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尤东明:我游雍和宫

 昵称73531636 2021-01-25
【总第088701期


我游雍和宫
作者:尤东明

       八月,天气热的很。
前边,是一个年轻的女人,正面对着那尊高大的佛像,庄重地、虔诚地拜下去。她的头,还有她那平摊着的一双手,也匍匐在膝前的垫子上,倒把身后短衫下边,那一片平坦白皙的背,无疑地袒露出来……, 此时,在这尊高高的佛像脚下,早争先恐后地跪满了一片香客。那佛,就低垂着眼睛,慈祥地看着他们。妻,肯定也要义无反顾地掺在里边。她也是虔诚的。
果然,在这一片虔诚着的,跪拜着的人群中,我看到了妻的背影。
哦,这里是雍和宫,是京城里一块庄严而神圣的,佛的圣地。
这一天是初一,正是给佛祖觐香的日子。所以,人特别多。


才出地铁站,火辣辣的温度,就把一群善男信女,和一群游人们,一股脑地塞进了雍和宫的大门里。
还有人捧着大把的鲜花,我知道,那都是要献给菩萨的。
在雍和宫里的一座高大的牌楼后边,是一条宽阔的石板路。石板路两边,是两排高大的银杏。这些树,也不知生长了多少年,它们的枝枝丫丫,早就相互地捥在一起,参着天,蔽着日。人们就聚在树下边的荫凉里,躲避着太阳的光,和它的炎热。
那儿有一个窗口,负责给游客们分香,每人一束。那束几十根纤细的香,被用纸条儿,捆扎得整整齐齐,而且,还不要钱。


擎着这一束香,随着络绎的人流,上了山门的石阶,前边就是雍和宫的天王殿,这也是雍和宫三门内的第一重殿。重殿里住着的是弥勒菩萨,韦驮天佛,和提多罗咤,毗琉璃,毗留博,毗沙门等东西南北四大护法。你可别小看了这四大护法,他们可都是能保着四方平安的,天王级别的“神”呢。
在天王重殿门前,有两只大大的鼎状香炉,正燃着浓浓的香火。那旺盛的烟,便浓浓地升起着。香炉前边的一排供人们跪拜用的垫踏上,早就跪满了对着香炉磕头作揖,闭目许愿的男女香客们。一些排不上“号”的,又等的迫不及待的香客们,就直接跪在地上焚香祭拜、磕头许愿,然后,才站起身来,向四方摇香祭拜。前一波人才起来,后面的一波,马上就抢上去了。
如果再有这么一排垫子,怕是也不够用的。


十来只精致的,专门用来点香用的白铁灯碗前,也总是聚着满满的人们,人们又都齐齐地将手里的香,迫不及待地杵在那灯碗里的火苗子上边。
学着别人,先把那香头沁在灯油里,果然就顺利地在灯碗上一股脑地点着了它。然后,同样学着人家在香炉前的垫踏子上挤了一个地方,向着那香炉,跪拜了三下。别人都是在闭着眼睛许愿,我却在心里感觉:这香炉子跟前,格外地烤得慌。
爬起身,也学着别人,“端着”手中的香(我感觉大家都像是在端着),极其恭敬向四方摇拜了几下,再把手里的香尽数都投进了那只香炉里。然后,就在雍和宫里,随意地游逛起来。
两只硕大的香炉里边,足足被香客和游客们投进了大半的香,除了冒起浓浓的青烟,几乎还要烧起火头来。


妻极其虔诚,见门就进,见佛就拜。我不然,只是游玩。记得半天下来,只对着一尊不相识的佛,磕过了三个头,便如释重负,与妻“分道扬镳”了。
香客们,游人们像潮水一样,在每一座佛殿间涌来涌去,熙来攘往。在这些人们中,像妻一样虔诚着的,有一半,像我一样游览赏玩的,有一半。
到处苍松翠柏,到处人沸蝉嘶,到处烟熏火燎,到处酷热难耐。实在热的令人招架不住,人们就跑到正殿两边的厢殿中纳凉。那一间的厢殿门楣上,挂着“法物流通”的牌子。里边的展台中,从几十块钱到上万元的“法物用品”应有尽有。虽商机无限,但却听不得买卖二字,得说“请”才是正道。因为谈买卖,会亵渎了佛的神圣。谈钱,更贬了人们对佛的虔诚。
每间屋子里都有空调,令人格外地舒坦。这些人们中,“流通”佛教用品的人们可能占一半?但我看,进来蹭冷气的人们,足占了一大半。


几进院落,相互通联着。每一个院落中必有一只,或两只香炉在燃烧着,也必有一座佛殿在昌盛着,因为在每一座佛殿中都有许多人,在极其恭敬虔诚地跪拜,供奉。在每座佛殿里,都端端正正地摆着几个红箱子,看到有人往里边放钱,我知道,这是功德箱,人们投进去的钱,叫“香火”。这箱子,拉近了香客与佛们的距离。
有穿着紫色衣服的师傅看住游客,不许对佛像拍照。谁,都不行。
有一间偏殿,是专门有师傅对佛事法物“开光”的。所谓的法物,无非就是佛的像,画,或者是人们脖子上的串珠子,手腕上的玉镯子。我不明白开光的意义何在,再说我身上除了一部没用的相机,一部手机,就剩下一张身份证了。尽管门前那位师傅向我发出了邀请,但我身无长物,实在无奈。倒是在门前排着队的那些人,悉数地鱼贯而入。


偌大的雍和宫的五座大殿中,可能聚集着全中国所有的,有名有姓的,和没名没姓的佛。所以,每当你踏进殿堂,里边的庄严与肃穆,总是令人不由得不变得虔诚起来!
年轻的师傅却说:岂止!佛有无量千尊。就是说,世界上的佛,是没有数量的。
朝拜这些佛的人们中,竟然还有外国人,而且有许多国家的人。妻说,她亲眼看到有一对外国的母女,对佛的虔诚劲儿,居然比她还要强盛,还要浓烈。看那娘俩,大热的天,穿着几乎坠地的长裙,还用围巾把脸围得那叫严实,像印度电影里那个跳河的努里。
我说她:你懂个“肾”。佛好像哪个国家都可以去的呢。
她说我:在这里,你怕是连个“肾”都不懂得。


我碰到的外国人是一个十几个人的“团伙”。当这些黄头发,黄眼珠儿的人从我跟前走过去时,我竟然闻到了一股浓重的 “奶酪” 味道。其中一个人的一句“哈拉少”,令我知道了他们和我,都是喝着黑龙江水长大的。但我不知道,内陆的佛道,与这些境外的大鼻子,有什么关系?因为我感觉他们和我一样,是来游逛的。
其实,雍和宫里边的佛祖,有许多也并不是咱们汉族的,比如藏经,就起源于西藏。
雍和宫,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原来它是清朝康熙皇帝四子胤禛的府邸,叫“雍亲王府”。胤禛继位成为雍正皇帝后,将其改为行宫,才称为“雍和宫”。雍正去世后,其子弘历继位,成为乾隆皇帝后,又颁布上谕,将雍和宫改建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这样,雍和宫就变成了寺院。由此可见,雍和宫中的主流佛教,应该是从西藏传过来的。所以在雍和宫中的每一座佛殿门上的方形门楣中,都傍着藏文,
出了永佑殿,后边便是法轮大殿。这里供奉的就是藏传佛教黄教的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铜像,宗喀巴大师就是藏族人。这尊面带微笑,端坐在莲花台上的宗喀巴大师的铜像高6.1米,铜像塑于1924年,耗资二十万银元。一帮人足足干了两年,才铸好他。


在宗喀巴大师的铜像前,也跪满了虔诚的祭拜者。
绕过铜像,我看到,在铜像的身后,竟有一个大大的“香火”,它是透明的,能看见里边塞满了红的绿的钞票。我看到妻也执着地将一张“绿钞”塞了进去。我不知道这个箱子能装多少“香火”,只是觉得这个箱子,得比过去爷爷家那个能盛下全家六口人吃面的白面箱子大。我肯定!
谁也别有想动这箱子的念头,因为宗喀巴大师手下的五百罗汉,正不错眼珠儿地盯着这箱子和箱子里边那花花绿绿的“香火”呢。
更加令我感到惊叹的是最后一座大殿,万福阁。这也是整个雍和宫中最高大、最宏伟的一座殿堂了。它与相邻着的延绥阁,永康阁浑然一体,它建造得飞金彩绘,雄浑壮伟。且在殿堂的墙中供有多达万尊的小佛像,因此它还有万佛楼和万福(佛)阁之称,但这都不是万福阁里的经典。在万佛阁里,最为壮观的是那尊木雕巨佛。它竖立在万福阁的主楼内,用整根白檀木雕制而成。总高26米,其中地下8米,地上18米,直径8米。站于汉白玉石须弥座上的,手持哈达,顶天立地的弥勒佛巨像,为我国及世界最大独木雕刻的佛像之一,驰名中外。


这尊弥勒佛(迈达拉佛)立像,是用七世达赖喇嘛以重金在尼泊尔购得的一棵直径3米,高26米的白檀木,历时两年多时间运至京城觐献给乾隆皇帝和雍和宫后,由内务府工匠精心雕刻而成的,它成为名扬世界的佛教造像精品。经过吉尼斯世界记录认证,此大佛为世界上殿堂内独木雕刻成的最大立佛。因此,跪在他脚下的人更多。
也有对此不屑一顾的人,如那几个将眼镜片子顶在头顶上的、嘴唇抹得猩红的、光着两条长腿的、走起路来将两棵细高的鞋跟,笃笃任性地敲在有三百多年历史的青石板上的女人。
但那边一个孤独的女子,却正向着一尊她心仪的佛,徐徐地跪下,然后,又极其优雅地拜。只是那拜,像杨丽萍的孔雀,极尽优雅,妩媚。又像雍府年妹秋月,举手投足,袅袅婷婷。
我惊叹这世间能有这么大的一棵白檀木,也惊叹这世上竟有如此高超的雕刻技术,我还惊叹,七世达赖喇嘛是怎么把它运到京城来的呢?况且,他本人一生从没到过雍和宫。
缘分呐我的个乖乖。白檀木,佛,和雍和宫。这也是我身旁的一位游客的惊叹!


出了雍和宫的大门,太阳的毒辣更是变本加厉地射在人们身上,人们就加快了脚步向前赶着。可街沿上却多了几位匐在地上的、破衣烂衫的、各样身残的丐人儿,况且看上去一个惨似一个。妻子便在他们面前的瓷碗或缸子里放进去一块,两块钱。我说:“少了点,哪管是五块钱也行啊。,”妻连头都没抬; “你是没看见啊还是咋地? 每天从他们身边走过多少人去,又有几个人给他们钱的?”我看见,妻给丐人钱的时候,他们也没抬头。甚至连声都没吱一下,大概是嫌少,或者是习以为常,司空见惯了吧!
不敢多说,如果每一个来雍和宫的人,给他们一块钱,就算是给他们一个县长,他们也未必肯换。
我说,你给那个玻璃箱子里放钱,怎么那么慷慨呢?
妻说说你连个‘肾’都不懂吧?里边的叫信奉,叫信仰,要虔诚。外边的叫慈悲,叫施舍,要随机才行呢。
哦!我不屑。
人们都说,京城里最不差钱儿的是推车收破烂儿的,倒在街边要饭儿的,若还有……。我分明看到了爷爷家的白面箱子。
地铁车站,走了一批心满意足的人们,接着,又涌来了兴高采烈的一批。每天的人们,无休止地,循环着……。

作者简介
尤东明,农垦职工,喜欢文学。希翼借一双文字的羽翼,遨游在文学的星空里!
在场文学
The presence of literature

主 编:明桦
微 信 号:zhaominghua0526
本期编辑:学英
微 信 号:shaiwangnv
来稿须知:原创,文责自负。
稿件题材:诗歌、散文、小说、杂文,书法、摄影、绘画作品。
初次投稿:附作者姓名(笔名)、个人简介(150字左右)、照片一张。
投稿信箱:438371346@qq.com
在场文学主编明桦感谢您支持原创作品
,是一种情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