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年三亚土地挂牌市场分析报告

 天堂的咖啡屋 2021-01-23

2020年,三亚土地出让总金额为147.69亿元,同比增加19.14%;下半年供应成交量大幅增加,环比增长206.87%;海棠湾和中心城区揽金总额均超29亿元,同比上涨,三亚总部经济区及中央商务区成商业用地吸金板块,占商业用地全年成交额86.47%;安居型商品住房用地平均溢价率22.74%,全年无市场化商品住房用地供应;拿地金额TOP10企业中,有7家世界500强和6家中国房企100强;三亚土地成交平均楼面价为5575元/平,同比上涨25.81%。
“2020年揽金超147亿,三大维度上涨”

2020年三亚市累计挂牌供应51宗土地,供应土地总面积146.81万平(约2202.2亩),较上年减少近3万平。

成交方面,有5宗流拍,成功出让47宗地,同比增加3宗;出让土地面积143.62万平(约2154.34亩),同比增长2.42%;共收入土地出让金147.69亿元,同比增加约23.72亿元,全年实现量价同比双涨。

从数据来看,三亚土地市场进入下半年后,无论是累计出让的地块宗数、土地面积还是出让金,都较上半年有大幅度增长。其原因一方面是上半年受疫情影响,推地动作放缓,另一方面是下半年土地供应逐步恢复正常,以及自6月自贸港总体方案落地后,企业加速拿地布局海南。

7-12月单月土地出让金均破亿元,总出让金为111.39亿元,环比上半年增长近206.87%;其中9月为2020年单月成交量价峰值,成交11宗合计47.43万平,揽金51.73亿元,占全年出让金35.03%。

从季度方面看,2020年一季度成交金额仅刚完成5亿元,后三季度出让金均破30亿元,二季度和三季度环比增长分别为465.73%、85.5%,四季度环比下滑5.33个百分点。
 

“热门板块引争夺,海棠湾成吸金大头”

从2020年各区域土地供应情况看,海棠湾片区和中心城区成供地大户,海棠湾片区全年共公告挂牌14宗地块,供应土地面积51.76万平;中心城区挂牌11宗合计43.1万平。成交方面,依然是以上两大板块占领三亚各区域土地出让量价的前两名位置。

海棠湾片区共成交13宗地合计48.49万平,出让金31.99亿元,较2019年增加20亿元,吸引法国电力、中国电子、保利集团、中国交建等世界500强企业拿地布局。

中心城区共成交8宗地块,出让总面积35.21万平,同比增加148.15%,成交金额29.11亿元,同比增加74.6个百分点。

崖州湾科技城板块成交面积仅次于中心城区,为18.97万平,成交的6宗地块共收获14.26亿元,在各区域全年成交金额中位居第6。


三亚总部经济区及中央商务区成商业用地吸金板块,东岸单元、凤凰海岸单元、月川单元共出让15宗地合计20.37万平,出让金额60亿元,占商业用地全年成交额86.47%。

2020年三亚成交总额最高的一宗地就位于凤凰海岸单元,由格力地产旗下公司珠海合联以16.51亿元摘得近50亩商业用地,创下近两年单宗地成交金额新高。


 
“安居型商品住房用地,4宗封顶”

随着土地供应向自贸港产业用地倾斜,2020年三亚土地招拍挂市场看不到市场化商品住宅用地,商业用地供应已成主导

2020年,三亚商业用地供应与成交均23宗,几乎占据三亚土地供应与出让宗数半壁江山,成交总面积38.86万平,揽金69.4亿元,较2019年成交总金额增加3.45亿元。

成交的23宗商业用地平均楼面价6975元/平,平均溢价率11.33%,有1宗(即珠海合联竞得凤凰海岸单元地块)成交价超10亿元;另有2宗成交价超5亿元,分属东岸单元和中心城区。

2020年三亚市场化商品住房建设用地全年供应为“0”,2019年该类型用地达30.4万平,近两年三亚市场化商品住宅用地供应逐年下滑

安居型商品住房已成为开发企业“新蓝海”,三亚全年供应11宗合44.37万平住宅类用地,全部用于安居型商品住房建设,每一宗都要求世界500强或中国百强房企。

最终成交的8宗安居型商品住房建设用地,成交总面积36.47万平,总金额42.45亿元,平均溢价率22.74%,有4宗用地竞拍至封顶价,最终通过摇号决定竞得者。

万科集团、保利发展、中国交建、中国绿发、碧桂园、招商蛇口等企业均已通过土拍竞得相应地块,入局三亚安居型商品住房市场。

除此之外,旅馆用地共成交4宗,土地面积为23.33万平,成交金额27.34亿元;其他类用地(包括医疗卫生用地、科研用地、仓储用地等)共成交土地44.96万平,出让总金额8.61亿元。

“加码三亚,5家企业拿地斥资超10亿”

企业巨头持续重仓三亚,收获颇丰。2020年多家龙头企业相继以高价拿地布局三亚,拿地总金额TOP10企业入围门槛逾6亿元,前5名企业全年拿地总金额全部超10亿元。

拿地金额TOP10企业中,有7家世界500强和6家中国房企100强,一方面这些企业资金实力雄厚,不断收纳土储,另一方面安居型商品住房土地竞拍门槛高、热门商业用地天花板起拍价,也只有这些巨头能参与。

格力地产、世茂集团、大连海昌集团分别以16.51亿元、14.87亿元、13.33亿元的成交价摘得三亚海棠湾、总部经济及中央商务区CBD等重点板块土地,跻身全年拿地总金额TOP3。

三亚旅文集团斥资10.47亿元入主东岸单元62亩商业用地,货值位列第4,同时成为2020年东岸单元拿地金额最高的房企。

招商局集团以10.13亿元跻身榜单第5位,其中凭借97350万元竞得的1宗安居型商品住房建设用地成全年该类型用地中出让金最高的1宗。

 
楼面价破五千,同比上涨25.81%

2020年,三亚土地成交平均楼面价为5575元/平,同比上涨25.81%。其中安居型商品住房用地平均楼面价为4409元/平;商业用地平均楼面价为6975元/平,同比上涨38.86%。

三亚土地楼面价上涨原因主要在于:三亚总部经济凤凰海岸单元、海棠湾片区等优质地块加速推出,房企巨头力拼安居型商品住房建设用地。

分区域看,凤凰海岸单元以16093元/平楼面价居首位;临春片区和东岸单元紧随其后,分别为8472元/平、7431元/平;月川单元、海棠湾片区、中心城区以及槟榔河国际乡村旅游区平均楼面价均超4000元/平。

分宗地看,格力地产竞得溢价率47.71%的商业地块,楼面价达17689元/平,当属三亚年度单宗地块楼面价峰值;大唐集团竞得的2宗地块楼面价分别是14652元/平和13374元/平。


2020年,因自贸港利好,各大企业加快谋划布局三亚步伐,但市场化商品住房建设用地零供应,足见“房住不炒”主基调不变,三亚现阶段仍集中精力谋划自贸港产业发展。

展望2021年,三亚土地市场,或仍围绕自贸港产业、基础设施布局,以零售商业、娱乐用地、科研用地挂牌为主,解决人才及本地居民住房问题的安居型商品住房用地,还有市场化商品住房建设用地或适度推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