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母 亲

 汕头朗读者 2021-01-24

第107期

编者按:汕头朗读者三月份的朗诵沙龙因疫情无法正常开展,目前改为线上交流,主题为【致敬最美的女性】。公众号将陆续推出队员朗诵一些关爱女性、赞美女性的作品,敬请留意。本期为陆芬的交流作品《母亲》,请大家欣赏。欢迎留言、提建议,谢谢。也欢迎大家关注公众号,了解更多信息和朗诵知识。

 母  亲 

作 者:郭勤亮       朗 诵:陆  芬

 母亲又来信了,确切地说,是侄儿又来信了。母亲不识字,谈不上写信,平时来信大多是由上小学的侄儿执笔的,他在信中写道:“奶奶各方面都很好,请放心。”说母亲只是经常在想我,老看着我的照片数日历,问我什么时候回家。还写着:“叔叔,你快点回来吧,我们都很想你。”看了侄儿的来信,我既高兴又不安,前段日子我曾写信告诉了母亲准备马上回家休假的,但因部队情况有变化,假期也就一推再推。其实,这段日子,我何曾不想母亲,何曾不想早日踏上回家的路途。但作为一个老兵,我更应该以大局为重,遵守单位的纪律和规定,这也是母亲所希望的。





 人们都说,世界上最伟大的是母亲。这话,我是在离开母亲,离开家乡后才深深体会到的。几年前,当我瞒着母亲偷偷地报名准备应征入伍时,母亲用她那双浑浊而慈祥的眼睛,久久地望着我:“孩子,妈并不阻拦你,说实话,我舍不得让你去当兵,妈老了,真希望你能留在身边。可我们不能光想到自己,国家也需要你,你去吧!我不能耽误你的前途。”我当时听了直想哭,但我强忍住了,我不想在母亲面前流泪。我知道,母亲这辈子流掉的眼泪已经很多很多,不能再让她和我一起流泪了。在重男轻女的年代,母亲由于连生几个女孩——我的姐姐,而时时受到奶奶和父亲的歧视,好不容易在四十岁左右相隔八年里,才生下哥哥和我两个男孩。然而,就在我五岁那年,父亲却抛下我们母子几人永远地离去。父亲是我们家的经济和精神支柱,这种打击是不言而喻的。后来哥哥结婚了,总算给母亲一些安慰,可是嫂子却与母亲合不来,经常闹矛盾。可以说,母亲的一生是以泪洗面的,所以,给母亲以精神上的安慰,陪伴母亲渡过幸福的晚年这个任务就自然而然地落在我身上了。

 就在我入伍离开家乡的那天,母亲也到车站送我,尽管她脸上挂着笑容,但我看得出,她心里是流泪的,那笑容是挤出来给我看的,然而我却装不出来,我想用天真的笑脸留给母亲,可无论如何都失败了。我只好低着头,不敢正视她那饱经风霜的脸,怕泪水会从我的眼睛滴落,尽管我很想看看母亲。直到汽车慢慢地驶出车站时,我才抬起头,母亲的脸上还挂着那装出来的笑,我的视线却模糊了。

 到部队后,母亲经常让人代笔,写信鼓励我安心服役,别挂念她,我也尽最大的努力,让母亲放心。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我当兵没两年,哥哥因病离开了人世,不久,嫂子也留下大侄儿改嫁他乡。面对生活不幸的冲击,我产生了思想波动,无法接受这现实,我……。然而,这些沉重的打击,没能击倒母亲坚强的生活意志,她毅然承担起抚养侄儿的责任,并写信鼓励我说:“孩子,家庭的不幸我能承受,如果你精神不振,影响工作,那才是真正的不幸,妈承受不了。你要坚强起来,好好当兵……。”面对母亲的谆谆教诲,我还能做些什么呢?我只有加倍努力干好工作,才能报答母亲的恩惠。

 当我把入党的消息告诉母亲时,她高兴得连忙请人执笔,给我寄来了祝贺信,说:“妈知你成为我们家的第一个党员是多么高兴和自豪……,以后你不仅要听我的话,也要听党的话,好好为党工作。”这并不是母亲的政治说教,也不是母亲的豪言壮语,而是母亲发自内心的情感。母亲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虽没文化,不懂政治,但她是懂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老百姓今天的幸福生活这个事实的。

 侄儿在信中还写道:“奶奶近来身体不太好,有高血压,奶奶怕你知道了担心,不让我写信告诉你。因为老师教育我们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不能说谎,所以我就写信告诉你了,你不要告诉奶奶是我说的好吗?”哦,多么可爱的侄儿,多么可敬的母亲。

     (1993年5月19日刊于《汕头日报》)



汕头朗读者是一个有一定朗读朗诵基础的公益团队,成员50名,来自市区各地各部门,有教师、公务员、警察、企业高管等,以市汇恒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为基地,通过微信群以及每月的朗读沙龙和公益表演进行学习、交流,不断提高朗诵水平。目前有公众号编辑组、普通话纠正组和节目编排指导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