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家灯火】张斌:《老村旧事之:老井》

 昵称73531636 2021-01-25
【总第029901期】



老村旧事之­­­­­­­­­­­­­­­­­­­­­­­­­­­­­­­老井
作者:张斌


我的诗献给生长我的小小的乡村——
卑微的,没有人注意的小小的乡村,
它象中国大地上的千百万的乡村。
它存在于我的心里,象母亲存在儿子心里。
 ……   
---艾青《献给乡村的诗》 


依稀记得,村中有一口老井,也不知是从什么时候有的,爷爷说他就是吃着这井水长大的。井口上架起一个木辘辘,吊下一只橡皮水桶在井里,这便是全村人唯一的饮水来源。井边横放着一个长长的木槽,那是用来给马饮水用的,马是村子里的主要运输和耕作劳力,每当夏天,劳累一天的马匹成群结队回到村里,来到井边痛痛快快地饮足水,双蹄刨地,打着响鼻,倒在地上撒欢地滚几个滚,那个舒服劲让人看了都浑身畅快。

冬天,井口结满厚厚的一层冰,远处看去像隆起一座小小的白色的冰山,井口会不断地被冰封得窄窄的,便会有人经常用铁钎子将冰攒掉,有时也要下到井里去攒冰,穿着厚厚的军大衣,腰里系着一条长长的绳子,另一头栓在井架上,双脚蹬着井壁,挥舞着手中的铁钎,那动作和情景犹如攀岩觅燕窝的老人,片片冰块坠入井里,随之担入家中,也就成了小孩子们口中的美味,嘎嘣嘎嘣,脆生而凉爽至极。



水井是大人们常去的地方,一面摇着辘辘一桶桶地将水打上来,一面快乐地聊着天,东家长李家短的新闻就从此传开。水井也同样是小孩子们想去的地方,因为危险,大人们是坚决不让去的,于是在大人们上工的时候,便有一些小孩子拿着爬犁偷偷地跑到井口来溜冰,胆大的还蹑手蹑脚地走到井口手扶着辘辘探头向下观望,这个幽深的井底,对孩子们来说是神秘而充满恐惧,大人们常叮嘱千万不要上井口玩,掉进去就没命了,据说这井也淹死过人,因而,更增加了孩子们的好奇。偶尔也有小孩子朝着幽深的井底大喊两声,声音久久回荡,飘渺而悠远。更有淘气的抛进一个罐头瓶子静听落水的声音来判断深浅。担水的大人们经常有鞋子、帽子等物件从井里打捞上来,于是也就经常能听到哪家的孩子的大声啼哭伴着大人们的呵斥。



我小爸爸三十一岁,爸爸小爷爷三十一岁,在我刚懂事的时候,爷爷已经六十多岁了,高高的个子,背略有些驼,花白的长胡子,虽清瘦但精神却显得攫烁,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能经常看到爷爷每天早晨和晚上都到井边挑水,两手一前一后地攥着扁担垂下的钩索,弓着背,走得慢慢的。有时我看见吃力的样子,觉得可怜,这么大年纪还劳作,难道爸爸和叔叔不够孝顺吗?爷爷干吗非得干活呢?其实爸爸和叔叔也每天都抢着担水,但爷爷还是坚持每天早晚要担一次水,说自己还能担动,如果有一天担不动了,自己也就真的老了。这对于幼年的我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理解的。


        那时我最怕大人们支使干活的了,每次不是磨磨蹭蹭招来一顿骂才动弹,就是嘴里答应着一转身就溜走。现在随着我也到了当年爸爸的年龄,父亲也到了爷爷的年龄,看见爸爸在乡下时每天一大早就下地干活,直到天黑才肯罢手,后家搬进城里,无活可干,就坚持每天两小时的散步,爸爸说一天不动弹就浑身难受,人只要有活干,身体才有劲,也就吃得香睡得实。不由得使我想起朱德在《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写: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作,……虽到老年,仍然热爱生产。这时我才真正理解了爷爷当年的不辍劳作,不仅仅是为了锻炼身体,体现了中国农民的勤劳美德。



后来,爷爷确实担不动水了。我家住在村子的东头,爷爷和叔叔生活在一起,住在村子西头,相距不足500米。每天早晚总能看到他清瘦的身影从村西头挪到村东头,爷爷每次来我家也不多言语,默默地坐上一阵子,然后起身再回家去,很少在我家吃饭。偶尔来了城里的亲威,妈妈就一起将爷爷请来坐客,吃饭时爷爷也很少说话,只是不停地喝酒,酒量不是很多,但很有滋味,像是在品酒,也像是在品味人生。


再后来,爸爸从村外请来了一伙打井的,在我家的水缸旁打了村里第一口小水井,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那时的情景,左邻右舍的来了十几个人,在打井队人员的指挥下,喊着号子吃力地转动着螺旋式的探头,随着钻杆一圈圈地深入,那些红色的、灰色的、绿色的泥沙被挤上来,堆了一院子,成了我们的玩物。


两天后,小水井开始出水了,那是个怎样笨重的井呀!人要站在凳子上双手握住抽水杆,用力向上拔,水才能被提上来,那动作和打气筒差不多,只不过打气筒是向下用力,而抽水井是向上用力而已,虽然抽满一缸水要几个人轮换着且气喘吁吁才能做到,但比起要担着几十斤重的水桶走好几个来回的老井,毕竟是进步了,且是自家的,方便卫生多了。
后来应用了杠杆原理,改成了压井,大大地节省了力气,此井也就普遍开来,随着压井的不断多起来,村里的老井就逐渐废弃了,最终被填平了,经历了百年的风雨后退出了历史舞台。





作者简介
张斌(网名老凸),生于1968年,黑龙江省庆安县人,毕业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现工作在黑龙江垦区。
在场文学
The presence of literature

主       编:明桦
微  信  号:zhaominghua0526
本期编辑:明桦
微  信  号:shaiwangnv
来稿须知:原创,文责自负。
稿件题材:诗歌、散文、小说、杂文,书法、摄影、绘画作品。
初次投稿:附作者姓名(笔名)、个人简介(150字左右)、照片一张。
投稿信箱:438371346@qq.com   qiufengjj@163.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