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六百五十三篇  古代玉龙纹饰造型的演变(二)

 寂寞红山 2021-01-23
第六百五十三篇 <wbr> <wbr>古代玉龙纹饰造型的演变(二)X

(续)
1983年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南越王赵墓出土的玉连体双龙佩,玉黄白色,平面略呈橄榄形,以二龙连体构成,龙首透雕,龙身饰勾连卧蚕纹,边缘分布五个穿孔。两龙张口露牙,昂首对视,精神饱满,各伸一爪共托兽面形饰。整体构图新颖,极为生动,是汉代玉器中一件完美的艺术品。1968年河北满城县陵山一号墓出土的玉透雕双龙谷纹璧,璧上端饰透雕双龙卷云纹附饰,双龙张口,相背昂首挺立于璧缘上,脑后鬣毛呈索形向上卷扬,体态丰腴矫健,雕琢精致,纹饰流畅,为汉代玉璧中之珍品。
从其他出土的资料来看,汉代玉龙造型均注重突出龙的神态和气势,特别是龙的身体上少见战国玉龙那种繁密的装饰。汉代玉龙经常出现在佩、璜、带勾、玉环和玉璧上,圆雕龙十分罕见。出廓玉璧上的镂孔透雕龙,是汉代玉龙艺术中的代表作。汉代早期玉龙之首近似战国龙的形状,风格与战国晚期玉龙较为相似。到了中晚期,龙首逐渐变长,随着龙首的拉长,龙嘴也相应开阔了,嘴角的长度几乎相当于它的整个头部。嘴唇上翘,上、下獠牙尖利,眉、额、鄂部的棱角分明硬折,角从头部向后或向上伸卷,眼眶较大,上拱,眼球呈垂囊形,龙体用一些阳线勾勒出各个部位及轮廓,或刻有简单的变体勾云纹、T形纹、滴水纹、柳叶纹等纹饰。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