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回忆跟随陈发科老师学习推手的实况和感受

 洪式太极 2021-01-25

洪式太极(hongshitaiji)

洪式太极——通过力学原理阐释实战技击;通过人体经络运行感知节节贯穿;通过辩证哲学述说平衡与和谐。本微信平台愿与世人共同探索太极拳的奥秘和唯美!

征稿邮箱:jy6108@163.com    

              491918088@qq.com

编者按:本文摘录自蒋家骏先生的原著《太极拳师门对话录》——太极宗师洪均生先生言传身教原始记录

【一九六八年十月十三日】有关推手的问题,尤其是“推手歌”,各家解释不同;心中总有一些疑问,遂启程去济南,求师教诲。

问:您当年跟陈发科师爷学习推手的情况和亲身感受是什么样的呢?

洪师答:我跟老师学习推手时,肢体接触之处,一点也不感觉其用力。但在试验手法时,又感觉他的后备力力大无穷。被陈师採或挒时,虽然感觉不到他手上的力量,而且我还是松松地随着,只要他的手略加转动,一种无形的劲就会立刻传到我的手、肩、腰直至足踵。若用力一顶,便不自觉得自然跳起,仅感到劲路擦衣而过。

我曾亲眼见到许禹生、李剑华诸同学被打起数尺,然后跌出。陈发科先生遇到功深力大的对手,发劲最快而动作最小,完全是用腰裆膝和手足的自转缠法,全身密切协调配合,这样发出的劲惯性特别强,往往是不见其动,人就被发出丈外。被发者仰跌则从腰到足踵起,即使想调整重心,一时仍然站立不稳,至少须跳出两三步,还是要跌倒。陈师偶然高兴,在地上划出两点一线,试验对方预期要跳的点位及跌倒处,屡试皆不差分毫。如果对方是被引而倾跌,则被牵动者受力由腰至肩再到头顶,甚至让人在空中翻个跟头,然后跌出。北京的许禹生同学曾经说:“刚拜师时,陈师顾忌我在京城有些名气,又年岁略长些,谦辞以半师半友传艺。两年以后,我才了解到陈师的功夫和人品,真是心悦诚服,佩服的五体投地。即使遍请京城的武林友人会齐,当面拜叩亦所甘愿。”

陈式太极拳的步型虽有弓、马、盘、虚、扑等类,在实践交手时,陈师从来不用弓步。特别当发劲时,只用小半马步。因为用弓步则转换欠灵。陈鑫先生说:“实用的步法以一尺二寸为限”。但学练推手时可因敌变化,而用扑步于採、捋、挒;用马步于按、肘、靠,这是兼练习腿部功夫的方法。我们观看《杨式体用全书》中杨澄甫先生的大捋图像,马步下塌裆劲极好,与陈式并无两样。我曾在图像下题字:支撑八面,不愧名家。

陈式推手的步法、手法均与其他各式有所不同,特别是步法明显不同。因为其他太极拳推手惯用合步,即双方各以右(或者左)步在前,交叉在对方的前腿里(或者外)侧。陈式则甲乙两方,一个右步在前,踏在对方前腿外侧,一个左步在前,踏在对方前腿里侧,俗称:顺步。这种步法,由于互相贴住,对方稍动,便有感觉,有相互制约的作用。但是,如今习陈式者也往往从俗而采用合步,实际是不对的。

陈式推手分甲乙双方,甲方以右掤进攻,乙方用右掤接手后,即变为进步右採,甲方以右挤、靠化解,乙方以左按解挤靠,这是定步推手第一轮;然后乙方再掤化,甲方用左捋法引进乙方左臂,乙方趁势用左挤、靠,甲方再以右按解之,这是第二轮;推过两轮,甲方又用退右步採法引进乙方右手,乙方转身进右步以挤、靠随化,甲方用左按解之,这是第三轮。然后乙方从掤变顺缠,引进甲方的右手,甲再以右挤靠随化,乙方再以左按化解,这是第四轮。双方可以反复试验。

现在各式太极都习惯于推手,但又丢掉了太极拳的基本手法:左手来,左手迎;右手来,右手迎。所以太极拳推手的技术问题,有待于学习进步,有待于提高质量,使传统的技术不至于在我们这一代失传。

“洪式太极”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号:hongshitj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