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1.23

 脊康中医黄医生 2021-01-23

一、

白芍、陈皮二药相伍可治虚痞。白芍有柔肝缓急止痛之功,陈皮理气开胃,燥湿醒脾。古人认为白芍可入脾经血分,又为脾虚之引经药,善养脾阴。临床研究表明白芍抗疲劳、提高免疫力,功可与人参相比。临证用二药加入应证方药中有养肝和脾,柔肝止痛,缓肝通脉,开胃消痞之殊功。应用二药可气机顺,脾胃和,四肢健,血脉通,其功妙矣。

二、

西医手术切除肿瘤是个好方法。在癌细胞未扩散,癌瘤位置在机体非危险区,可进行手术切除,成功率是比较高的,途径也捷。但术后为防流窜或遗留之癌细胞东山再起,施行化疗其效果往往不佳。因化疗药的毒副作用太大,它对人的机体伤害力及其速变远远超过癌细胞对人体的伤害力,而且是全方位的大面积的伤害。五脏六腑紊乱的机制还得不到恢复,手术后机体又处于虚弱状态,再行化疗岂不是雪上加霜。试想,如果化疗可以杀死癌细胞,就不必要手术,直接就用化疗医治不就更省事?化疗不要说是病人,就是身体很强壮者也承受不了。有的癌症可以手术,但不一定手术,因术后会给患者带来生活和工作上的不便。如果病太严重,药物不能治愈,手术也无济于事。(以上观点引自唐家和著《大众学中医治病手册》)

三、

临证对于通法的运用一定要综合考量,不可单纯的认为下法即通法。《医学新传》中有关通法的具体运用很有见地,为临证有得之论可资参考。该书曰:“夫通而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通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若必以下泄为通,则妄矣。”言之有理,妙语可细细悟也。

四、

中医虽无前列腺炎病名,但针对病因病机方面中医有独到见解,认为湿热是其主要病理病机,精浊瘀阻是其主要病理变化,肾虚是疾病后期演变之结果。依据慢性前列腺炎肾虚为本,湿热、瘀血为标的病机本质,可选敦煌出土卷子《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所载“大泻肾汤”(茯苓为君,重用大黄为臣,辅以黄芩、芍药;佐以干姜)加川牛膝、益母草治之,有良效。此方资料源于甘肃中医学院,可在实践中进行探索。根据恩师赵振兴经验结合实践以上药物用量可掌握应用:茯苓30g大黄10g黄芩6g炒白芍10g干姜2g川牛膝10g益母草10g,水煎服,日一剂。注意大便干者大黄后下,大便不干大黄与诸药同煎即可。

五、

石楠藤益肾祛风通络,治腰背酸痛常与炒杜仲、炙麻黄、熟地相伍。

六、

《本草再新》载“莱菔子化痰除风,散邪发汗”。本药长于利气,痹证方药用之可收化痰通利关节之效。滋补方用之,可防滋补药物碍胃之弊;与大黄相伍通矢气除腹胀。

七、

肝主疏泄在机体生理活动中的主要作用有二:一是调畅气机,机体一身之气机通畅与否与肝关系密切;二是调节精神情志。肝主疏泄失常往往情志失常互为因果。肝失疏泄失常而情志异常者,称之为因郁致病;因情志异常而致肝失疏泄者,称之为因病致郁。

八、

柴胡榔片相伍能疏肝调气。现代药理研究已证明二者合用能增强肠蠕动白术、枳实相伍健脾行滞,对胃肠运动有双向调节作用;佛手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并对十二指肠痉挛有明显解痉作用。

九、

临证疏肝理气之药不宜久用过用,因辛香之味过用则伤津耗气,应在应证方药中有意识加入酸甘养阴之品,以纠正用药之偏。正如清代医王旭高所谓:“疏之更甚者,当养阴柔肝。”

十、

临证凡遇糖尿病患者兼见便秘,治疗时宜从补气健脾润肠通便入手,用药时要注意辅以养血滋阴、生津润肠,这样疗效好。常用药物有黄芪、桑椹、枸杞、佛手、陈皮、火麻仁、生地、桃仁、瓜蒌、枳壳、生首乌、白芍等,用量要结合患者情况酌择。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1.2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