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家诗(九十八)——和贾舍人早朝(岑)

 童蒙弘文馆 2021-01-25

和贾舍人早朝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大家好,我们依然继续来欣赏千家诗的七言律诗部分。今天,我们要来品鉴的是来自于唐代诗人岑参的《和贾舍人早朝》。看到这个题目,估计大家都已经审美疲劳了吧,怎么一位贾舍人写了一首赞美早朝的应制诗,这些个大诗人们还没完没了了呢。哈哈,这个我向大家保证,这一首绝对是“贾舍人早朝”系列的最后一首了。

按照惯例,还是先介绍一下作者,岑参,唐代著名诗人,曾两次从军来到西北边疆,因晚年担任嘉州刺史,所以,世称“岑嘉州”。他的诗以七言歌行体和绝句见长,在边疆的时期,创造了大量的反映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的佳作,是盛唐时期最为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同时期的另一位边塞诗人高适,并称“高岑”,在盛唐的是各种可谓独树一帜。那我们下面就来看一看,这位豪迈奔放的边塞诗人,写起应制诗来是一种怎样的笔触,他的作品与前面杜甫、王维的又有着哪些不同之处呢。

我们先看首联“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紫陌”我们在前面已经介绍过,就是指都城长安的道路。“曙光”即破晓时的阳光。“啭”我们前面也介绍过,就是鸟儿婉转的叫声。“皇州”这里指的就是都城长安。“阑”是将尽的意思。所以,这两句诗就是说,雄鸡唱晓,京城的大街上洒满了黎明的寒光,黄莺儿还在婉转的啼叫着,整个长安到处都是一片暮春景象。

再来看颔联“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阙(读作‘却’)”本意是指宫殿门前两边对称的楼台。“金阙”在这里借指皇宫。“万户”指皇宫中的宫门众多。“玉阶”就是指皇宫大殿的台阶。“仙仗”这里指的是皇帝的仪仗。“千官”指早朝的官员极多。所以,这两句诗所要表达的就是,随着拂晓的钟声敲响,皇宫中众多的宫门都一齐敞开了,大殿的台阶上,文武百官们簇拥着皇帝的仪仗,站立两旁。

接着看颈联“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剑珮”我们前面提到过,就是官员们佩戴的宝剑及玉饰一类的礼服装束。“旌旗”就是帝王仪仗的旗帜。因此,这两句的含义就是,殿前的宫花娇艳的迎接着身戴剑珮的朝臣们,这时天上的星星才刚刚隐落,低垂的柳枝轻拂着飘扬的旌旗,那枝头上还带着夜间的清露。

最后看尾联“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凤凰池上客”这里不用再多做解释,所指的一定是贾至贾舍人。“阳春”古乐曲名,战国时期楚国文学家宋玉曾在《对楚王问》中提到“阳春”、“白雪”二首为高级的、雅致的乐曲,而“下里”、“巴人”二首为低级的、通俗的乐曲,所以后世就用“阳春白雪”来代表高雅的,精致的,而“下里巴人”则代表庸俗的,粗鄙的。这里是用“阳春”来说明贾至写诗的水平极高,别人很难奉和。那这样一来,这两句所表示的含义就是,独有那凤凰池上独领风骚的贾大人,他的诗作有如阳春白雪一般,别人想要奉和,何其之难啊。

我们看,岑参的这首诗与之前老杜和王维的落笔点又有所不同。他在诗的一开始,首先交代了早朝的时间,甚至还点明了季节与气候,这是一个暮春时节还略带着些许寒气的清晨。就在这样的一个日子里,伴随着黄莺儿的啼叫声,巍峨的皇宫大门依次打开,上朝的时间到了,文武百官在皇帝仪仗的簇拥下战列在玉阶的两旁,一副宏伟庄严,极具气势的早朝画面十分清晰生动的映入眼帘,它的开阔与宏大可以说丝毫不逊于王维的那一首。而颔联中,诗人通过将花草树木拟人化的写法,使之与早朝的仪式感互动起来,与威严与肃穆中又不失清新与活泼,可谓是另辟蹊径,别具一格了。只是很可惜,在最后一联中,诗人对贾至贾舍人的恭维和追捧之词,实在是显得过于夸张了,而且也缺少王维的那种含蓄和委婉,显得太过直接,太过媚俗,不得不说是这首诗的一大败笔。当然,这并不能说是诗人的水平不高,只是这种题材本身的限制,实在是无法将诗人百分百的功力尽情释放出来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