,咏波若,虽王公之服,八珍之膳,铿锵之声,炜烨之色,不与易也。”《留别公安太易沙门》(杜甫):“先蹋炉峰置兰若,徐飞锡杖出风尘。”

飒然:风声。《广雅》:“飒飒,风也。”《九歌》(屈原):“风飒飒兮木萧萧。”《题冤句宋少府厅留别》(唐-刘长卿):“何意秋风来,飒然动归思。”

违性:违心。《自咏》(唐-白居易):“只要天和在,无令物性违。”

成夜:整夜。《拟古》(南朝宋-鲍照):“秋蛩(qióng)扶户吟,寒妇成夜织。”

陇(lǒng):地名。《说文》:“陇,天水大阪也。”《通典》(唐-杜佑):“天水郡有大阪,名曰陇坻,亦曰陇山,即汉陇关也。”陇山横亘陕甘边界。《元和郡县图志》卷39:“秦州,天水。…陇城县,中。西南至州一百二十里。…陇坂九回,不知高几里。每山东人西役,升此瞻望,莫不悲思。”

陇月:《杂曲》(陈-江总):“关山陇月春雪冰,谁见人啼花照户。”《边夜有怀》(唐-骆宾王):“夜关明陇月,秋塞急胡风。”

大意:赞公您咋会来此处?在这秋风飒飒的季节。因为阴雨,深院菊花已荒芜;由于严霜,半池莲花已衰残。岂能因放逐违背心性?身居荒野也不会放弃修禅。今日相逢与您整夜共宿,陇地之月照着你又明又圆。

诗意串述:这首五律首联反诘起笔。您这位大云寺主持咋会来此地?杜甫惊愕。但飒飒秋风已使杜甫明白:赞公亦贬此。次联写赞公居处。因雨荒芜的秋菊,因霜衰残的秋荷。秋风中的残菊败荷,萧条凄凉。三联写赞公。虽然秋风飒飒残菊败荷,放逐边地的赞公不改高洁的情操;居于荒野的赞公不忘参禅悟道。末联点题。老友意外相逢,自然是整夜说不完的话。飒飒秋风中在这边塞之地,唯有圆圆明月与他们相伴。读了本诗,想到霜倒秋荷,雨荒秋菊,秋风萧索,但也会想到道人清静坦荡专心修禅,也会想到老友重逢明月高悬。有对贬谪的蔑视,有对赞公的赞扬,也有他乡遇故知的欣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