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乐中的分分秒秒 (一) ////////////////////// 安东·布鲁克纳《第四交响曲》 降E大调的“浪漫” (1874——1880) 01 第一乐章 平静而快活地(18′05) 呈示部 00:00 弦乐器上轻轻的一组震音揭开了作品的序幕,稍后大管在不同调性重复的旋律,给第一主题定音。 01:37 长笛和小提琴在上升音阶的基础上做出主题。乐器交替出现,形成的对话氛围贯穿了整个乐段。 02:40 法国号宣告欢快的第二主题开始,与之前的雄伟壮阔形成鲜明的对比。 03:58 第三主题,熟悉的曲调,但已经在不同的调性上了。 04:19 双簧管和单簧管的插入揭开了呈示部的结束语,随后长笛和乐队开始演奏。 05:43 小提琴演奏的旋律逐渐过渡到乐章的发展部。 发展部 06:16 双簧管、单簧管与圆号加入演奏,交替奏出各种旋律。 08:14 在弦乐器伴奏背景上,第三主题由铜管乐器呈现。持续的旋律模进,优美动听。 10:22 定音鼓重复奏出渐弱,将乐曲再次带入宁静之中。 10:39 弦乐器在发展部的最后时刻成为主角,展现出浪漫主义风格。 再现部 11:46 长笛奏出第一主题 14:42 大提琴再现第二主题 15:26 第三主题出现,弦乐与木管乐器在构成对位的同时,各种旋律相互愉悦地融合。 17:37 圆号奏出的第一主题异常壮阔,乐队奏出的弦乐宣告了这个乐章的结束。 02 第二乐章 葬礼进行曲 徐缓的(15′44) 呈示部 00:00 悲伤的旋律由弦乐器演奏,大提琴呈示第一主题。 00:32 小提琴奏出从前面的旋律中提炼而出第二主题。 01:30 弦乐器开始演奏的插段,五重奏迷人的合唱听起来紧凑而连贯。 02:01 弦乐器、木管乐器与圆号衔接在一起,音乐变得紧张起来。 02:49 定音鼓神秘敲击的同时,两支长笛奏出了尾声。 03:09 弦乐器演奏出音量微弱的拨奏,抒情的旋律不断转调。 05:09 长笛用一段极美妙的旋律,开始演奏呈示部的尾声 06:14 四个强有力的和弦结束呈示部。 发展部 06:19 乐队演奏的音乐清晰自然,小提琴担任主奏。 06:33 第二乐句的节奏随着铜管乐器加入而愈来愈紧张,最后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代替圆号的哀叹,简短的发展部就此结束。 再现部 08:00 回到第一主题的情绪。 11:54 木管乐器演奏主题,同时弦乐器有力的演奏构成对位关系紧张度增强,旋即铜管乐器进入。 12:22 铜管乐器的演奏,弦乐器拨奏,木管乐器加入,演奏出一系列的变奏。 13:29 定音鼓坚定地加入铜管乐器的演奏中。 14:45 圆号宣告了最后乐句的开始,定音鼓的温柔敲击是这段乐章的真正主角,最终木管乐器和弦乐器结合在一起,第二乐章在定音鼓悲伤的演奏下结束。 03 第三乐章谐谑曲 快活的、不很快的三重奏(9′32) 00:00 这乐章是这部交响曲最受人们欢迎的部分,圆号的演奏引出了谐谑曲旋律,与小号的演奏互相呼应,乐队的演奏逐渐加强紧张度。 00:21 长号奏出一个迷人的旋律,小号也加入演奏,呼应长号。 01:01 悦耳的号角声再次出现,随后由小提琴来结束。 02:21 在长笛的伴奏下圆号再次奏响谐谑曲。 03:59 一段具有田园风格的三重奏,长笛和单簧管交替演奏。 09:03 布鲁克纳在乐队的全力支持下,用一个激烈的和弦扩大谐谑曲的尾声,他最著名的作品的最后乐章即将开始 04 第四乐章终曲 适当轻快地(20′21) 呈示部 00:00 圆号和单簧管奏出一段悦耳的旋律,小提琴以连奏的方式帮衬。 00:36 长笛加入演奏引出第一主题 01:42 铜管乐器奏出一个琶音,音乐开始紧张。 03:07 弦乐组演奏第二主题。欢快风趣 05:35 第三主题出现,乐队再次带来激动人心的演奏。 06:28 在单簧管和大提琴的伴奏下,弦乐器开始演奏呈示部的旋律,圆号和小提琴完成了曲调的对位,持续的转调和木管乐器的独奏引出了发展部。 发展部 07:22 延续引子的风格。布鲁克纳在这里运用了包括陈述曲调在内的旋律框架,使这部作品成为惊世杰作 08:32 铜管乐器坚定地奏响了受到第一主题启发的旋律。 09:04 木管乐器交替演奏出一段迷人悦耳的曲调,旋律焕然一新,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加入演奏。 09:34 第二主题的特点持续在这一段旋律中出现,旋律始终低于低音乐器的拨奏。 10:12 渐强在一连串和弦中继续。双簧管开始演奏着微弱的旋律,形成了神奇的氛围。这是作曲家为这一乐章特意而作的。 10:51 铜管乐器突然奏响了伟大的第一主题。 12:28 第二乐章的悲伤气氛在这再次出现。弦乐器在大调式和小调式中演奏。 13:06 低音乐器拨奏,再现之前的一段旋律。原号继续低沉亲切的演奏。 在呈示 14:03 悦耳的第一主题响起,渐强的和声是这段旋律的主角。 14:33 通过不断变化的节奏,出现了整部交响曲中最强的渐强音,引出第二主题的宁静。 14:56 第二主题响起,在原有的旋律结构中出现了轻柔的变奏曲。 16:20 弦乐器激昂的奏出此段主旋律的第三乐章,随即乐队全奏加入。 17:32 第三主题的再现部由加了弱音器的铜管乐器和弦乐器演奏,弦乐器奏出紧张的震音,使旋律在最后几分钟仍然保持着紧张度。 19:56 铜管乐器奏出的有力和弦,以及弦乐器的演奏引出了最后高潮。布鲁克纳用一个大和弦结束整部交响曲。 ////////////////////// 文化背景 布鲁克纳还在幼年时,贝多芬、韦伯和舒伯特已相继逝世。在他青年时期,德国最杰出的作曲家是门德尔松、舒曼和瓦格纳。其中门德尔松和舒曼都英年早逝,而深受布鲁克纳尊敬爱戴的瓦格纳在欧洲则名声渐盛。布鲁克纳的《第四交响曲》(1881)与瓦格纳的《指环》(1876)、《帕西法尔》几乎同时首演。同时首演的还有比布鲁克纳年少9岁的勃拉姆斯的《第二交响曲》(1877)和《第三交响曲》(1883)。布鲁克纳的《第150号诗篇》和《第八交响曲》于1892年首演,同年首演的还有列昂卡瓦洛的歌剧《丑角》和柴科夫斯基的芭蕾舞剧《胡桃夹子》。 布鲁克纳第四交响曲获得了浪漫交响乐的盛誉,但其实称他为神秘交响乐更合适,因为整部作品的四个乐章都笼罩在一种神秘肃穆的氛围之中。 布鲁克纳如此描述这部交响曲:中世纪的一个城镇,黎明破晓,曙光洒落,宏亮的军号声响起,城门敞开,骑士跃马而出。神秘的森林,枝叶沙沙响,鸟儿在欢唱……谐谑曲描述了狩猎、舞蹈……末乐章的英雄主题渐强,尾声光辉灿烂而庄严。 ////////////////////// ——Real 李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