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湿润烧伤膏油纱让换药变得简单易行

 砥砺行1 2021-01-23
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外科 叶菁 徐桂银 牛佳 张勇

  在众多换药方法和换药敷料中,因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降低医疗费用等优势,很多医院将湿润烧伤膏油纱作为常用外科换药手段和必备药纱。在此之前,换药室多用凡士林油纱和乳酸依沙丫啶溶液药纱为患者换药。2003年,我院外科门诊换药室改用湿润烧伤膏油纱,为各类烧烫伤、压疮、糖尿病足及慢性难愈合创面等进行治疗。近20年,通过治愈数万名各类烧伤和创疡患者,我院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得到了患者的好评。

制作方法简单

应用范围广泛

  门诊换药患者主要有以下几类人群:创伤类,即皮肤创伤破溃损伤,如小的刀伤、皮肤擦伤、撕脱伤、开放性创伤等;溃疡类,即压疮、糖尿病足(脱疽)、静脉性溃疡、动脉性溃疡、放射性溃疡等;烧烫伤类,即各类中小面积的烧伤、烫伤、灼伤等;皮肤病引起的创面感染和溃疡,即疖、痈、刀口感染、开放性骨髓炎等;肛肠疾病,即各种痔疮术后、肛门脓肿引流术后、痔瘘术后换药等;医源性皮肤溃疡,即药物外渗性溃疡、医疗器械相关性皮肤损伤等;犬、猫等动物咬伤。

  根据患者创面情况,常用的门诊换药方法有以下几种:暴露疗法,即直接将湿润烧伤膏涂抹于创面,常用于小面积和轻度烫伤、皮肤擦伤,一般每天涂抹4次~5次;半暴露疗法,即将湿润烧伤膏油纱覆盖于创面,保持创面上长期有药物发挥作用,适用于小面积深度烧伤痂皮和痂皮清创术后,一般每天换药2次;包扎疗法,即将湿润烧伤膏油纱置于创面上或经过处理的残端窦道里,加消毒敷料覆盖固定,一般每天换药1次~2次。

  湿润烧伤膏油纱的制作过程:

  第一,按照要求,把纱布裁剪成不同规格,常用规格为8厘米×15厘米、8厘米×10厘米、8厘米×4厘米。

  第二,仔细修整纱布毛边,确保无纱丝脱落。

  第三,为干纱布消毒,并记录消毒日期。

  第四,将湿润烧伤膏涂抹在消毒后的干纱上,常温下静放24小时,保证油纱均匀浸透。

  需要强调的是,由于湿润烧伤膏的熔点为34摄氏度,高压高温消毒会破坏湿润烧伤膏的框架结构,导致药效减弱,影响治疗效果。

以原位干细胞培植方式

再生修复创面

  在换药过程中,不要使用消毒剂、干燥剂、收敛剂、生理盐水、抗生素等处理创面。因为实验结果证实,人体成纤维细胞接触到医用酒精、碘伏等消毒液2秒就会凝固死亡,接触水2分钟就会肿胀死亡。而过氧化氢溶液能使局部创面瞬间产生高热,导致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尽早使用湿润烧伤膏油纱治疗创面、保护创面、减轻进行性损伤。针对损伤较深和感染较重的创面,一定要引流通畅。

  在换药和清除坏死组织的过程中,尽量做到不疼痛、不出血、不损伤正常组织。在应用湿润烧伤膏油纱进行创面治疗时,要及时清理渗出物、液化物、坏死组织、更换药纱。根据创面情况,选用暴露疗法、半暴露疗法或包扎疗法。针对感染较重且形成脓肿的创面,要及时切开、扩大清创、畅通引流。清除部分明显坏死组织,后期分批分次逐步清除余下的坏死组织。对Ⅱ期压创、带状疱疹、脓疱疮等有水泡的创面,先剪开疱皮放出疱液。

  湿润烧伤膏的作用基理是以液化方式无损伤地排除坏死组织,以及以原位干细胞培植的方式再生修复创面,体现了传统医学“祛腐生肌”“酿脓生肌”的法则,是对传统中医药的发展和升华。

  湿润烧伤膏具有较强的抗感染作用,能降低细菌生长繁殖力,使细菌产生非遗传性变异,降低毒力、侵袭力。通过规范换药,保持创面通畅引流,能减少细菌数量。同时,创面吸收药物活性成分后,机体抗病能力得到提高。

  湿润烧伤膏具有植物油脂清洁机制,与坏死组织发生水解、酶解、酸败、皂化等生物化学反应,由表入里地液化溶解固体坏死组织,并通过换药将其清除。湿润烧伤膏可直接渗附在受损的神经表面,隔离周围环境对神经末梢的刺激,提高疼痛阈值,还能解除汗毛立毛肌的痉挛,减轻或缓解疼痛。

  湿润烧伤膏为一种仿生营养制剂,在酸碱度和渗透压等指标都与人体环境相似的情况下,具有完备的创面生长所需营养物质,创造生理性湿润环境,在药物成分的作用下,实现并加速创面的生理性功能修复。

  湿润烧伤膏的基质是由蜂蜡组成的网状框架结构,含精致植物油,有效成分氨基酸、糖类、脂肪酸等和小檗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