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我康疗7:解读《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别论》

 网闻博报 2021-01-25

自我康疗7:解读《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别论》

    有兴必有亡,有生必有死,这是任何人都逃脱不了自然法则。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去。人生旅途的起点相同,终点也相同。人与人的差异,只是体现在能否看懂这个从生到死的过程。只有看明白了个人与身外世界的关系,才能享受到人生旅途的快乐。否则,就只能在惶恐不安中归于尘埃。

    因此,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一个探索宇宙人生的的过程。就像人体系统一样,宇宙自然生态系统也有周期性的循环运动规律。只有顺应这个自然规律,人们才能保持身心健康。如果违背自然规律,就必然会导致自身的气血循环失调,甚至会导致身体病变和过早衰亡。

    那么,现代人对自己与身外世界关系的认识水平,究竟能不能超越五千年前的祖先?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我们在学习和解读《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别论》的过程中。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别论》原文

    黄帝问曰:人有四经,十二从,何谓?

    岐伯对曰:四经应四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

  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所谓阴者,真脏也。见则为败,败必死也。所谓阳者,胃脘之阳也。别于阳者,知病处也,别于阴者,知生死之期。三阳在头,三阴在手,所谓一也。

  别于阳者,知病忌时。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谨熟阴阳,无与众谋。

  所谓阴阳者,去者为阴,至者为阳,静者为阴,动者为阳,迟者为阴,数者为阳。凡持真脉之藏脉者,肝至悬绝急,十八日死;心至悬绝,九日死;肺至悬绝,十二日死;肾至悬绝,七日死;脾至悬绝,四日死。

  曰: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

  曰:三阳为病发寒热,下为痈肿,及为痿厥腨痛。其传为索泽,其传为颓疝。

  曰: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泄;其传为心掣,其传为隔。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风厥。二阴一阳发病,善胀、心满善气。三阴三阳发病,为偏枯萎易,四肢不举。

  鼓一阳曰钩,鼓一阴曰毛,鼓阳胜急曰弦,鼓阳至而绝曰石,阴阳相过曰溜。

  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鸣。阴之所生,和本曰和。是故刚与刚,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淖则刚柔不和,经气乃绝。

  死阴之属,不过三日而死,生阳之属,不过四日而死。

    所谓生阳死阴者,肝之心谓之生阳,心之肺谓之死阴,肺之肾谓之重阴,肾之脾谓之辟阴,死不治。

  结阳者,肿四支。结阴者,便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

    阴阳结斜,多阴少阳曰石水,少腹肿。二阳结,谓之消。三阳结,谓之隔。三阴结,谓之水。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

    阴搏阳别,谓之有子。阴阳虚,肠澼死。阳加于阴,谓之汗。阴虚阳搏,谓之崩。

  三阴俱搏,二十日夜半死;二阴俱搏,十三日夕时死;一阴俱搏,十日死;三阳搏且鼓,三日死;三阴三阳俱搏,心腹满,发尽不得隐曲,五日死;二阳俱搏,其病温,死不治,不过十日死。

白话文翻译

    黄帝问道:人有四经十二从,这是怎么回事?

    歧伯回答说:四经,是指与四季相应的正常脉象,十二从,是指与十二个月相应的十二经脉。脉有阴有阳,能知道什么是阳脉,就能知道什么是阴脉。能知道什么是阴脉,就能知道什么是阳脉。

    阳脉有五种,就是春微弦、夏微钩、长夏微缓、秋微毛和冬微石。五时各有五脏的阳脉,相应相合共有二十五种阳脉。所谓阴脉,就是脉象没有胃脘阳气,称为真脏脉象。患者出现真脏脉象,就证明胃气已经彻底衰败,败则必死。

    所谓阳脉,就是胃脘阳气脉象。辨别阳脉的情况,就可以知道患者的病变部位。辨别真脏脉象的情况,就可以知道患者的死亡之期。诊察三阳经脉的部位,在结喉两旁的人迎穴。诊察三阴经脉的部位,在手鱼际后的寸口。在健康状态之下,人迎与寸口的脉象一致。

    辨别患者胃脘阳气脉象,就能知道时令气候和疾患宜忌。辨别真脏脉象,就能知道患者的生死大限。能够悉心把握阴阳脉象,就没有会诊讨论的必要了。

    所谓阴阳脉象,就是去者为阴,至者为阳,静者为阴,动者为阳,迟者为阴,数者为阳。把握没有胃脘阳气的真脏脉象,如果发现患者肝脉来得弦急而硬,悬绝一线,就能断定其十八天内必死。如果发现患者心脉悬绝,就能断定其九天内必死。如果发现患者肺脉悬绝,就能断定其十二天内必死。如果发现患者肾脉悬绝,就能断定其七天内必死。如果发现患者脾脉悬绝,就能断定其四天内必死。

    概括来讲:二阳脉象的肠胃疾病,会影响到心脾。这时,患者就会有难以告人的隐情。如果是女子,就会产生月经不调甚至经闭。病久传变,就会导致患者形体逐渐消瘦,称为“风消”。症状表现为呼吸短促、气息上逆,称为“息贲”。到了这个地步,就是不治之症了。

    其次来讲:三阳脉象的疾病,会表现为寒热症状,导致患者下部发生痈肿、两足痿弱无力、腿肚酸痛。病久传化,会导致患者皮肤干燥无光,进而产生颓疝病变。

    一阳脉象的疾病,源于患者体内生发之气减少,会导致咳嗽、泄泻。病久传变,就会引起心虚掣痛,进而导致食道阻塞不通。

  二阳一阴脉象的疾病,会表现为惊骇、背痛、时欲叹气,称为“风厥”。少阴和少阳发病,腹部作胀,心下满闷,时欲叹气。二阴一阳脉象的疾病,会表现为身体偏枯萎缩、半身不遂、四肢不能举动。

  脉搏鼓动于指下,来时有力,去时力衰,称为钩脉。去时稍显无力,来势轻浮,称为毛脉。来时有力且紧张,如按琴瑟之弦,称为弦脉。来时有力,轻按不足,称为石脉。来去既非无力,也不过于有力,脉象和缓,流通平顺,称为滑脉。

  如果人体阴阳失调,就会导致阴气争胜于内而阳气扰乱于外。汗出不止,四肢厥冷,下厥上逆,浮阳熏肺,就会发生喘鸣。阴阳相克相生刚柔相和,才能使人体气血循环平衡。如果以刚克刚,则会导致阳气破散,阴气也就必然随之消亡。如果阴气过盛,刚柔不和,则会产生寒湿病变,经脉气血也就会随之败绝。

  属于死阴脉象的患者,三天内必死。属于生阳脉象的患者病,四天内就会痊愈。

    所谓生阳死阴脉象,就如肝病传心,为木生火,得其生气,称为生阳。如果是心病传肺,则为火克金,金被火消亡,就称为死阴。如果是肺病传肾,以阴传阴,没有阳气,称为重阴。如果是肾病传脾,水反侮土,称为辟阴,即为不治的死症。

  人体四肢为诸阳之本,如果体内邪气郁结于阳经,就会导致四肢浮肿。如果邪气郁结于阴经,阴络伤,则血下溢,就会导致大便出血。初结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

    如果阴经阳经皆有邪气郁结,当郁结偏于阴经时,就会发生多阴少阳的“石水”病变,症状表现为小腹肿胀。邪气郁结于足阳明胃和手阳明大肠二阳经时,就会导致肠胃俱热,产生消渴病症。邪气郁结于足太阳膀胱、手太阳小肠三阳经时,就会导致下不通的阻隔病症。邪气郁结于足太阴脾和手太阴肺三阴经时,就会导致水肿膨胀病症。如果邪气郁结于厥阴和少阳一阴一阳经时,就会导致喉痹病症。

  女子阴脉搏动有力与阳脉有别,就是怀孕的迹象。如果尺脉和寸脉的阴阳脉象俱虚,又患有痢疾,这就是死症。如果阳脉加倍于阴脉,就会导致多汗。如果女子阴脉虚又遇阳脉搏击,火迫血行,就会导致“血崩”病变。

三阴俱搏,二十日夜半死;二阴俱搏,十三日夕时死;一阴俱搏,十日死;三阳搏且鼓,三日死;三阴三阳俱搏,心腹满,发尽不得隐曲,五日死;二阳俱搏,其病温,死不治,不过十日死。

  如果患者手太阴肺和足太阴脾三阴经脉,俱搏击于指下,就能断定其到了二十天半夜时必死。如果患者手少阴心和足少阴肾二阴经脉,俱搏击于指下,就能断定其到了十三天傍晚时必死。如果患者厥阴心胞络和足厥阴肝经脉,俱搏击于指下且鼓动过甚,就能断定其三天内必死。如果患者三阴三阳经脉俱搏,就会产生心腹胀满,导致体内元气彻底外泄,大小便不通,就能断定其五内必死。如果患者指足阳明胃和手阳明大肠二阳经脉俱搏击于指下,又患有无法治疗的温病,就能断定其十天内必死。

解读启示

    显而易见,如果不懂中国的文言文,就很难读懂“黄老之学”的经典。幸运的是,从伏羲氏时代的八卦符号,再到甲骨文到大篆小篆,直到隶和楷书,中国象形文字的发展演变,依然能够延续“上五千年”的大道文化。因此,只要补上了识读文言文的文化课,中国人学习和传承大道文化也并不难。

    诚如斯言:“四经应四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由此可见,不懂阴阳之变,就看不懂天文。不识天文,就不懂宇宙自然生态系统的“天之道”。至于把脉诊病的医术,只不过是“术为道之用”的“法术万变而道不变”。

    现在的中国人,从识文断字开始,就形成了西方表达范式的惯性思维。到了中学以后,大家就开始有了“物质第一性”的认识论,也就掌握了物质与意识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方法论。于是,中国式“道法自然”的“阴阳五行说”,就被切换成了西方式“术为道之用”的科技创新。

    穿越时空猛回首,西方式“物质第一性”的对立统一辩证思维,为何会陷入主观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迷途?甚至会形成拜物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封闭僵化思维?这种“术为道之用”的科技创新,为何又会导致社会经济危机和生态环境危机的恶性循环?

    再以中国式“道术用”与“时势位”天人合一有无相生阴阳易变系统运动思维来看,宇宙自然生态系统本身就是一个阴阳易变的有机体。人体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彼此保持着相互循环的阴阳动态平衡。个人内心精神世界与自身生理系统,也保持着气血循环的阴阳动态平衡。如果只进行人体生理系统局部病变的技术分析,而不关心个人内心精神世界与自身生理系统的气血循环失调,更不关心人体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失调,这能使病人恢复身心健康吗?

    追根溯源,单方面追求个人物质利益最大化的贪欲,就必然会形成西方式拜物主义和拜金主义的病态思维,也就必然导致精神空虚的气血循环失衡。市场经济供给侧的科技创新,永远填不满个人内心需求端的贪欲黑洞。因此,只有静心内观,转向追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精神富有,才能抑制个人内心的物欲冲动,从而恢复自身气血循环的阴阳平衡,进而实现“天人合一”的自我拯救。

    事实上,从个人生命系统到社会生态系统,再到民族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直到宇宙自然生态系统,这是一个多元多维多层次的阴阳平衡循环系统。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就会给这个大系统的良性循环提供正气和正能量。反之,就会给这个大系统产生邪气和负能量。

    今天,我们学习和传承“黄老之学”的过程,就是进行个人自我康疗的过程,也是自觉修复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过程。

    接下来,我们的同步“静心养神”疗程,就是继续学习和解读《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