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注意!这类口罩别再给孩子戴了,中医药三重“防护盾”,快来了解一下

 养生大国医 2021-01-24

国内疫情基本控制,但疫情防控仍不可放松,每个人都是防控疫情链条上重要的一环,当下,全国各地的中小学已经陆续开学,虽然学校已经进行了开学防疫演练,但毕竟是人员密集的场所,孩子抵抗力弱,易导致交叉感染。

那么家长可以为孩子做些什么呢?中医药抗“疫”有妙招,学习、防疫两不误!

中医药竖起身体“防护盾”

1
中药预防颗粒

中药预防颗粒是针对跟发热孩子有过接触史的、来自“疫区”但是没有症状的小朋友,提高抗病毒能力的中药饮剂。它的主要成分是黄芪、白术、防风、银花、连翘、贯众等等。

防风为治风通用之品,将外界侵入人体的风邪驱赶出去;黄芪既为人体大补清气,又给防风提供动力;白术是健脾的,健脾就是养人体的中气,中气足则百病不侵。


黄芪、白术、防风其实是中医玉屏风散的配方,主治表虚自汗证、汗出恶风、面色刮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作为补益剂,有益气固表止汗的功效。

加上银花、连翘、贯众等具有清热解毒的疗效,整个预防颗粒总体起到益气固表、扶正解毒的作用,为了服用携带方便,特别将其制作成颗粒剂,不用煎煮沸水,冲泡即可。

很多小朋友厌恶喝药,尤其是中药味苦,不过家长朋友可以放心,这类中药颗粒不仅纯天然、无添加,而且口味甘甜,喝起来像凉茶,闻起来还有股淡淡的清香,口感较好,再也不怕小孩子拒绝喝药了~

2
中药熏蒸

中药熏蒸是中药外治疗法的分支,又称为中药蒸煮疗法、中药汽浴疗、药透疗法、热雾疗法等。就是把具有芳香挥发特性的药物,通过加热的方法,让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挥发在空气中,从而起到杀灭空气中一些病原微生物的一种方法。

中药熏蒸的两种方法

把熏蒸好的药煎好后,放进专门的熏蒸仪器中,然后进行熏蒸,这种适合公共场合,比如医院、教室等。

如果家长们想要在家里进行中药熏蒸,可以借助家里开锅的容器,比如电饭煲,我们把熏蒸的药物放进容器里面,浸泡一段时间后,将它煮沸,然后打开盖子,在房间里进行蒸汽的熏蒸。

一次大概熏蒸20分钟,一天两次,这样可以起到空气消毒的作用。

3
抗病毒包

抗病毒包算得上是最简单方便的“防护盾”了,但它的作用一点都不比别的差,这个抗病毒包由杭州市儿童医院自主研发,已经申请了专利保护,里面包含了藿香、佩兰、银花、连翘、贯众、白芷、艾叶等药材,还有一些香料。

古代中医认为传染病的发生,是感染了一种秽浊之气,因此要化浊辟秽。而芳香药物性多辛散,具有化浊辟秽、开窍醒脑的功效。药性可从口鼻、皮肤毛窍入体,通过气血经络的运行输送到达脏腑而遍布全身,起到鼓舞正气、抵御外邪的作用。

现代研究认为,这种挥发性药物通过香味散发,可在人体周围形成高浓度小环境,有效成分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刺激呼吸道黏膜产生抗体,帮助消灭细菌病毒、提高机体抵抗力。

抗病毒包里还装有一些芳香祛湿祛暑的药物成分,具有“芳香化湿、祛邪辟秽”的功效,适用于大部分人群,尤其适用于一些体虚易感的人群,如老人、小孩等。

学校防疫还需注意什么?

1别戴这种口罩

不少孩子戴口罩时往往用嘴呼吸,甚至有的孩子戴口罩呼吸困难。这是因为儿童肺部力量相对较弱,戴口罩好比给自己的呼吸系统设置了一道“过滤屏障”,鼻腔呼吸到的空气少,所以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长时间佩戴的儿童口罩首先就是要求“通气舒适”,成人口罩的通气阻力必须小于等于49帕,儿童用口罩通气阻力必须小于等于30帕

很多家长为了孩子安全考虑,热衷于让孩子佩戴N95口罩及医用外科口罩,这类口罩的通气阻力较高,虽然防护性能强,却不利于透气,并不是孩子防护的首选。

另外,带有卡通图案、花花绿绿的口罩也不建议购买,虽然在《民用卫生口罩》团体标准中,并没有禁止口罩外层是否可以染色或印有图案,但这些颜料很难达到“食品级标准”,用化工原料染色的口罩长时间佩戴反而会造成负面影响。

2戴口罩时禁止剧烈运动

戴口罩时剧烈运动可能会引起缺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不少省市也做出规定,如果孩子需要上体育课的话,在相互间保持安全间隔距离的基础上,可以不戴口罩,尽量选择可保持一定距离的运动项目,比如做操,避免密切接触。

          

运动前正确存放口罩,运动完毕,待呼吸平稳、洗手后及时戴口罩。

国内疫情虽基本控制,但仍不可以掉以轻心,做好内外在防护,如发现孩子身体有异常情况(发热、乏力、干咳及胸闷等疑似新冠肺炎症状),须按照学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指引进行处置。

精彩内容请点击☟☟节目视频

今日节目预告

《高度近视莫忽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