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瘦锅心语录(十一)

 晓岸瘦风 2021-01-23

瘦锅心语录(十一)

今日话题:关于诗歌。*其实大家们最初都不是大家,大咖们最初也不是大咖,他们都是用常人难以坚持的不懈努力、锲而不舍,甚至“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并用其独有的视角、独特的经历、痛苦的心理煎熬才完成一部甚至几部惊世之作的。但我们往往看不到他们背后千辛万苦的故事,看到的大多是他们成功后的光环。

 *文学(特别是诗歌)对很多人来说,是不能当饭吃的,最多只能将其当着陶冶性情、愉悦心情的一种花花零食。当我们仰望名家大咖时,就像仰望一座座高山,要攀援上去该有多难,要跨越就更难了!

 *很多时候,那些名家太高大了,有的甚至大到与天同高(有的靠吹嘘),我们其实够不着,还是做我们的草根作者好。

 *眼下有很多诗人名家讲座,诗歌大赛以及诗歌大赛颁奖仪式等,很多业余作者喜欢赶这些场子,甚至有些迷信这些讲座和奖项,其实,很多所谓的名诗人都仅仅是一个传说,他(她)们的背后,除了一定的个人努力,往往还有一些幕后推手,你不得不承认这样一种模式是成功的最佳模式:美女+作品+推手+有噱头的宣传=最大化的成功;要是男人就将模式最前面的美女换成“机会”就成了。

*总是喜欢赶一些名人讲座和诗歌大赛以及颁奖仪式的场子,可最终热闹是别人的,寂寞是自己的。诗歌创作不是靠别人来传授多少写作知识,或者是多参加一些诗歌大赛和颁奖仪式就能进步的。要想写好诗,一是必须有与生俱来的灵气;二是必须有生活贴身的体验;三是耐得住寂寞。老话说愤怒出诗人,其实这只说对了一小部分,真正能出诗人的是寂寞!

  *现在网络盛行,很多文学作品都发到公众平台等自媒体,作者们都纷纷争一个点击率和阅读量,其实,有时点击率高,也许是你写得作品质量真的好也真有人喜欢你的作品,但也许多数是人们在围观看热闹。红楼梦好不好?三国演义好不好,唐诗宋词好不好?可现在又有几个人在读?有一句话是我根据人家的句式编的:不管你看不看,好作品就在那里;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好作品就在那里。今生今世也许你不会看我的作品,可传世之作就在历史里!

   *你不得不承认,在我们这个国度古来有之喜欢附庸风雅的就大有人在,明明不喜欢文学,却装着酷爱文学的样子,而且还装得比真爱文学的人像。

  *所谓好诗,是你的一首诗有新意,即立意新,语言新;再有就是语言要干净、要简炼,但真要做到这些,却真的很难。我们现在好多诗都是在重复别人的意象,重复别人的语言,重复别人的构思,我们每写一首这样的诗,等于就是给这个世界增加一堆文字废品。

  *诗无达诂,诗的好坏似乎没有一个评判的标准,其实,没有标准就是最大的标准。看一首诗,味同嚼蜡,肯定不是好诗;似曾相识,肯定不是好诗;啰哩啰嗦,肯定不是好诗;晦涩难懂,肯定不是好诗;浅白直露,肯定不是好诗。我眼中的好诗标准是:清新、雅致、明快、含蓄、干净;深刻而不是生涩、空灵而不是空洞、精炼而不是雕刻;好诗有内在的韵律和节奏感;好诗不是一看就透,而是余味无穷。

 *如何写好现代诗,不是像有的人理解的把文字分行即是。写好现代诗,比写好任何体裁的文学作品都难。语言重了,诗往下沉;语言写轻了,诗向上飘,只有不轻不重,才可能使一首诗成功。

 *什么是口语诗,其实是很多不学无术,想投机取巧者的借口。口语诗其实就像绘画艺术中的白描手法,是要很大功夫的,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不是口语诗?可他写这首诗的功夫乃非一日之功,谁写的所谓口语诗能像他这首诗一样流芳千古呢?因此,不要亵渎了口语诗,有很多所谓的口语诗干脆叫口水诗得了。

 *现在很多初学写诗者,他(她)们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从来不买书不读书,不看报,不看诗集,只是埋头所谓的创作,而且一次次不厌其烦的将自己的“大作”发到群里,发到公众平台,讨来几个亲戚朋友,熟人好人的赞赏,他们就自得其乐,沾沾自喜了!这不仅仅是他(她)们个人的悲哀,也是一个地方文学繁荣发展的不幸!

  *有一种现象,是常态,气死你,也无法,这就是在诗歌圈子里,男人们只给美女诗人点赞,却很难放下架子给写得还算好的男诗人或者男作者的作品点赞。我这个人交际比较广泛,特别是圈子里美女较多,有时在我平台的文学群里,刚刚进来一个美女,我在朋友圈里很快就发现好多男人在给美女的诗歌作品以及其他信息点赞,我心里想,男神们,你们可真是“秒杀”啊!我有时甚至怀疑,你是在写诗呢,还是以诗歌的名义专门在撩妹?

  *在诗歌圈子里,有一个词叫“玩诗”,这个词好也不好,好就好在写诗的人不在意能不能通过写诗成名成家;不好的因素是怕一些所谓的诗人们因为玩的心理,就不好好写,净写一些乱诗、歪诗、垃圾诗,破坏文学的生态环境,使得我们这个有着几千年高雅诗歌传承的文学国度 ,天不再蓝,水不再清,云不再飘,花不再开,草不再生,鸟不再鸣,要是这样的话,诗歌这个唯美的、能净化人类灵魂的文学载体将可能灭绝和消亡。

往期精彩:瘦锅心语录(十)曾几何时,这些动人的生离死别场面再也很少见到了,而取而代之的更多的只是一些仪式和形式了!


作者简介:

周忠义,笔名晓岸瘦风,瘦锅,湖北潜江人,曾在《中国青年报》、《黄河诗报》、《空军报》、《楚天都市报》、《湖北日报》、《检察日报》等报刊发表小说、诗歌、散文、杂文、幽默故事数百篇(首),开办有个人文学公众平台“守望梦中家园”、“瘦锅心灵驿站”。90年代曾是河北省廊坊市作家协会会员,现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潜江市作家协会理事。
瘦锅心语录(十一)

申明:本平台部分图片、音乐和歌曲来源于网络,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让更多人获得相关内容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本平台将尽快删除,谢谢您的支持!

关注我们
长按二维码

 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