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清代“过渡性”书家,书法气势强大,被尊“徽派”大师

 事奴 2021-01-25

胡唐是清中期代表性印人,与其舅巴慰祖并称“巴胡”。巴氏早逝,实是胡唐独当一面。与此同时,“巴胡”二人与汪肇龙并列为“徽派三子”,另加上程邃又并称为“歙中四子”。四人辈分差距大,程邃乃巴慰祖的老师。凡此种种,可以看出胡唐在当时的艺术地位。

胡唐印章

胡唐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不可小觑,尤其是篆刻一道,名列徽派、皖派和歙派。这些流派是“交叉存在”的,从某个方面折射出对于徽、皖一地印人研究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如何厘清徽、皖、歙乃至黟山派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徽、皖有别是大前提,派中有派、派内生派,相互交错存在乃是一种现实,得见徽、皖一地篆刻之兴盛,也留下了一道学术难题。

不能不说,“承前启后”的另一面,说明是“过渡人物”,不可或缺,重要性不言而喻,言下之意则是守成居多,篆刻(书)开拓性欠缺,不免有些遗憾。

胡唐书法

但在今时今日看来,任何一个流派的产生,必定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条件,必须具备一定的地域性、一定的代表人物和一定的追随者。这样来看,胡唐也绝非浪得虚名。

言及胡唐篆书,必先说到他的篆刻。毕竟,他的篆刻创作无论是付出的精力还是影响力,较之书法要大得多。在具体技法上,套用“印从书出”这句话,胡唐的篆书创作无疑是“书从印出”。但凡书印兼擅者,必须要进行这样的对比。

胡唐篆书

胡唐篆书创作不多,作品流传罕见,和当时的篆书作品放在一起,风格差异明显,主要是因为技法上有很多特别之处。从用笔来讲,当时流行风气是斯、冰一路,多见细劲瘦硬之法,胡唐则反其道而行,善用重笔,笔画粗壮醒目,气势强大。

从字形处理来看,多为正方,笔画密集,以“实”见长,改变了当时盛行的结字求纵长的习惯,独树一帜。根本原因在于,胡唐的篆书创作主要是金文,从源头上来说,受到程邃的影响和启发。胡唐学程邃,追求古意,结果却有些事与愿违,形体怪异,笔法也存在拘谨之处,造成古味的流失。

胡唐篆书

客观地说,书家取得每一点进步都很难。当后人置身事外,轻描淡写地进行某种评价——哪怕是按照个人真实的想法来进行,都有可能将前辈书家各自当时所处的现实处境抹杀了。任何人都无法随意突破自身所处的环境,所以前进每一小步都很难。

金文创作在今天看来也是遵从习惯的实临、对临和意临之法,没什么障碍。然而,书家最初见到这些文字时,是必定存在“障碍”,理解的障碍、笔法的障碍等。

胡唐行书

胡唐之前的洪亮吉,写金文是战战兢兢,抖擞成病,其实也不是“病笔”,而是没有人知道他究竟是如何书写的。甚至包括陈介祺的那种金文融合行草的写法,现在看起来是一种独特风格,在当时简直不可思议。

换一个角度,也是无意成佛,不知道怎么写,也就不存在绝对的“成功标准”,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和个性来发挥。最终坚持下来的人,就形成了个人面目,因为各种原因半途而废者,逐渐悄无声息。

胡唐隶书

面对现实环境,每个人都在努力地挣脱这个时代的束缚,打破各种限制,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回顾历史,任何一个行业不计其数的参与者,绝大多数会消失在历史尘埃中。那些在一个时代提出个人艺术主张并坚持实践而能够青史留名的人,是如何的了不起。

换言之,每个时代都会寻找自己的代言人。当这种相互选择出现合拍时,就预示着一个时代的艺术高峰来临了。如果是一个相对空白期的话,其中的坚持者就会成为“过渡人物”,胡唐和他的篆书创作正是如此。

胡唐篆刻

文:薛元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